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山西巡抚、左右布政使及太原知府入宫觐见时,天已完全黑了。
朱由校与朱求桂早已在宫中叙旧饮酒。
“臣等叩见陛下,愿陛下圣寿无疆!”
“免礼。”
朱由校刚说完,便夹起一块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神情。
从这位天子的动作来看,这口肉吃得极是享受。
几位尚未用饭的官员不敢抬头,但眼角余光还是瞥见了这一幕,不由地看得发愣。
一向嗜吃如命的山西巡抚,甚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意外?朕怎会突然出现在太原,而你们却毫无察觉?是不是一时之间想不明白?”
身为山西巡抚的官员,身为一省之首,率先站出回应:
“臣等确实感到意外。几天前,内阁才发出文书至太原,言明陛下刚刚离京,臣掐指一算,陛下应当才进入山西地界,怎料突然驾临太原,况且太原并非前往陕西的最近路线。”
若非传话之人来自晋王宫,他们断然不会相信皇帝已至太原。
此刻,皇帝正于晋王宫内享用热腾腾的晚膳。
昨日他们还在议论,皇帝巡幸陕西,是否会顺路来太原,不料转眼之间,皇帝竟已抵达。
朱由校拭去嘴角,无意多言解释。只需让他们明白,眼前之人,正是真正的天子。
“朕召你们前来,无非是告知一声,朕的军队即将进城,你们去与城内守军通个气,免生意外。”
一听到“军队进城”,几位文官顿时紧张起来,皇帝这是要做什么?
他们早听闻皇帝在京师对文臣毫不手软,因此心中忐忑,难保皇帝不是借巡视陕西之名,来山西清算旧账。
山西巡抚语气坚定地说:
“陛下,请容臣直言,太原府此前未接兵部文书,亦未有军队入城的通知。臣料想,军队应无正式调令,故臣不敢违制,擅自开城放行。”
朱由校猛地一拍案几,吓得朱求桂与几位官员猛然一颤,只听他厉声说道:
“难道朕的旨意,还比不上一纸调令?这天下,难道朕做不得主?”
“正因为陛下乃天子、君父,更应遵守法度,不可轻率行事。”
“陛下岂不知,破例一次,便可能有无数后患?我大明朝自有纲纪制度在。”
“臣若不顾法纪放军入城,其余各地岂不纷纷效仿?”
“此乃祖宗之法,陛下难道要违背?臣宁死不敢奉诏!”
“若陛下执意让军队入城,请速派人赴京联系兵部,待兵部下达调令,加盖内阁印信,届时臣自当开城出迎。”
见他又搬出祖宗之法作挡箭牌,朱由校当即命侍卫将曹吉祥押来。
这种唇枪舌剑的场面,朱由校知道自己非其对手,他只信手中之刀。
曹吉祥在任期间,定与这些伪君子勾结密切。如今他已倒台,这些官员尚不知情。
待他们见到满身伤痕、奄奄一息的曹吉祥,脸上会是什么神情?
“少拿祖宗压朕,整天挂在嘴边,你们也配?”
“实在搞不懂你们这些手段从哪里学来的,官场上的这些歪风邪气,就是因为有你们才愈演愈烈!”
“朕看你们是忘记自己是谁了,朕要做何事,难道还需要你们这些人指手画脚?国家供养士人两百多年,难道就换来一群目中无人、无视纲纪的腐儒吗!”
面对皇帝毫不留情的斥责,山西巡抚并未退缩,反而神情越发昂扬。
对他们来说,皇帝的怒火并不可怕,甚至他们巴不得皇帝发怒。
在大明,想要迅速成名有诸多方式,但最直接有效的只有一种,那就是与皇帝唱反调,尤其敢公开痛斥天子,这样的行为足以让自己名声大噪。
尤其在士大夫之间,这是值得一生炫耀的事,他们渴望享受他人敬仰的目光和众人追捧的感觉。
哪怕你之前默默无闻,也可能会因痛骂皇帝的举动而被尊为楷模,就算达不到那种程度,在读书人圈子里,你的声望也能立刻提升许多。
今天的山西巡抚大概也是这般想法,他或许以为这不是在京城,皇帝也奈何不了自己。
但当曹吉祥被侍卫抬进大殿时,一众官员脸上顿时露出惊恐神色,尤其是山西巡抚,双眼睁得滚圆,满是难以置信。
对他而言,眼前这一切仿佛梦境,那个在太原呼风唤雨、与他势均力敌的镇守太监,竟已被皇帝拿下。
身为山西一把手的巡抚,与掌控太原实权的大太监之间,自然免不了有些瓜葛。
两人平时虽交往不多,有时甚至因权力交错而爆发矛盾,但在利益驱使下,也会联手合作。
当朱由校开始向曹吉祥询问时,那四位奉诏前来的官员内心顿时紧张起来,只能祈祷这个胖太监不要供出他们。
但曹吉祥让他们失望了。
皇帝刚开口问话,他就急忙哭喊起来:
“万岁爷饶命!万岁爷饶命啊!”
“奴婢愿为万岁爷效死!”
死亡的威胁面前,这位胖太监的心理早已崩溃。
“只要你如实供出,朕可以考虑减轻你的罪责,但记住,必须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假,不会再有人来救你第二次。”
看到生还的希望,曹吉祥激动得几乎跳起来,跪在地上的身子不停颤抖,连呼吸都急促不已。
不等皇帝细问,他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全盘托出。
“启奏万岁爷,万历四十六年,太原四卫军户大批逃散,根源就在山西巡抚曾世近。他假借朝廷之名,逼迫军户与普通百姓一同承担徭役,搞得军户家破人亡,民不聊生。”
“万历四十七年,平阳府遭遇蝗灾,万历爷曾下旨户部,调拨赈灾粮十二万八千石,白银三十五万两。”
“那批钱粮原应经由太原府中转储运,可还未运抵平阳府,几十万两的粮银便已损失过半,皆因曾世近大肆贪墨所致。”
“巡抚带头,沿途山西大小官员纷纷效仿,肆意侵吞赈灾物资,原本不该饿死的百姓,最终却饿殍遍野。”
“平阳府本非重灾区,只要粮银能及时送到百姓手中,灾情本可安然度过。正是因这些贪官污吏,致使平阳府人口锐减近十万。”
“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沦为乞丐流民。其中一些青壮男子,被有心之人煽动纠集,逃入山林,成了马匪。”
“虽已过去两年,平阳百姓至今仍深受其害。田无种,地无犁,荒田遍布,田野中杂草丛生,百姓只能望着荒芜土地叹息。”
“因蝗灾和贪腐引发的乱象,平阳府盗匪横行,本就艰难求生的百姓更添负担,日夜提防抢掠,生活苦不堪言。”
“陛下,这一切皆因山西巡抚曾世近贪赃枉法所起!”
“他还曾拉拢奴婢,意图一同为恶,被奴婢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