加入联合专案组,对林墨而言,意味着工作性质的根本性转变。他获得了一个代号——“牧羊人”。他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调查和规避风险,而是要在不惊动“狼群”的情况下,引导和利用它们,最终将其引入包围圈。
专案组给他配备了一位单线联络人,代号“磐石”,负责指令传递和信息接收。所有关于“幽灵船”网络的深度调查,都必须在专案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任何擅自行动都被严格禁止。
专案组的战略清晰而谨慎:既然“幽灵船”网络正在为最终的金融突袭做准备,大规模调动资金和资源,那么与其现在就打草惊蛇,不如利用这个窗口期,彻底摸清其在国内的所有脉络、运作模式及关键人物,等待最佳收网时机,力求一击毙命,并尽可能追缴流失资产。
林墨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配合专案组,对“天宇跨境”及周天宇进行“非侵入式”的深度监控和情报固化。他需要利用其银行高管的身份作为掩护,在不引起对方警觉的前提下,验证专案组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并挖掘新的线索。
机会很快到来。市里举办年度“优秀青年企业家”颁奖典礼,周天宇作为电商新锐赫然在列。林墨作为金融界代表,也在受邀之列。
典礼上,周天宇依旧是焦点。他接过奖杯,发表了简短而得体的获奖感言,感谢政府支持,畅谈产业未来,姿态无可挑剔。但在与几位本地官员和国企老总握手寒暄时,林墨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中一闪而过的、不易察觉的倨傲与疏离,那是一种“局内人”看“局外人”的眼神,仿佛他参与的只是一场无聊的游戏。
茶歇时,周天宇主动走向林墨,这次他的态度少了之前的招揽意味,多了几分审视。
“林总,又见面了。听说最近贵行的普惠金融部风生水起,连总行领导都点名表扬了?”周天宇晃着手中的香槟杯,语气随意,但问题却带着试探。
林墨心中警铃微作,对方显然也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他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用事先准备好的“台词”回应:“都是分行领导支持和团队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踏踏实实做些服务小微的本分工作,比不得周总在国际市场上挥斥方遒。”
“本分?”周天宇轻笑一声,意味深长,“有时候,太过‘本分’,可能会错过很多风景。这个世界正在加速变化,旧的规则正在失效,新的秩序正在诞生。林总,你真的甘于只做一颗循规蹈矩的螺丝钉吗?”
这句话,几乎等同于再次的试探和挑衅。林墨按捺住内心的波澜,平静回应:“金融业的基石是信用,信用的基础是规则。我相信,无论世界怎么变,对风险的敬畏和对规则的遵守,永远不会过时。”
周天宇盯着他看了几秒,仿佛要从他脸上读出些什么,最终只是扯了扯嘴角:“希望如此。”随即转身离开,走向另一位官员。
这次短暂的接触,林墨将其细节(包括周天宇的眼神、语气、措辞)通过加密通道完整汇报给了“磐石”。专案组行为分析专家据此判断:周天宇对林墨的怀疑在增加,但其核心任务(配合“幽灵船”的金融突袭)优先级更高,目前尚无对林墨采取直接行动的迹象,但需高度警惕。
另一方面,在专案组的协调下,林墨得以调用更强大的资源,对“匠心工坊”老李提供的“虚增合同”线索进行了反向追踪。他们发现,与“天宇跨境”签订类似虚增合同的供应商,远不止“匠心工坊”一家,而是形成了一个覆盖多个行业、地域的“供应商群”。这些合同虚构的贸易额,累计起来是一个天文数字,为“幽灵船”网络的资金转移提供了巨大的“合法”流量。
专案组没有动这些供应商,而是将其标记为“活体证据源”,并进行了秘密布控。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开始追踪这些虚增合同项下,资金流出境外后的最终去向和具体用途,试图摸清“幽灵船”在境外资本市场的具体操作手法。
林墨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精密仪器上的传感器,在庞大的系统中,负责感知和传递最关键区域的信息。他不再孤立无援,但压力却前所未有的大。每一个判断,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影响到国家层面最终的决策和行动。
一天深夜,他收到“磐石”传来的一条经过处理的信息,内容让他毛骨悚然:
「‘幽灵船’境外关联账户,近期出现与国际某知名黑客组织‘暗影编织者’的资金往来。警惕其对国内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银行系统,发动网络攻击的可能,以配合其金融操作。」
敌人的手段,层出不穷。金融战、信息战、网络战……多维度的攻击可能同时袭来。
林墨走到窗前,城市的霓虹在他眼中仿佛化为了全球金融市场上闪烁的数据流和杀机四伏的暗礁。“牧羊人”的职责,不仅仅是找到狼,更要在狼群发动总攻前,看穿它们所有的佯动和杀招。
他知道,最严峻的考验,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