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地中弥漫着岩石粉末与血腥混合的奇异气味。
那数十座被纵向剖成三片的“纸山”投下巨大的阴影,将这片区域笼罩在一片异样的寂静里。
许清安缓步而行,衣袂拂过那些被岁月磨蚀得近乎平滑的沟壑。
神识如最精细的触须,探入石纹深处,试图捕捉残存于此地的任何一点灵机或信息。
阵法残缺得太厉害了。
许多关键的枢纽之处,或被风化成浅洼,或被后世的藤蔓根系彻底破坏,只留下一点模糊的轮廓。
阵势本身也毫无能量流转的迹象,如同干涸了万古的河床,只剩下苍白的形态。
他尝试以自身灵力,依照在昆仑墟参悟所得的一些基础原理,度入几处看似核心的节点。
石坪却如死物,毫无反应。
磅礴的灵力流入,只如泥牛入海,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
数个时辰在寂静的探寻中流逝,日头西斜,将“纸山”的影子拉得更长。
饶是他阵法造诣已远超曾经,面对这彻底沉寂、关键部分缺失的先古遗阵,也感到一筹莫展。
所能确定的,仅仅是此阵与传送相关,但其结构之精妙,远非现今任何典籍所能记载,更别提启动之法。
哪怕《神农百草经》内的阵法传承也未曾提及。
他轻叹一声,直起身,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白猿栖身的那个山洞。
洞口被乱石和枯藤半掩,若非仔细查看,极易忽略。
或许,那里会有些许线索。
拂开垂落的枯藤,踏入洞中。
洞内并不深邃,透着一种野兽巢穴特有的腥臊气,混杂着泥土和干草的味道。
光线昏暗,但对许清安而言,与白昼无异。
洞壁粗糙,角落里堆积着一些不知名野兽的枯骨和干涸的粪便,显是那白猿日常居所。
他的视线扫过洞内每一个角落,最终停留在了一处紧贴洞壁的干草垫下。
那里,似乎有微弱的异物感。
他走过去,俯身拨开干草,指尖触到了一片冰冷坚硬的物体。
取出一看,是一片玉简。
这玉简不过巴掌大小,色泽灰暗,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纹,仿佛随时都会碎裂开来。
玉质本身也显得颇为驳杂,毫无灵光宝气,混在乱石中只怕无人会多看一眼。
然而,许清安却从这看似废品的玉简上,感受到了一丝极其隐晦、近乎消散的神念波动。
这波动微弱如风中残烛,且与脚下石阵的气韵隐隐相连。
他盘膝坐下,将玉简置于掌心。凝丹境后期的精纯灵力,如温润的溪流,缓缓注入玉简之中。
初时,玉简毫无动静,仿佛真的只是一块顽石。
许清安不急不躁,持续催动灵力,小心控制着力度,生怕这脆弱之物承受不住而彻底崩毁。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玉简表面的裂纹似乎微微亮起了一丝毫光,那缕神念波动也活跃了些许。
就在玉简被灵力激活的刹那,它仿佛化作一个贪婪的漩涡,不仅汲取着灵力,更自发地牵引着许清安周身萦绕的气息。
随即,一个声音,断断续续,带着无数杂音,如同从极其遥远的时空彼岸,透过重重屏障传来,在他识海中直接响起。
“……后来者……闻吾之音……吾乃……春秋炼气士青云子……”
声音苍老、枯寂,带着一种金丹大道崩摧后特有的腐朽与虚弱感。
却又残留着一丝属于春秋炼气士的孤高与郑重。
“……遭逢大敌,金丹……碎裂……道基已损,无力回天……借此……先古传送阵……遁至此地…”
许清安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沉浸在这跨越千年时光的遗言之中。
“……此阵…启动之法…所需灵元…非残破金丹能企及……”
听到这里,许清安心头微微一沉。
果然如此。
但青云子接下来的话语,却让他几乎停滞了呼吸。
“…吾金丹裂而道不存,推演一法…集三才之精,行补天之功!……然…吾已油尽灯枯……”
“所谓三才,乃地魄、心火、天华。”
“地魄者,龙兴地脉之精华;心火者,天命气运之火种;天华者,寰宇日月之灵粹。”
“此三者,为天道药引,非世间凡物……集齐三者,或可……重塑丹元,补全道基……此乃……补天之道!”
许清安握着玉简的手,无意识地收紧。
胸膛之中,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起,冲散了这数年来深藏于金丹裂痕处的阴霾与沉重。
地魄、心火、天华!
不再是茫无头绪的绝望,而是三条清晰可见,虽艰难无比却真实不虚的道路!
这不仅仅是修复裂痕,这“补天”二字,蕴含的大道气魄,令他心神为之震撼。
然而,青云子的留音并未结束,那声音变得更加急促,也更加模糊,杂音越来越大。
“……此阵……虽残,然其……阵通……墟……界……”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碎裂的音节,勉强拼凑而出。
“墟”和“界”二字,尤其清晰,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未知感。
随即,留音戛然而止。
那缕维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神念,连同玉简本身最后的结构,一同彻底崩散。
掌中的玉简,失去了所有维系,“咔嚓”一声轻响,化为一小撮白色的粉末,从他指缝间簌簌落下。
许清安缓缓睁开双眼,洞外已是暮色四合。
他眸中精光闪烁,久久未动。
青云子所指的“墟”,是否便是昆仑墟?
还是另有他处?
那“界”又是何意?
是另一方世界,还是某种特殊的秘境洞天?
这残阵,竟然还通往他处?
他深吸一口冰冷而清新的山间空气,试图平复激荡的心绪。
信息太少,谜团依旧很多。但最重要的东西,他已经得到了。
补天之道!
他低头,看着脚下那片重归死寂的暗褐色石坪。
他仔细回忆留音的每一个字,确定青云子并未提及具体的淬炼法门。
是了,青云子自身金丹已碎,濒临坐化,能推演出这三才之精的方向已是极限。
恐怕也未曾真正实践过这“补天之法”,自然无法提供具体的操作法诀。
但,起码走有了希望。
他的目光变得沉静而坚定。
无论如何,方向已经指明,这无异于在无尽的黑暗中,点亮了一盏遥不可及的灯塔。
总好过永世沉沦于黑暗。
他站起身,走出山洞。
夜幕低垂,群星开始在天幕上闪烁。
那一众“纸山”在星辉下也呈现出一种冷峻而神秘的轮廓。
当务之急,是寻找“地魄”。
按照青云子所言,地魄乃“龙兴地脉之精华”。
如今蒙元新立,定都大都,其龙气正处在新生的勃发之时,正是凝聚地魄最可能的地方。
目标,便是大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