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范仲淹看完图纸后脸色骤变,神情肃然地望向赵构,开口问道:“陛下是从哪里得到这些图纸的?”
“这等兵器我大宋军营从未见过,这兵器……简直太惊人了!”
范仲淹素来沉稳寡言。
可今日却如此失态,足见其内心的震动。
“不愧是范公。”
赵构面带笑意地说道,“这些图纸是朕潜伏在秦国的密探设法盗取回来的。”
“这兵器名叫机关弩匣,乃是墨家巨子所造,能连续发射五十支弩箭,射程竟达三百步之远!”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即便是对军事毫无了解的人,也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寻常强弩射程不过在二百七八十步之间,连弩的威力更弱。而这机关弩匣不仅射程远超常规,还能连续发射五十箭!
简直匪夷所思!
一时间,众人皆屏息凝神。
“秦国……竟有如此厉害的兵器!”
欧阳修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一直以来,秦国给人的印象都是蛮荒落后,连冶铁技术都远不如中原。
如今却掌握了如此强悍的武器!
若是大量装备战场,足以改变战局!
再强的军队也难以抵挡如此密集的箭雨!
“陛下,这般机密之物,密探是如何取得的?秦国不可能不严密看守。”王安石皱眉问道。
如此厉害的兵器,秦国必定视若珍宝,怎会轻易落入他人之手?
赵构眼中闪过一抹讥讽,淡淡笑道:“朕派出的密探,是一位容貌绝伦的女子,她成功接近了秦国公子扶苏。”
“扶苏贪恋美色,未加防备,图纸自然轻而易举到手。”
听闻此言,众人一时无语。
王安石更是难以置信,忍不住说道:“贪色风流?臣曾在周幽皇寿宴上见过扶苏公子,那是一位气度非凡的人物,怎会是这般轻浮之人?”
他与扶苏有过一面之缘。
对那温文儒雅的秦公子印象极深。
“人,是可以伪装的。”赵构语气平静,眼中却多了几分嘲讽,“你可知那位褒国公主,如今已是扶苏的妃子了?”
“什么?”
王安石震惊地睁大了双眼。
他对此事一无所知。
那褒国公主不是早已身亡了吗?难道……一切另有隐情?
王安石神情瞬间有些异样。
以他的聪慧,已大致揣测出当年扶苏是如何令褒姒发笑的。
“陛下,不论如何,臣以为应先依图打造此物,试验它的威力。”
“唯有实际测试,方能知晓这机关弩匣是否真如所说那般强大。”
范仲淹态度慎重,神情认真地开口。
无论此弩匣是通过何种方式得来,只要其威力真有传闻中那般惊人,就值得大量打造!
“寡人早已下令工部着手制造。”
“只是此物工艺复杂,耗费亦不菲。”
赵构虽如此说,却毫不在意。
耗资再多又如何?只要威力足够,金钱并非问题。
他大宋最不缺的就是银钱!
想到这,赵构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如今,秦国最强的秘密武器已在自己手中,待到时机来临,他定要给秦国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这份来自秦国的武器图纸,赵构从未怀疑其真实性。
朝中众臣虽也有顾虑,但很快便被机关弩匣展现的威力所折服。
这般强大的武器,无论如何都不可轻易放过。必须掌握在宋国手中,绝不能让秦国独占优势。
否则一旦两国交战,宋国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
此前秦宋在赵地交锋,宋军败退,不得不让出赵地,这是宋国难以抹去的耻辱。
“陛下,尚有一事,需提前筹划。”
范仲淹再次出列,神色凝重。
“那秦国公子已将墨家带回秦国。如今墨家相助,秦国各项技艺必飞速发展,冶铁之困将不复存在。”
“秦军若能在武器装备上大幅升级,战力至少提升一倍。”
“倘若两国再起干戈,我大宋恐难以与之抗衡。”
此言一出,满堂沉默。
秦军战力举世公认,天下皆知。
若不计装备,单以士兵战力而言——
一名秦军士兵,可敌四名宋军、三名唐军、两名汉军。
虽听起来匪夷所思,却真实如此。
秦国国力虽弱、装备落后,却凭强悍军力横扫六国,跻身五国之列。
也因此,被各国视为粗蛮之辈。
其中是否夹杂嫉妒,无人知晓。
总之,若秦国补齐武器装备短板,再休养生息数年,将无人可敌。
墨家的实力无需多言。
尽管各国排斥墨家主张,却无人能否认其技术之强。
眼前的机关弩匣,便是最好例证。
墨家与秦国联手,这一组合光是想象,便令人心生寒意。
“当年秦王政曾下令驱逐墨家,更杀害过不少墨家弟子。”
“实在没想到,那位秦公子扶苏竟能劝服墨家,放下旧怨,协助秦国。”
欧阳修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满脸不解。
他实在猜不透扶苏用了什么办法,竟做到这几乎不可能的事。
“这也正说明赢扶苏非同一般。如今他已经正式被立为秦国太子。”
秦桧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目光扫过王安石,“此事能成,还要多亏王大人将九州鼎让给了赢扶苏。”
“若没有这一步,他根本不可能被立为储君。”
话语中带着明显的嘲弄。
当初代表宋国前往周国参加寿宴的人,正是王安石与太子赵敷。
秦桧虽不便对太子出言不逊,但讽刺王安石,他毫不忌讳。
王安石冷冷地看了秦桧一眼,语气平静却锋利:“秦大人如此有自信,何不再去向天子问鼎?”
“若秦大人能为我大宋夺回一尊九州鼎,日后您说什么,本官定当言听计从。”
两人话来话往,如刀光剑影。
眼看又要争执起来,范仲淹皱起眉头,沉声喝道:“够了!我们现在该做的是商议如何应对秦国,若真有闲心,不如多想想怎么压制秦国!”
此话一出,秦桧与王安石都安静下来。
虽然他们的官职仅比范仲淹低一级,但在资历、能力与威望面前,他们都只能低头。
赵构坐在一旁,神情淡漠地看着这一切,毫无插手之意。
甚至,他还看得饶有兴趣。
对他而言,朝臣之间互相牵制、争斗不断,才是最理想的局面。
一旦众人齐心协力,他反倒会觉得不安。
范仲淹站出来压住场面,赵构顿时觉得无趣,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缓缓开口:
“寡人刚收到消息,赢扶苏已经启程前往边疆,抵御匈奴入侵。”
众臣闻言,面露疑惑。
扶苏去边疆抗敌,有什么问题吗?
赵构见众人不解,目光冷了下来,语气中透出一股寒意:
“赢扶苏是赢政诸子中最有才略之人,此人绝不能留!”
“这一次,就让他永远留在边疆吧。”
赵构眼中寒光一闪,杀意尽显。
在他看来,秦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别的,正是这位扶苏!
先是联合大唐,识破他的围杀计划,使他失去赵地;接着又夺走九州鼎,将墨家带回秦国……
这样的对手,无论如何都要除掉!
绝不能让秦国因他而崛起!
众臣听出赵构话中杀机,纷纷心头一震。
欧阳修试探地问道:“陛下打算如何行动?是派人前去刺杀?”
“刺杀?未免太轻率了。秦国黑冰台不是摆设。”
赵构收起先前的凝重,嘴角再度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既然要动手,那就干脆干一票大的!”
“这一回,我不但要他性命,还要将整个秦国纳入我大宋版图!”
话语中透着强烈的野心。
他天性懒散,连朝政都懒得过问,索性尽数交予群臣处理,再设法让诸臣相互牵制,以保皇权稳固。
他喜欢那种掌控全局、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然而赵地的陷落,却让他第一次尝到屈辱的滋味。于是他动了杀心,要展开一场疯狂的报复。
一场针对整个秦国的报复。
看着赵构那张略显病态却满是狠厉的脸,群臣皆低着头,不敢言语。
良久,赵构才缓缓平复情绪。
或许是刚才情绪起伏太大,显得有些疲惫,他语气微弱地对秦桧说道:“照我先前交代的去办。”
“这次,不能出任何差错。”
“臣,领命。”
秦桧躬身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