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为道家之人,为何创出的功法如此至阳刚猛。道家一向讲究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听到杨过提及道家阴阳平衡之理,王重阳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其中有自得,亦有几分自嘲。
他缓缓道:“小友所言甚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此乃至理。贫道身为道家之人,却创出如此极端的至阳功法,其中缘由,倒也有一段往事。”
他目光陷入回忆,语气平和地讲述起来:“当年,贫道与一位少林寺的奇僧相识,二人性情相投,却皆有好胜之心。曾有一次斗酒论武,贫道惜败于他,依照赌约,便将《九阴真经》借予他翻阅。”
“事后,我二人觉得意犹未尽,便又立下一个赌约:各自凭借从《九阴真经》中所获之启发,另创一门全新的武学,日后再相较高低,看谁所创之功更胜一筹。”
说到此处,王重阳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那是属于绝顶宗师的开创气魄:“那《九阴真经》博大精深,然其根本,偏于‘至阴至柔’。”
“贫道便反其道而行之,立意要创出一门截然相反、至阳至刚的惊世武学!欲要以绝对的阳刚,匹敌乃至超越极致的阴柔。这,便是《九阳神功》的由来。”
“初衷便是要与《九阴真经》形成阴阳两极,相互补充,互生共济。”
他叹了口气,语气转为凝重:“然而,当我意外突破至那‘十阳’境界时,贫道才骇然发觉,这门追求极致刚猛的神功,竟隐藏着如此致命的缺陷——那焚天灭地的至阳真气若失控,首先反噬的便是修炼者自身,无异于引火自焚!”
“果真应了道家‘孤阳不长’的古老箴言。”
“这缺陷,我本应在创功之初便有所察觉。”王重阳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但因贫道身负《先天功》。此功中正平和,蕴含先天生机,在平日修炼《九阳神功》时,于无形中调和了那过于霸烈的阳气,以至于这致命的缺陷一直被掩盖,直至‘十阳’之境,阳刚之威远超《先天功》调和范畴,才彻底爆发出来。”
“可惜此时《九阳神功》早已体系大成,根基已定,再想回头修改,谈何容易?贫道也…再无那份心力了。”
杨过静静听完,忽然开口问道:“前辈创功之时,莫非未曾细阅《九阴真经》卷首那篇以梵文书写的总纲?”
“梵文总纲?”王重阳闻言一怔,面露疑惑之色,“那是何物?贫道当年所得经书,不在意此物。”
杨过解释道:“据我所知,那梵文总纲方是《九阴真经》的精华所在,其精义并非一味追求阴柔,而是阐述了‘阴极生阳’,阴阳互济,相互转化的至高道理。正是调和阴阳、弥补经文中过于偏重阴柔之弊的关键所在。”
王重阳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愣在当场,半晌过后,方才发出一阵不知是懊恼还是释然的哈哈大笑:“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就说道家先贤黄裳前辈所着的武学宝典,怎会留下如此明显的阴阳失衡的偏颇之漏!竟是…竟是我吃了这没文化的亏!”
他笑声渐歇,语气中充满了哭笑不得的意味:“当年我观那经书,见开头有些叽里歪曲的异域文字,还以为是后世哪个不通之人胡乱添加的注释感悟,嫌其聒噪,便直接略过未看,直奔后面的功法正文而去…没想到,那才是真正的点睛之笔,大道所在!”
笑罢,他看向杨过,神色倒是坦然了许多:“不过话说回来,若非如此,贫道也未必能心无旁骛,创出这至阳至刚的攻伐武学《九阳神功》。世间因缘,果真奇妙。”
“前辈有《先天功》为辅,倒也足以弥补九阳功法的缺陷,不仅能护持己身,更能将这至阳刚猛真气的威力,催谷至超越常理的极限。等先天功再进一层,九阳神功也能随之再上一台阶。”
王重阳摆手一笑,似乎将方才关于功法缺陷的些许怅然尽数抛开,起身道:“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小友,随我来。”
他引着杨过,穿过古墓中几条更为幽深隐秘的通道,来到一处从未示人的石室门前。推开沉重的石门,里面是一间湿润的石洞。洞中宽阔,有一汪水池,除此之外并无他物,唯有四壁之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无数蝇头小字与运功图谱。
杨过目光扫过石壁,顿时心中一震。
只见一面石壁上所刻的,正是他久闻其名的道家武学总纲——《九阴真经》!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更让他惊讶的是对面以及侧面的石壁。
那上面刻着的,并非《九阴真经》的延续,而是一门至阳至刚、与他方才所见识的《九阳神功》同源,却又似乎更为原始初略的心法!
旁边还清晰地标注着《九阳神功》四个大字!
不仅如此,在《九阳神功》心法周围,还详细刻录着除了“九阳霹雳掌”之外的另外四绝:九阳神剑、火云掌、烈阳刀、阴阳大挪移的运劲法门与精要图谱!
“前辈?这…”杨过不禁讶然出声,看向王重阳。
此地可谓是王重阳武学的核心精髓所在,如此轻易展示,令他有些意外。
王重阳明白他的疑惑,淡然一笑,解释道:“无碍。小友不必惊讶。刻于此处的《九阳神功》,并非后来完善的全篇,仅是贫道当年于此地清修时,初步构思创出的残篇雏形罢了。”
他指着那些字迹,眼中流露出追忆之色:“当年于此密室之中,开创《九阳神功》,心生感悟。”
“思如泉涌之际,便随手将当时的种种构想、心法要诀、以及根据几位老对手武学特点设想出的外功招式,都刻在了这石壁之上。”
说到此处,他语气微顿,略带一丝遗憾:“后来,功法完善,贫道发现了其过于极端、有伤己身的弊端。便也未再将全篇补刻于此了.”
“最终的全篇功法,与此处残篇已有不少修正与增删。”
他转头看向杨过,目光中带着一种前辈对绝世奇才的期许与豁达:“今日与小友一战,见识了小友的修为与眼界,贫道甚慰。
此地残篇虽不完美,却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
若他日有缘,小友能以此残篇为基,融汇贯通,或许能创出一门真正完美无缺、阴阳共济的《九阳神功》,也未可知。”
杨过闻言,却是缓缓摇头,语气真诚地说道:“前辈过谦了。晚辈看来,您所创的《九阳神功》刚猛无俦,威力惊天,已臻武道极致之境。虽有瑕疵,但辅以《先天功》,足以问鼎天下。”
“此功至阳至刚,特性鲜明,正是其魅力所在,无需为了追求虚无的完美而更改其根本特质。”
王重阳听罢,微微一愣,随即朗声笑了起来,不再强求,只是洒脱地说道:“哈哈,好!小友既然喜欢它原本的模样,那便是最好不过。武学之道,原也无所谓绝对完美,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