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二十五年!
六月初一!
各国使节纷纷抵达应天府。
他们身着异域服饰,带着所谓“贡品”。
踏上了一条通往“怀城”的大道。
这一次,大明皇帝并未在皇城接见他们。
而是选在了……
“大明雄鹰盛典”的举办地——怀城。
此城自太子朱标身体好转后,由朝廷倾力打造,建于钟山之下。
远远望去,气势恢宏,规模宏大。
虽尚未完全竣工,但核心区域已不逊于皇城。
居民区布局整齐,井然有序。
城中心,是一座行宫级的大殿。
殿前,是一个用青石铺就的广大广场。
广场四周,立着一百零八根石柱。
每一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大明崛起的峥嵘岁月。
暗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
大殿正前方……
两旁耸立着金与银两色石雕,一座座栩栩如生的石像整齐排列……
整整二十四尊!
象征着当年跟随洪武帝打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功臣。
……
此时此刻,各国使节已陆续抵达怀城之外。
礼部、鸿胪寺、太常寺等官员早已到场,各司其职。
人群之中,除了本地百姓,还有从京城专程赶来围观的民众。
关于京城近来的传言,早已在人群中发酵出无数个版本。
而如今的百姓,对于“万国来朝”这种曾属于盛唐的荣耀,心中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
目光投向远方城门外的异国来使,那份自豪,难以掩饰!
这一天,他们等待已久!
雄英盛典!
万国来朝!
......
与此同时,桃园空间之中,朱雄英俯瞰怀城,目光深远。
终于,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第四阶段开始了!
声名远扬!
这一回,不只是传遍天下,更要传遍诸国!
届时,“大明皇长孙朱雄英”这个名字,定会在各国人心中留下印记。
“也该是……”
“我现身的时候了。”
朱雄英心潮澎湃。
多年等待,今日或将一朝得偿!
怎能不激动?
“只是不知,爷爷是否已解开了那首诗。”
想到这里,他立刻将目光投向怀城方向。
……
怀城之中,人声鼎沸。
这座新建之城,不仅有当初参与新粮种植的百姓,还有许多京城民众自发前来,城内早已挤得水泄不通。
此时,各国使团按序排列,各自聚集,但已等待多时。
老爷子等人迟迟未现身,使团中开始有人焦躁不安。
“这就是大明的待客方式?”
“太过分了!”
“我们不远万里来到大明,竟被如此冷落。”
“明国的皇帝,实在傲慢!”
“我高丽从未受过这种羞辱!”
“要不是为了新粮,我们怎会来此?”
“这新粮本该是我高丽的!”
“听说还是燕王在我们高丽境内发现的,不然他怎会那么快回北境?”
“对了,我还听说,燕王府曾遭也速迭儿袭击,连两名大臣都背叛了……”
“恐怕明国的皇帝,正为此事焦头烂额吧?”
各国使节低声交谈,言语中满是轻蔑。
而在人群最中央,一个将长发束于脑后,身着短衫的魁梧青年,正冷眼扫视四周,神情倨傲。
“这些小国,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听他们说话的口气,好像比大明还要厉害?”
“莫古,别乱说话!”
站在莫古身旁的一名更为健壮的男子低声警告道。
“大祭司就在你身后。”
莫古一听,悄悄回头,果然看见一个头发稀疏的老者,眼神浑浊,身边跟着一群身穿白袍的汉人。
他心里清楚,这位大祭司虽然是与他们同行,但身份尊贵,是父王请来的贵客,连自己也得礼让三分。
“你这次立了功,那位礼部尚书赵茂——不对,应该是黄子澄。他脑子里的东西,引起了大祭司的兴趣。”
“还有,汉人的制度很先进,能帮我们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我们非常需要汉臣,一个黄子澄远远不够。”
“还需要更多……”
莫古点头。
这次的使团,是前所未有的庞大。
人才众多,高手云集。
他虽然出身高贵,但毕竟辈分低,在这些人面前也说不上话。
他们此行来大明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见几个人那么简单。
“不过,大明真的太富庶了,这里的宫殿简直像神殿一样,比我们那边好太多了!”
莫古一边走,一边打量四周,眼神中透出贪婪。
“塔里古,这一路上我看到的奇景太多了,这么肥沃的土地,大元那些废物怎么会落到北方那种荒凉的地方去?”
“这国家,应该是属于我们的!”
莫古语气坚定,眼里闪烁着欲望的光。
就在他沉思时……
“时辰到了,请各国使者依次觐见……”
前方,一位典礼官缓缓站出,声音传遍全场。
各大使团等到现在,终于等到这一刻,纷纷抬头,目光集中。
随着礼官宣读,使团开始依次入殿。
“高丽王朝使团,献白鹊、海东青各一对,白玉璧一对,玲珑石观一对……”
“安南国使团,献白象、玉狮各一对……”
“占城国使团,献白鹿一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