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朝歌城内,闻仲正快马加鞭,逐一传旨——
先到黄飞虎府,黄飞虎听闻西岐叛乱、崇鄂叛逃,当即怒拍桌案,承诺即刻备马入殿;
再到哪吒住处,哪吒闻言,当即提上镇岳剑,直呼要去斩了那假姬发;
随后往杨府、三霄观而去,各府众人听闻消息,也皆放下手中之事,火速往内殿赶去。
内殿中,帝辛坐在龙椅上,指尖摩挲着轩辕剑鞘,目光扫过陆续赶来的众将,语气里满是杀意:
“这些个乱臣贼子,还有那假姬发,敢反孤的大商,说到底,还是觉得孤太仁慈了!”
他忽然将目光落在哪吒与杨蛟、杨戬、杨婵兄妹身上,沉声道:
“哪吒,杨蛟,杨戬,杨婵,孤自小培养你们,教你们武艺、授你们道法,今日西岐叛乱,正是你们上场为孤分忧、为大商效力的时候了!”
哪吒当即上前一步,提着镇岳剑高声道:
“小的定不负大王所托,斩了那假姬发与叛臣!”杨蛟、杨戬也齐声应下,眼中满是战意。
帝辛又看向黄飞虎,语气愈发凌厉:“黄飞虎,你久掌兵权,熟悉征战之事,今日便由你统领中军——
点二十万大兵,带足火药、滚木、礌石,随哪吒与杨家兄妹一同出征,直捣西岐!”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转狠,一字一句道:
“孤只有一个要求——
屠尽西岐,无论是那假姬发、叛臣,还是西岐境内的人,孤都不需要活口!别跟孤提什么百姓无辜,全屠了!”
这话一出,殿中瞬间安静下来。
杨婵皱着眉,终究忍不住上前一步,轻声劝道:
“陛下,西岐境内虽有反贼,却也有不少寻常百姓,他们或许只是被祥瑞迷惑、被反贼裹挟,这般尽数屠戮,会不会太过残暴了?”
三霄也随即上前,云霄拱手道:
“陛下,杨婵所言有理,百姓本就无辜,若尽数屠戮,恐会伤了天下民心,反倒让鸿钧与西岐有了指责大王的由头,还请陛下三思。”
帝辛闻言,当即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杨婵与三霄,语气里满是讥讽:
“无辜?孤倒要问问你们,那假姬发聚兵四万,粮草从哪儿来?兵马从哪儿补?若不是西岐百姓心甘情愿支持,他能有今日的声势?”
他猛地一拍案几,声音陡然提高:
“你们是傻逼,分不清敌我,孤可不是傻逼!今日留着那些百姓,明日他们便会拿起兵器,跟着那假姬发反孤,到时候死的,便是孤的士兵、孤的大商子民!”
众人虽不知“傻逼”是何意,却也听出这是极难听的斥责,杨婵与三霄皆低下头,不敢再劝。
帝辛又看向三霄、石矶与闻仲,沉声道:
“三霄(云霄、琼霄、碧霄),石矶,闻仲,你们五人不必随大军正面出征,暗中跟着队伍即可。
若西岐阵容中有阐教金仙,或是其他圣人弟子,不必禀报,直接杀了,绝不能让他们坏了孤屠西岐的大事!”
说罢,他又看向立于一侧的孔宣,补充道:
“孔宣,你也随他们五人一同暗中随行,凭你的五色神光,若遇阐教高手,正好能助他们一臂之力,确保万无一失。”
孔宣与三霄、石矶、闻仲齐声躬身:“臣等遵旨!”
最后,帝辛起身,握着轩辕剑,目光扫过殿中所有将领,语气冰冷得没有半分温度:
“孤再强调一次——
此次出征,孤不需要西岐有一个活口,谁若是敢违抗孤的旨意,哪怕是多留一个婴儿,别怪孤不讲情面,军法处置,株连九族!”
众将皆知晓帝辛的狠辣——
当年屠西岐时,他便不留半分情面,如今动了真怒,更是说到做到。
众人不敢有半分异议,齐齐单膝跪地,高声应道:
“臣等遵旨!定屠尽西岐,护我大商!”
帝辛满意点头,挥手道:
“既然都清楚了,便即刻下去准备——
黄飞虎三日内点齐二十万兵马,备好火药粮草;哪吒与杨家兄妹随黄飞虎整训兵马;三霄、石矶、闻仲、孔宣做好暗中随行的准备,三日后,大军在朝歌城外集结,出征西岐!”
“臣等遵旨!”众将齐声领命,随后陆续退出内殿,各自忙碌准备。
三日后,朝歌城外的校场上,晨雾还未散尽,却已被甲胄的寒光与将士的杀气冲得七零八落。
二十万大商精锐按前、中、后三军列阵,一眼望不到头——
前军五千,由哪吒率领,将士们皆披轻甲、佩短刃,长枪斜指地面,哪吒背插镇岳剑,脚踏风火轮悬在阵前,周身火气隐隐,惹得周遭空气都似热了几分;中军十五万,归黄飞虎统领,五队战车列于阵首,车轮裹着锋利铁刃,身后粮车首尾相接,黑黝黝的火药桶堆得齐腰高,每队旗手高举“商”字黑旗,风吹旗展,猎猎作响;后军四万五千,由杨蛟、杨戬、杨婵兄妹分掌,杨蛟带两万护持粮道,杨戬领一万轻骑负责前哨侦查,杨婵率一万五千精锐殿后,随时准备驰援。
阵侧的隐蔽处,三霄、石矶、闻仲与孔宣早已换了粗布劲装,将九曲黄河阵图、雌雄鞭、五色神光等法器藏入怀中,刻意收敛了修为气息——
远看便如寻常随军杂役,近观也难辨真实身份,只待大军开拔,便暗中随行。
帝辛身着玄色龙纹战袍,骑在通体乌黑的“踏云驹”上,立于阵前高台上,手中轩辕剑出鞘半寸,金色剑光刺破晨雾,落在二十万将士的甲胄上,更显威严。
“将士们!”帝辛的声音裹着帝王气运,滚过整个校场,“西岐假姬发冒名造乱,崇侯虎、鄂崇禹叛逃投敌,今日孤派大军出征,只为一件事——
屠尽西岐,斩尽反贼!”
他抬手直指西岐方向,语气陡然转狠:“孤已明旨,西岐境内不留活口!别跟孤提‘百姓无辜’,若不是他们凑粮、参军,那假姬发怎会有今日声势?尔等只需记牢,多杀一个西岐人,便是多护一分大商;若敢违孤旨意,哪怕留一个婴儿,军法处置,株连九族!”
“屠尽西岐!护我大商!”二十万将士齐声高呼,长枪、刀斧齐齐举起,寒光映着朝阳,震得远处的树木都似在颤抖。
帝辛将轩辕剑归鞘,高声点将:
“黄飞虎听令!你率中军、后军,随哪吒前军开拔,直奔孟津!抵达后先控黄河渡口,围而不攻,待孤后续指令再进兵西岐!”
“末将遵令!”黄飞虎翻身跨上战马,举起五黄神鞭,高声传令,“前军哪吒,率先开拔!中军按队跟进,战车居左、步兵居右,不得紊乱!后军杨蛟、杨戬、杨婵,护好粮道,跟上中军步伐!”
“遵令!”哪吒高声应和,脚踏风火轮往前一冲,率五千前军率先出了校场,风火轮卷起的淡红火光,在晨雾中拉出一道醒目的轨迹。
紧接着,黄飞虎拍马跟上,十五万中军随之而动——战车滚滚,马蹄声“哒哒”震地,步兵步伐整齐,脚步声汇成一股洪流,朝着孟津方向涌去;杨蛟、杨戬、杨婵也各自率军启程,四万五千后军有序跟进,整个大军如一条黑色巨龙,蜿蜒在通往孟津的大道上。
三霄、石矶、闻仲与孔宣见状,对视一眼,悄然施展遁术,化作四道淡影,落在大军后方十里处——
既不跟得太近暴露踪迹,又能及时察觉前方敌情,若遇阐教金仙,也能第一时间出手拦截。
帝辛立于高台上,望着大军远去的背影,直到最后一队后军消失在视野里,才调转踏云驹返回朝歌。
他虽坐镇都城,却早已传旨敖广:
率四海龙兵封锁黄河中游,截西岐粮船;又命敖丙:率十八司雨龙神往孟津周边待命,若西岐援军行军,便降阴雨阻其步伐——
海陆雨泽三线联动,只为确保大军能顺利拿下孟津,再直捣西岐。
而孟津城内,南宫适刚安排好士兵加固城墙,便有斥候跌跌撞撞闯入:
“将军!不好了!朝歌方向来了二十万大商精锐,先锋是哪吒,统领是黄飞虎,已过了半路,眼看就要到孟津了!”
南宫适猛地攥紧长刀,脸色骤变——
他手里只有五千先锋军,别说抵挡二十万大军,便是哪吒一人,他都未必能敌!他当即下令:
“快!再派十名斥候,分路侦查大商军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回报!另外,把黄河岸边的战船都调过来,守在渡口,再将城墙加高两尺,多备滚木、礌石与弓箭!最后,再派两名信使,快马往西岐报信,求主公速派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