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布置完毕,项羽率五百士卒护送俘虏与中原百姓先行返秦。
蒙毅则带领无衣军执行后续任务。
焚烧草原,屠尽牲畜!
无衣军四处点火,趁着干燥时节,草枯叶落,火势迅速蔓延。点火之后,又将王庭储备的盐洒满草原。
除了这些,所有粮食、草料、牛羊牲畜等物资,一律不带走,全部焚毁,化为灰烬!
虽有惋惜,但形势所迫,只能如此。
此番突袭匈奴王庭的兵力,不过三千人,想要将这些物资全部运走显然不现实。
扶苏下令焚毁一切可燃之物,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绝不留给匈奴人。
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将各大淡水湖、河流作为尸体的投放地,所有尸体全部被扔进水源之中。
放眼望去,湖面漂浮着密密麻麻的尸身,湖水也被鲜血染红,触目惊心。
这些尸体在水中浸泡数日后,水源便会严重污染,若被人或牲畜饮用,极易引发瘟疫。
就连那些流动的河流,扶苏也未放过。
他命人在河流的上游抛投尸体,使整个水源变为毒水、瘟水。
祁连山、焉支山上,火焰四起,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草原上野火肆虐,风助火势,越烧越烈,最终留下一片被烈火吞噬后的焦土,寸草不生。
这一切,整整持续了四日。
“差不多了,匈奴人也该得知消息了。该走了。”扶苏望着眼前的匈奴王庭说道。
如今的王庭,早已不是从前的王庭,而是一片死寂、尸横遍野之地。
而这正是他所期望的结局。
他甚至有些期待,当休屠与浑邪两位匈奴王返回之时,看到这一切会作何反应。
他嘴角微扬,轻轻一挥手:“烧了它。”
“诺!”蒙毅应声。
随即他与无衣军士兵们取出秦弩,点燃火箭,对准王庭各处,齐射火矢。
箭如雨下,带着烈焰落下。
早已泼满油料的王庭,顿时陷入熊熊烈焰之中,转眼便成了一片火海。
扶苏最后看了一眼那燃烧中的王庭。
他没有多言,翻身上马,转身离去,毫不犹豫。
蒙毅与众骑兵紧随其后。
他们身后,是被烈火吞没的王庭,是一片焦土的草原。
也许正如扶苏所言,从这一刻起,匈奴王庭,将不复存在。
而在另一端。
当扶苏在王庭肆意焚烧之时,那些逃走的匈奴人也日夜不停地奔向前线。
一名匈奴战士,已经连续策马数日。
此刻,他已近力竭,嘴唇干裂,双眼布满血丝。
“必须把消息送到两位大王手中,否则王庭就真的完了!”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他不知道王庭如今的状况,只知道必须将消息传出去!
他艰难地勒紧缰绳,翻身再次上马,在夜色中继续策马疾驰……
此时的居庸关外。
浑邪与休屠两位匈奴王正率大军围攻此地,已持续七日。
这七日里,他们不断驱使奴隶兵冲锋,试图消耗秦军的兵力,进而破关。
但他们低估了秦军的战力,低估了这座雄关的坚韧。
获得全新的武器装备后,秦军的战力成倍增长,远超以往。
那些赤手空拳的奴隶兵如同乌合之众,尽管个个凶猛,但怎能敌得过训练有素的秦军?
无论有多少奴隶兵冲上城墙,最终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七日之内,十万奴隶兵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寥寥无几。
而居庸关的守军伤亡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真正的强军面前,再多的杂兵也只是虚有其表,无法改变战局。
匈奴军中大帐内,气氛凝重。
休屠王、浑邪王以及各部族首领齐聚一堂,但空气里弥漫着一丝压抑,尤其是休屠王,脸色十分难看。
这几日连番受挫,令他心情极差。
虽然死去的都是奴隶兵,但他的原计划是以这些炮灰消耗秦军力量。
现实却是奴隶兵已尽灭,而秦军几乎毫发无损。
“奴隶兵已经用完了,接下来就轮到真正的战士登场。”
“必须先攻城,再假意败退。”
“否则城内的秦太子不会中计。”
休屠王边说边扫视众人,缓缓开口:“明天的攻城任务,哪个部族愿意先上?”
他与浑邪王统领着各部族,二十万大军由各部拼凑而来,统一调配。
然而每个部族人数不同,战力也参差不齐。
若在平时,调兵遣将并无难处。
但明日攻城必有惨重伤亡,因为只有打得“惨烈”,才能诱敌深入。
为了表现公平,休屠王没有直接下令,而是等待有人主动请缨。
可他说完后,全场一片沉默,无人出声。
见状,浑邪王开口补充:“愿意攻城的部族,居庸关破后,可多得一成战利品。”
“就算未能破城,来年的贡赋也可全免。”
以利益作为诱饵,果然见效。
几个部族首领开始动摇,面露思索之色。
正当众人即将开口商议时,帐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人大喊:“大王!出事了!大王……”
一个匈奴士兵冲入帐中,脸上满是惊恐。
“嚷什么!本王又没死!”休屠王怒声斥责,眼神中满是不悦。
他最讨厌在议事时被打断。
但那名士兵顾不上责骂,急促说道:“刚刚得到消息,四日前,王庭遭到秦军袭击!”
“如今王庭危急,急需大军回援!”
此话一出,帐内众人皆震惊站起,一片哗然。
休屠王震惊得双眼圆睁,猛地抓住身旁一名匈奴士兵,脸色阴沉如铁,怒吼道:“你刚才说什么胡话?”
“秦军不是一直龟缩在居庸关里,被我们压制得动都不敢动吗?怎么可能有兵力去攻打王庭?”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他咬牙切齿,眼中泛起杀意,“你要是敢谎报军情,我现在就砍了你!”
说罢,他抽出腰间的弯刀,直接架在那名士兵的脖子上,目光狰狞,杀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