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姬发跟着南宫适踏入岐山秘谷时,先被谷内景象松了口气——
谷口有巨石遮挡,仅留一条窄道供人通行,两侧峭壁上藏着值守将士,连飞鸟都难轻易闯入;
谷内有潺潺溪流、成片荒地,数百周室老弱与残兵分散各处,虽衣衫破旧,却都透着股隐忍的劲儿。
刚进谷,值守将士便认出了南宫适,忙要高声通报,却被南宫适厉声按住:
“噤声!先引主公去密室,莫要惊动太多人!”
将士愣了愣,见南宫适神色凝重,又瞥见新姬发周身虽有气运却刻意收敛,当即闭了嘴,引着几人往谷深处的密室走。
密室是昔日周室为防不测所建,墙体由巨石砌成,连烛火都裹着遮光的棉纸。刚坐下,南宫适便急声道:
“主公,不是属下多心,如今西岐刚被帝辛屠过,他对周室余孽恨之入骨,若让人知晓主公还阳,别说聚旧部,恐怕这秘谷都要被一锅端!”
新姬发点头,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
他虽承了天道气运,却也清楚自身根基未稳,肉身初成连寻常修士都未必打得过,贸然暴露只会重蹈覆辙。
“你说得对,眼下不可露半分‘姬发还阳’的痕迹。”
他沉声道,“对外,你就称我是你寻到的远房侄子,名唤‘姬阿衡’,暂来谷中帮忙打理琐事;
至于散宜生、闳夭两位大人,你悄悄去请,莫要惊动其他百姓与将士。”
南宫适当即应下,转身轻手轻脚地出了密室。
约莫半个时辰后,两道身影悄然入内,正是头发斑白的散宜生与闳夭。
两人刚进门,便目光灼灼地盯着新姬发,待南宫适低声讲完“天道助主公还阳、暂隐身份”的缘由,两人眼眶泛红,却强忍着没出声,只是对着新姬发深深一揖。
“主公能还阳,是周室之幸,可眼下局势凶险,万万不可冒进。”
散宜生压低声音,语气凝重,“属下此前派人打探过,帝辛虽未再派人搜剿西岐旧地,却在周边城镇布了暗哨,只要有‘周室余孽’的风声,立刻便会有兵马来查。”
闳夭也接着道:
“谷中如今有残兵两百余、百姓三百多,粮草只够支撑三个月,且兵器匮乏,连像样的铠甲都凑不出五十副。当务之急,是先寻粮、补兵器,再悄悄联络散落在外的周室旧部,待力量足了,再谋后续。”
新姬发听得仔细,缓缓点头:
“两位大人所言极是。粮草之事,可派心腹将士扮作寻常农户,去周边未受战火的城镇购买,切记不可扎堆,以免引人怀疑;
兵器之事,可在谷中隐秘处开个小炉,悄悄打造,尽量避免动静;
联络旧部之事,便劳烦南宫适将军,凭昔日的联络暗号去寻,若遇到不愿归降或心有疑虑的,莫要强求,以免走漏风声。”
三人齐声应下,当即分头行动——
南宫适选了十名精干将士,扮作农户往周边城镇去;
散宜生带人在谷后山寻了处隐蔽山洞,搭建简易熔炉;
闳夭则留在谷中,安抚百姓、整肃残兵,悄悄给众人灌输“周室未绝”的信念,却绝口不提新姬发的真实身份。
接下来的日子,秘谷里悄无声息地忙碌着:
农户打扮的将士陆续带回粮草,山洞里的熔炉每晚只在深夜点燃,熔铁声被厚厚的土石挡着,传不出半分;
南宫适也陆续寻回了几十名散落在外的周室旧部,皆悄悄带入秘谷,只在密室中拜见新姬发。
新姬发每日除了在密室中听众人禀报进展,便是借着天道赋予的微薄气运,悄悄滋养肉身——
他知道,只有自身实力强了,才能在后续的风波中站稳脚跟,也才能不辜负天道(虽知其算计)与旧部的期许。
期间也曾有小插曲:
一名外出买粮的将士,因口音与当地农户不同,被帝辛布下的暗哨怀疑,幸好南宫适早有准备,让将士提前编好了说辞,又塞了些碎银,才勉强蒙混过关。
此事过后,新姬发更严令:
所有外出人员,必须学当地口音、换当地衣物,且每次外出不得超过两人,严防暴露。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秘谷中的粮草渐渐充足,打造出了百余把长刀、三十余副铠甲,周室旧部也聚到了三百余人,谷中百姓的士气也渐渐高涨。
新姬发站在密室窗前,望着谷中忙碌却安稳的景象,心中暗忖:
眼下根基初稳,只需再隐忍些时日,待联络到更多旧部,再引天道之力显“凤鸣岐山”之兆,那时即便帝辛知晓,也未必能轻易灭了周室!
而此时,鸿钧派去监工的童子,正藏在西岐旧地的山林中,见秘谷始终毫无动静,只偶尔有零星农户进出,不禁有些疑惑,却也不敢贸然靠近探查——
他知晓帝辛的手段,若被发现,不仅完不成差事,恐怕还会丢了性命,只能耐着性子,等着周室气运彻底复苏的那一天。
紫霄宫内,混沌清气又归平和,鸿蒙紫莲座上鸿钧刚听完童子禀报——
西岐秘谷只隐于深山、毫无异动,虽稳却慢,正皱着眉琢磨如何加快扶周进程,天道的声音便骤然在殿中响起。
“鸿钧,周室需暂缓显迹,眼下另有一事要办。”
那声音依旧缥缈,却带着明确的筹谋,“去造一个假哪吒,借其昔日闹海之名,往东海送敖丙入劫,让人龙两族彻底决裂。”
鸿钧猛地抬头,眸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很快明白过来:
人龙两族本就因旧年哪吒闹海有嫌隙,只是这些年皆避着量劫,才未再起冲突;如今若让“哪吒”再对敖丙下手,龙族定会迁怒人族,届时两族反目,帝辛作为人道之主,要么护人族与龙族为敌,要么弃人族失民心,无论选哪条路,都有损大商气运,恰好给周室崛起腾挪空间。
“天道高见。”
鸿钧压下心中的算计,躬身应道,“只是假哪吒需仿得十足,既要形似,更要带着昔日那股混不吝的戾气与莲花真身的气息,才能让龙族不疑有他。敖丙乃东海龙王嫡子,若真折在‘哪吒’手上,东海龙族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正是要他们不善罢甘休。”
天道的声音冷了几分,“你寻一块先天莲瓣,引昔日哪吒残留的一缕闹海煞气,再借天道之力塑其身形、赋其神通——
不必有真哪吒的灵智,只需能按指令行事,将敖丙引至东海沿岸,当众斩其龙角、伤其本源,再留下‘哪吒奉帝辛之意,来收龙族气运’的话,便可退去。”
鸿钧点头,当即抬手从袖中取出一块淡粉色莲瓣——
那是昔日太乙真人炼莲花真身时,遗落的先天莲瓣,恰好带着莲花本源气息,最适合塑假哪吒的身躯。
他指尖掐动法诀,紫金色道韵裹着莲瓣旋转,莲瓣渐渐舒展、凝聚,化作一个身着红绫、脚踏风火轮(仿制品,仅具其形)的少年模样,眉眼间竟与真哪吒有九成相似。
随后,鸿钧又从紫霄宫深处,引来一缕黑色煞气——
正是当年哪吒闹海时,斩杀夜叉、抽龙筋留下的戾气,虽微弱却足够醒目。
他将煞气注入假哪吒体内,少年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凶光,周身也泛起淡淡的杀伐气息。
最后,鸿钧再引一道天道气息入假哪吒眉心,轻声吩咐:
“往东海寻敖丙,引至沿岸,伤其本源、斩其龙角,留‘奉帝辛令收龙族气运’之言,事后即刻消散,莫要留下痕迹。”
假哪吒虽无灵智,却能承天道与鸿钧的指令,当即抬手一扬,仿制品风火轮燃起淡红色火焰,带着他化作一道流光,直奔东海方向而去。
待假哪吒离去,鸿钧才抬头望向殿中虚空,问道:
“天道,若东海龙族寻帝辛讨要说法,帝辛若不认,龙族岂会轻易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