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臂的隐患暂时有了解决方向,但王都的“默许”和北境权力真空带来的扩张机遇,却让谢无疾面临一个更加现实和紧迫的问题——无人可用。
领主书房内,油灯的光芒将谢无疾和奥莉薇娅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桌上摊开着奥莉薇娅刚刚整理出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人才缺口报告。
“军事层面,”奥莉薇娅的声音冷静而客观,指尖点着报告上的条目,“莉拉是优秀的教官和战场指挥官,但她擅长的是小规模、高机动性的精灵风格作战和侦察。我们缺乏能够统帅五百人以上兵团、精通阵地战、攻城战和复杂后勤调度的将领。现有的鸦林守卫中,有几位中队长表现尚可,但距离独当一面还差得很远。”
“内政方面,”她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费伦兢兢业业,处理日常政务、文书、司法和教育已是极限。而我……金玫瑰商会的事务不能完全放手,领地日益复杂的财政、税收、贸易谈判、大型工程规划,以及未来可能接手的、风俗习惯迥异的新领地整合……光靠我们两人,迟早会出问题。”
“技术层面,哈米尔是顶尖的锻造大师,但领地工业化不能只靠他一个人。我们需要更多的铁匠、矿工、建筑师,甚至懂得基础机械和炼金术的人才。伊芙琳和艾莉莎……她们是研究核心,但不能指望她们去负责具体的生产技术推广和工匠管理。”
谢无疾靠在椅背上,揉着眉心。他穿越前只是个普通青年,或许有些急智和战斗天赋,但管理一个日趋复杂的领地,尤其是面临高速扩张时,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了最致命的短板。光有现代思维是不够的,需要有人去执行,去把想法落地。
“我们就像一辆动力不足却想拉重货的马车,”谢无疾自嘲地笑了笑,“王都给了我们拉货的许可,却发现我们连足够强壮的马匹和车夫都没有。”
“这正是王都乐于见到的。”奥莉薇娅一针见血,“他们希望我们成为一把好用的刀,但不希望这把刀长得太快,最终脱离掌控。如果我们因为人才不足而无法有效整合北境,甚至因此陷入内部混乱,那正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书房内陷入沉默,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过了一会儿,谢无疾坐直身体,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不能等,也不能指望别人施舍。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多管齐下。”
他屈指数道:
“第一,内部挖潜与培养。费伦负责的识字班要扩大规模,不仅要教识字算数,还要增设基础管理、律法、军事指挥等课程。从现有领民、尤其是表现优异的士兵和基层管理人员中,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这件事你亲自抓,奥莉薇娅,制定一个详细的‘雏鹰计划’。”
“第二,外部引进与招募。提高人才待遇,发布招募令。不仅是刚铎境内,也可以将目光投向洛汗、甚至更远的自由城邦。我们需要退役的、有经验的军官、落魄但有能力的事务官、怀才不遇的学者和工匠。可以利用金玫瑰商会的渠道,甚至可以委托佣兵公会留意相关人才。”
“第三,特殊渠道与合作。”谢无疾目光闪烁,“矮人哈米尔那边,看看能否通过他的关系,从矮人氏族里‘借’或者‘雇’几个擅长矿业、工程和锻造的好手过来。莉拉也可以尝试与西尔凡精灵沟通,看能否邀请一些擅长林地作战、草药或者自然魔法的精灵作为外援或顾问。至于星陨学会……”他顿了顿,“他们或许能提供一些‘技术顾问’,但需要警惕。”
奥莉薇娅快速记录着,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谢无疾的思路清晰而务实,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还有第四点,”谢无疾补充道,嘴角勾起一丝惯有的痞气,“非常规手段。艾尔薇拉那个小丫头,不是擅长打听消息和利用信息吗?让她留意北境那些失意、被排挤、或者与葛文德一系有旧怨的小贵族、骑士或者他们的家臣。有时候,敌人内部的失意者,反而是最好的突破口。”
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那些历史,多少枭雄的班底,最初都是来自于吸纳各方势力的人才。
“我明白了。”奥莉薇娅合上笔记本,语气坚定,“我会立刻着手制定详细的方案。内部培养是根基,外部引进是捷径,特殊合作是补充,非常规手段是奇兵。四管齐下,尽快缓解我们的人才压力。”
“速度要快。”谢无疾强调,“北境那些惊魂未定的小领主和流民都在观望,我们必须抢在其他人(比如王都其他有心人,或者安格玛的渗透势力)反应过来之前,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秩序,才能吸引更多人投靠。”
他走到窗边,望着夜色中零星灯火的鸦林镇。领地就像一艘正在建造的大船,龙骨已经铺好,风帆即将扬起,但现在最缺的,是能够驾驭它远航的、经验丰富的水手和舵手。
“人才……”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感受到了比面对墓穴之言时更沉重的压力。这场关于人才的争夺战,无声无息,却同样关乎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