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钢法既利大唐,某岂敢藏私?”
“所求之事,倒真没有。”
李沐转头轻唤:“小翠,去书房取《铁冶全术》来。”
不多时,侍女捧来图文并茂的厚册。
原是李沐闲来无事,将系统所授锻造法门逐一验证,记录成册。
李二迫不及待展卷细观,霎时目眩神迷。
“妙极!妙极!”
“钢铁竟能这般炼制!”
虽不解诸多符号数字,但简略图文已令他如获至宝。尤其生熟铁合炼成钢之法,更看得他击节称奇。
众人凝神细看之际,杜如晦眼中异彩连连。
程咬金粗枝大叶,略瞥数眼便转过头去——这位将军识字不多,委实难为他了。
待李二翻阅完毕,犹自恋恋不舍:\"此书若献于朝堂,纵国公之位亦可易得。不知小郎君欲求何物?\"
此时距唐室初立未远,爵位尚多。如程咬金便已受封卢国公。
李沐却浑不在意:\"爵位何用?\"
李二闻言不悦:\"得爵者世代富贵,怎可轻视?\"
少年嗤之以鼻:\"若子孙不肖,与豚犬何异?\"
\"放肆!\"李二拍案而起,\"爵禄乃国之根本!\"
\"何来根本?\"李沐冷笑道,\"不过蠹国硕鼠。若非今上圣明,换作他人,早该削藩除患了!\"
话音未落,殿中骤然死寂。杜如晦面色煞白,程咬金虽佯装镇定,眼底骇然之色却难以掩饰。
汉高祖诛戮功臣,汉武帝强推推恩;曹魏心慈手软终致司马篡位,隋室宽纵方有李唐代兴——这些血淋淋的史实,在座诸公焉能不知?
更教人胆寒的是......他们这位陛下,当真从未动过此念?
冬日温情
\"自幼失怙,想必吃了不少苦头吧?\"长孙皇后眼含怜惜。
李沐侧过脸避开那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碗沿,\"天色将晚,该用膳了。\"他忽然起身,衣摆扫过炭盆溅起几 星,\"新宰的羔羊配上园里现摘的青菜,正好涮锅子。\"
铜锅尚未端来,小翠已踮着脚尖趴在门框上。小丫鬟鼻翼翕动,活像只馋嘴的狸奴:\"羊肉锅子!上回浇了茱萸油的那锅汤底,奴婢梦里还惦记着呢。\"
李二忽然觉得案上奏章索然无味。他瞥见皇后眼底跃动的微光——那是母亲想窥探孩儿日常起居的好奇。
铜锅咕嘟作响时,杜如晦正盯着翠玉般的菜叶发怔。能在这呵气成霜的时节见到鲜蔬,比在太极殿瞧见吐蕃献舞更稀奇。
\"温泉宫既种得出,旁人自然也能。\"李沐将绯红肉片排入翻滚的骨汤,肉香霎时裹住众人鼻尖,\"再不下箸,这盘羊脊肉可要化作柴薪了。\"
小翠早捧着比她脸还大的碗蹲在凳上,腮帮鼓如仓鼠。李二瞧着有趣,索性也挽起袖口。羊脂遇热化开的刹那,皇帝竟像少年时在校场抢食般,与程知节同时伸筷去捞那薄如蝉翼的豆腐衣。
\"这......\"长孙皇后捏着银箸的手顿了顿。她原想维持凤仪,却见李沐将沾满芝麻酱的莴笋片推来:\"寒冬里的青脆,娘娘尝尝?\"
铜锅蒸腾的热雾中,程咬金第三回摸向腰间酒壶时,被房玄龄\"不小心\"踩了衣角。杜如晦正偷偷将皇后够不到的腐竹转到她面前,冷不防被辣汤呛得眼眶发红。
\"呼——\"李二摘了幞头,额间细汗在炭火映照下晶晶亮。他忽然觉得身上十二章纹的常服太重,倒不如这满屋食物的烟火气来得熨帖。
没想到,自称老李的人,竟是他的亲生儿子!
李二还在 ,程咬金与杜如晦却已惊得说不出话。
\"大胆!\"
\"你......你怎敢......\"
程咬金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不敢暴露李二的身份。见李二毫无怒色,他只得讪讪退到一旁。
长孙皇后眼波流转,忽然掩唇轻笑。
\"老李!\"
\"哈哈哈,老李!\"
\"这称呼倒是新鲜!\"
她与李二素来情深,此刻见他一脸窘态,更是忍俊不禁。这一笑,冲散了连日来的忧思。
\"真好。\"
\"这般亲昵,才像一家人。\"
笑着笑着,她眼角泛起泪光。
见孩子与李二如此亲近,长孙皇后心中满是欢喜。
这笑声惊醒了出神的李二。
他向来胸怀宽广,只因对李沐心存愧疚,唯恐父子生疏。如今这般情景,反倒令他心安。
\"好!\"
\"老李这称呼,朕认了!\"
李二朗声大笑,眉间郁结一扫而空。
炉火映照下,众人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后,侍女小翠正要收拾铜锅,露出底下未熄的炭火。
李二随意一瞥,突然凝神。
\"这炭......\"
\"为何能燃这么久?\"
如今大唐初立,宫中用度节俭。即便贵为天子,李二也常因炭火不足而秉烛理政。此刻见到这奇异炭火,不由惊奇。
程咬金抄起筷子拨弄炭块:\"这炭硬如磐石,莫不是仙家手段?\"
本是戏言,谁知李沐竟点头承认。
\"不错。\"
\"此物生于地底,我称之为煤。\"
李二难以置信:\"石头真能燃烧?\"
他亲自泼水灭火,拾起冷却的煤块端详。触手坚硬冰凉,确与顽石无异。
\"这......\"
李二猛地起身,眼中精光闪烁:\"此物当真能取代木炭?\"
寒冬时节,断粮还能饮水度日,可一旦断了柴炭,一夜之间就能夺人性命!这种生存必需品,在那时可谓珍贵至极。
当年繁荣的关中平原,为何后来沦为荒凉的黄土高原?正是百姓无节制伐木,致使生态恶化,水土流失。连堂堂天子李二都面临炭火短缺的窘境,足见柴炭之珍贵。
正因如此,当李沐提及此事时,李二、杜如晦乃至程咬金都投来震惊的目光。\"小郎君若真有妙计......\"
(李沐说要教老李挖煤,自然是句戏言。他只是向李二详细讲解煤炭开采的流程与方法。若真让当朝天子下矿井挖煤,岂不贻笑大方?
听完讲解,李二目露精光:\"妙!这煤炭竟深藏地下!若能大量开采,我大唐子民就再不会有冻毙之虞了!\"他面露慈悲之色,想起今年雪灾中那些冻饿而死的百姓。
\"若早知有此物......\"李二长叹一声。这位勤政爱民的君主,连负伤都是因微服访查民情所致。对关乎民生的煤炭,他自然格外重视。
杜如晦也连声附和:\"小郎君能开采此物,实乃活命济世的大功德!\"李沐急忙推辞:\"此事需商贾运作,方能惠及天下。\"他可不愿亲力亲为——采矿本就是高风险的行业,后世技术发达尚且事故频发,何况当时?
于是李沐又详尽阐述了煤炭产业链:\"从探矿、开采到运输贩卖,能养活无数百姓。除取暖外,更能用于炼铁铸钢,甚至驱动蒸汽机......\"听到能用于炒钢法炼钢,李二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能环环相扣!\"
李沐郑重点头,脑海里浮现出工业命脉——煤钢联合体。这两大产业如同工业的双足,只要站稳脚跟,就能改变世界格局!至于更宏大的工业理想,他暂且按下不表。
\"老李,铁矿开采的事你应该清楚吧?\"
\"煤与铁,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方兴盛,另一方自然跟着兴旺。\"
\"煤铁合一,谁人能敌?\"
听着李沐描绘的远景,李二等人仿佛看见高炉遍地,煤山连绵,铁水奔涌的壮观景象,不由都呆住了。
\"若真能如此......若真能如此......\"
李二激动得语不成句,脑海中浮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图景。
\"若大唐有朝一日能实现你所言,该是何等惊人景象!\"
\"我......真能亲眼见到这一天吗......\"
自登基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困扰着大唐。
李二虽有信心率领群臣开创盛世,但李沐描述的场面仍远超他的想象。
\"有这么多的铁,别说了,我大唐铁骑定能踏遍草原尽头!\"
\"北面的高丽,南方的百越之地......\"
李二已沉浸在开疆拓土、征服四方的幻想中。
\"老爷!老爷?\"
杜如晦轻扯他的衣袖,好容易将李二从遐想中拉回。
若再任他幻想下去,怕是要想到九天之外了!
李二猛然回神,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沐:
\"李沐,若我上报朝廷,你可有把握将方才所说的煤铁联合体建成?\"
他神情肃穆,周身散发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李沐被这气势所慑,一时头晕目眩。
----------------
听闻老李要将天下煤矿交予自己开采,李沐却无半点心动。
\"笑话!\"
\"我缺那点银钱吗?穿到大唐就非得做煤商不可?\"
李二惊讶万分,心头泛起难以言喻的感触。
对这个仅见过两次的少年,他已被震撼多次。
不仅是李沐拿出的新奇物件,那深不可测的智慧更让李二动容。
原本他还存了培养继承人的心思!
谁知李沐全然无意,令李二郁闷不已。
\"莫非这少年当真对权势毫无欲望?\"
\"若将大唐江山托付于他,不知他愿否接手?\"
当然,这些念头李二并未说出口。
忽然间,众人陷入莫名的沉默。
李沐望向窗外,暮色已深。
火锅用毕,话也说得够多,他觉得交浅言深了。
\"老李,相识一场,也算缘分!\"
\"你住在长安吧?\"
\"诸位的心意我领了。路途遥远,就不多留各位了!\"
出乎李二意料,李沐竟端起了茶杯——这是要送客了!
一旁的杜如晦惊得拽断一根胡须。
\"赶......赶走陛下?\"
\"普天之下竟有人敢主动让陛下离开?\"
长孙皇后满脸不舍,实在不愿离去。
\"我还没看够这孩子呢......\"
不管他们作何想,主人既已端茶,总不能赖着不走。
李二一行人只得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