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1-16
---
天光微熹,山林间弥漫着破晓的寒意与潮湿的雾气。洞口,苏喆与柳婆婆相对而立。
“这个你拿着。”柳婆婆将一个粗布缝制的小包裹塞到苏喆手里,里面是几张干硬但能果腹的饼子和几块碎银,“路上用。记住,到了黑沼镇,低调行事,那里的人,眼睛都毒得很。”
“晚辈明白。”苏喆接过包裹,感觉分量不轻,心中暖流涌动。他看着柳婆婆苍老而平静的面容,想起小禾纯真的笑脸,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深深一揖,“婆婆,保重。小禾……也拜托您了。”
柳婆婆摆了摆手,转身,佝偻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朦胧的晨雾与山林深处,没有回头。
苏喆站在原地,直到那身影彻底看不见,才缓缓直起身。山洞口的篝火早已熄灭,只剩下一堆灰烬。山林寂静,只剩下他一人。
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混合着对未来的茫然,悄然袭上心头。但他很快将其压下,用力握了握拳,感受着怀中那本册子的存在,以及双腿传来的、虽然依旧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力量。
“该出发了。”他对自己说。
辨认了一下方向,东方。他迈开脚步,踏上了独自前往黑沼镇的旅程。
三十里山路,对于全盛时期的武者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重伤未愈、仅能勉强行走的苏喆而言,不啻于一场艰苦卓绝的长征。
每一步都伴随着疼痛和酸软。他不敢走官道,只能沿着柳婆婆指示的、更为偏僻难行的小路跋涉。荆棘划破了他的衣衫和皮肤,崎岖的山石考验着他双腿的承受极限。他必须频繁地停下来休息,运转《薪火篇》和《回春诀》调息,缓解伤痛,恢复体力。
所幸,柳婆婆传授的这两门法门,确实神妙。《薪火篇》优化能量吸收,让他在疲惫中能更快恢复一丝气力;《回春诀》则专注于滋养生机,虽然无法立刻修复严重的经脉损伤,却能有效缓解疼痛,加速皮外伤的愈合,让他能够持续走下去。
途中,他遭遇了几次野兽。一次是窥伺的野狼,一次是盘踞在必经之路上的毒蛇。若是以前,他只能闭目待死。但如今,他有了“气剑指”,更有了“剑心通明”。
面对野狼绿油油的眼睛和低吼,苏喆没有慌乱。他稳住呼吸,“剑心通明”瞬间激发,狼的肌肉发力、扑击的轨迹、甚至它颈侧一处随着呼吸微微搏动的血管,都在他感知中清晰起来。
就在野狼后腿蹬地、即将扑出的瞬间,苏喆右手食指闪电般点出!一道比之前凝练了少许、带着微弱灼热气息的气丝,精准地射向野狼的眼睛!
“嗷呜!”
野狼发出一声痛楚的嘶鸣,前扑之势戛然而止,狼狈地在地上翻滚,用爪子拼命抓挠被击中的眼睛。苏喆趁机强提一口气,迅速绕开,脱离了危险区域。
对付那条毒蛇则更简单。“剑心通明”洞察到蛇头七寸处的能量节点,一记“气剑指”隔空点出,虽未能击杀,却足以惊走它。
这些小小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苏喆的信心。他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弃徒,他拥有了在荒野中挣扎求生的爪牙。
一路上,他也没有放下对柳婆婆所赠册子的研读。休息时,他便小心翼翼地取出册子,借着天光翻阅。册子内容确实如柳婆婆所言,多是基础纲要和理念阐述,并无具体的高深招式,但其中蕴含的武学思想,却让苏喆大开眼界。
尤其关于“柳絮随风步”和“定光指”的修炼法门,更是让他沉迷。“柳絮随风步”重意不重形,讲究感知气流、借力化力,于方寸之间挪转腾挪,正是以弱胜强、保命逃生的无上妙法。“定光指”则追求将内力凝聚于一点,瞬间爆发,穿透力极强,与他自创的“气剑指”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更加系统、精妙无数倍。
他一边赶路,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推演、模拟这些步法和指诀,结合“剑心通明”的洞察,往往能有所心得。他甚至尝试将“柳絮随风步”的一些理念,融入到艰难的行路中,调整呼吸与步伐节奏,竟真的感觉省力了一些。
两天后,风尘仆仆、衣衫褴褛的苏喆,终于望见了远处那片笼罩在灰蒙蒙雾气下的低洼地带。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腐烂水草和某种矿物质的气味。
黑沼镇,到了。
镇子依着一条浑浊的河流而建,房屋低矮杂乱,多以木头和夯土建成,不少看上去摇摇欲坠。码头旁停靠着一些破旧的小船。街上行人不多,但个个眼神警惕,带着一股彪悍之气,看到苏喆这个陌生而狼狈的外来者,目光中都带着审视与不易察觉的算计。
苏喆深吸一口气,压下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警惕,按照柳婆婆的嘱咐,低着头,尽可能不引人注目地走进了镇子。
他需要先找一个最便宜的落脚点,然后,想办法了解这个镇子,并寻找赚取银钱和获取更多资源的途径。
独行的第一程,已然抵达。而真正的考验,在这片龙蛇混杂的泥沼之地,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