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沉默了片刻,他今日来找她,绝非仅仅因为好奇。
他终于说出了真正的来意,声音低沉了几分:
“你可知,就因为你这场‘病’,你父母这一年,几乎挪空了集团半个项目部的流动资金,董事会已有微词。”
明殊心中了然,原来如此,不是祖父突然大发善心,关心孙女的心理健康。
而是她这只“碎钞机”的功率,已经大到动摇家族生意根基,让他这位掌舵人不得不亲自下场来“摸清故障”了。
她看着祖父皱纹深刻的脸,忽然觉得有些可笑,她轻轻咳了两声,语气带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天真残忍:
“是吗?那爷爷您得去跟他们说啊。跟我这个‘垂死之人’说有什么用?我又管不了钱,我只管……花钱续命。”
她抬起眼,直视着祖父,那双因为病弱而显得更大的眼睛里,清晰映出老爷子凝重的身影:
“不过,如果他们没钱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的药也得停了?”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准地抵在了顾家最核心的利益,与最难以言说的亲情软肋上。
顾老爷子深深地看着她,第一次在这个看似只会“烧钱”的孙女眼中,看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通透和……冷漠。
她不是在撒娇,不是在威胁,而是在陈述一个她认为最简单不过的事实:你们要家产,我要活命,不过现在,是“我的活命”在消耗“你们的家产”。
这场谈话,比预想中,要棘手得多,老爷子没有再说话,只是站起身,离开了休息区,背影在璀璨灯光下,竟透出几分沉重的疲惫。
明殊收回目光,继续小口喝着参茶。嗯,温度刚好。
给原主复仇——成功。
……
说一个让原主难以相信的事情,顾父顾母是爱她的,非常爱。
在原着里,这对夫妻是何等精于算计。亲生女儿归来,他们看到的不是失而复得的骨肉,而是一个可能破坏现有平衡、威胁他们优渥生活的“变量”。
他们给原主顾盼儿一些钱,像打发乞丐,安抚她莫要争抢;同时,他们将真正的资源——公司的实权、优质的姻缘,毫不吝啬地给予精心培养的养女顾诗韵。
用以确保他们自身的荣华富贵,能安全平稳的延续下去。那时他们表现是自私,冷静到冷酷的。
而这一世,一切都变了。
她一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样子,彻底击穿了顾氏夫妻作为“父母”的本能。他们看着她生命垂危,那些对财富、权力的盘算,在可能再次失去女儿的恐惧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他们像是疯了一样,不顾一切地从公司抽调现金流,全球寻找顶尖医疗团队,用最好的药,只求她能活下来。
至于顾诗韵?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完美继承人”,在他们焦头烂额只为抢回女儿一条命的时候,早已被抛诸脑后,甚至他们还会防备她,防止她阻拦他们从公司捞钱。
这一的他们,是盲目、冲动,甚至有些悲壮的。
一个平时宠爱女儿万分,却在女儿绝症烧钱时,选择放弃治疗的父母。
一个平时给儿女付出,都要计较利益得失,却在女儿重病时,不顾一切救治的父母。
要选择吗?
选择个屁。
这两种选项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父母。
干嘛只能从烂的里面挑哪个更好?
所以原主的复仇合情合理。
但需要拿捏个度。
毕竟,从一开始,明殊就知道,原主这个鸡掰猫是既要钱又要爱,还要复仇。
而这三者,既不冲突,又可以一环扣一环。
为了给她“治病”大笔花的钱;为了救她不管不顾从公司里捞钱的爱;以及公司衰败,父母的财富不足,以后的享受等级下降作为复仇。
三合一,一个方案满足你!
[这个复仇太便宜他们了!]
原主呐喊。
心口窝又在敲锣打鼓,明殊不得不按住,慢慢说:“说别人的时候,看看你自己吧”
“是谁得知原生家庭是富豪,直接走人,没和六姨六哥说一声,连个报信都没有,生怕他们出现暴露你的过去?”
“又是谁,终于良心发现回去看一眼,得知六姨六哥得了重病,不管不顾的要钱,就是为了救他们?”
“你就是顾家夫妇的种!这种精致利己自私,却又爱的沉重又拧巴,伤害着身边的人,却又重视着身边的人。”
“这里要夸你一下,你也算好孩子。”
“但换你坐你父母的位置,你会选择把公司,把你的后半生财富,交给一个偏激又没有能力的孩子手上。还是交给一个不是亲生的,但被你拿捏,还有能力保证打理你的财富的孩子手上?”
明殊慢悠悠喝着花茶,平复心跳。
“当然,你会和你的父母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你们是如此的相似。”
“你的不甘你的愤怒你的盘算,被他们看在眼里,真把钱给了你,你也只会觉得理所应当,不会特别感激,他们肯定要为自己打算。”
“被父母付出一切的孩子,的确幸福,父母没有付出一切,也不算错。”
“只不过,后者要倒霉一些,特别是在前者的对比下。”
“你们都没有错,你不是你父母期待中的好孩子,你父母也不是你期待中的好父母。”
“当然,能大声说出,爸爸妈妈把一切都留给我的孩子,更没有错。”
“只是有些人,比较幸运,有些人,欠缺了点运道。”
心脏又开始跳的平稳,但明殊明显能感觉到,里面传出一股悲哀。
“不过呢,你父母还是过分了点,上辈子对你太缺乏耐心了,失去你这么多年的第一时间不给足够的弥补,反而只顾着自己得失,也太过分了,我已经惩罚他们了,你别哭了。”
“这样吧,我立刻去几刀捅死他们,这样你就舒服了……诶呀诶呀!别跳了,我不去还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