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键粘人泡泡胶的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五彩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秦洛的预期。它不仅解决了“百草精灵”的烦恼,更在青岚宗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弱相互作用力”应用于符箓的热潮。阵元Git.xian平台上,各种基于氢键、范德华力的奇思妙想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虽然大多稚嫩,却充满了活力。
然而,这股热潮尚未平息,一个来自宗门任务殿的紧急求援任务,将秦洛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个更为隐秘和关键的方向。
任务描述简洁而沉重:三名在外执行侦查任务的青岚宗内门精英弟子,在潜入一个疑似与“丹塔余孽”有牵连的秘境据点时,意外触发了古老的警戒阵法,身份暴露,陷入重围。据点内阵法森严,守卫众多,更有至少一名金丹后期修士坐镇。三名弟子凭借默契的配合与身上携带的各类符箓、法器,勉强依托一处狭窄的石窟地形固守待援,但形势岌岌可危。
宗门高层震怒,一方面调集高手准备强攻营救,另一方面也在任务殿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技术支援请求:急需一种能够大规模遮蔽行踪、瞒过高阶修士神识探查,并能安全穿过外围复杂警戒阵法的新型隐匿手段,为营救队伍创造突入的机会。
传统的“隐身符”或“敛息术”,在面对有针对性的高阶神识扫描和精密阵法探测时,效果大打折扣,且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支撑一支营救队伍的集体行动。
任务殿内气氛凝重,符箓堂、阵法阁的长老们齐聚一堂,眉头紧锁,讨论着各种方案,却都难以满足“大规模”、“强隐匿”、“破阵法”这三重要求。
“若是能有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人像‘不存在’一样走过去就好了……”一位长老揉着眉心,疲惫地叹息。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入了恰好被玄灵子传唤至此了解情况的秦洛脑中。
“像‘不存在’一样……”秦洛低声重复着,眼神骤然亮起,“不是扭曲光线,不是屏蔽气息,而是……让探测手段‘忽略’我们?”
他想起了之前在分析“回春符”稳定结构时,除了氢键,还有一种更为微弱、普遍存在的作用力——范德华力!这是一种由瞬间偶极产生的、超短程的、非定向的吸引力,存在于所有分子、原子之间。
一个极为大胆、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构想,在他脑海中疯狂滋生。
“或许……我们可以不‘隐藏’,而是让自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探测波动无法区分……”秦洛猛地抬头,看向玄灵子和诸位长老,目光灼灼,“宗主,诸位长老,弟子有一构想,或可一试!”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秦洛快速阐述了他的想法——“范德华隐形符”!
核心原理: 利用范德华力的“超短程”和“普遍性”特点,不追求完全的能量隐身或气息隔绝(那需要对抗整个探测系统的能量,消耗巨大且易被针对),而是创造一个特殊的“同化力场”。这个力场的作用,是极大增强处于力场内物体表面分子与周围环境介质(空气、灵气、阵法能量波纹等)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
简单来说,当符箓激发后,会在指定区域形成一个特殊的“范德华增强域”。处于这个域内的所有物体,其表面会与周围的空气分子、灵气粒子产生极其强烈的范德华力吸附,瞬间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与周围环境物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一致的“拟态边界层”!
这层边界层并非幻象,而是真实存在的、由环境物质紧密吸附构成的“外壳”。对于外界的探测手段——无论是神识扫描(本质是灵魂能量波动与物质的交互),还是阵法探测(灵纹能量反馈)——而言,被“范德华隐形符”覆盖的区域,其物质构成、能量波动、乃至微观层面的分子相互作用,都与周围环境高度同质化!
探测波动扫过时,会“认为”那里就是一片普通的空气,或者一块寻常的岩石,从而直接“忽略”过去!就像人的眼睛不会去注意每一寸普通的墙壁一样。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看不见”,而是更高级的“认知欺骗”——让探测器“觉得”你不值得被注意,你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
符纹设计: 这比“氢键泡泡胶”要复杂和精妙得多。秦洛设计的符纹,核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采样与范德华共振器”。它首先会以极高的频率,微观扫描周围环境的物质与能量构成,然后调整符箓输出的特殊灵波频率,精确激发符墨中数种对范德华力极其敏感的“介导灵材”(如“虚空晶尘”、“万象母金”等稀有材料),使其产生与周围环境完美匹配的范德华增强效应。
材料要求: 极其苛刻!需要能够响应灵波、精准调控微观作用力的顶级材料,成本高昂。
覆盖范围与持续时间: 理论上,只要灵力供应充足,符纹结构稳定,可以覆盖相当大的区域(例如整个营救小队),但范围越大,对符箓品阶和激发者修为要求越高。持续时间同样取决于灵力投入。
风险与局限: 这种隐形并非无敌。第一,它依赖于对周围环境的精确采样和匹配,如果环境剧烈变化(如突然从空气进入水中),需要短暂时间重新适配,可能存在瞬间的破绽。第二,对于某些不依赖物质交互,而是直接作用于灵魂或因果的顶级探测术法,效果未知。第三,超强的物理攻击或能量爆发,会直接扰乱那层脆弱的“拟态边界层”,导致隐形失效。
听完秦洛的阐述,任务殿内一片寂静。诸位长老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种基于微观作用力的“同化隐形”理论,完全超出了他们对隐匿之道的认知范畴!
“这……闻所未闻!”符箓堂长老喃喃道。
“让探测阵法自己‘忽略’我们?此等思路,简直是……天马行空!”阵法阁长老眼神闪烁,既有怀疑,又有一丝抑制不住的兴奋。
玄灵子抚须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秦洛,你有几成把握?时间不等人!”
秦洛肃然道:“理论推演可行,但需立即进行极限环境测试验证!弟子需要宗门库房权限,调用‘虚空晶尘’和‘万象母金’!”
“准!”玄灵子当机立断,“宗门资源优先向你倾斜!立刻组织测试!若成,便是挽救三名精英弟子、打击敌对势力的奇兵!若不成……我们再想他法!”
时间就是生命。秦洛在玄灵子的直接授权下,开启了最高权限,直奔宗门库房,取用了所需的高阶材料。随后,他在阵枢阁最核心的屏蔽实验场内,开始了争分夺秒的符箓炼制与测试。
苏妙仪、天算子等人被紧急召来协助。整个阵枢阁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第一次炼制,失败。符纹在承载“环境采样”灵波时过于剧烈,直接自毁。
第二次炼制,失败。“范德华共振”频率不稳,形成的“拟态边界层”闪烁不定。
第三次……
秦洛全神贯注,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依旧冷静,手指稳定如磐石,一次次调整着符墨配比和符纹结构。强大的神识与几何画板的计算能力结合到极致。
终于,在第七次尝试时,一张散发着奇异波动、符纹复杂如星云的灵符,在秦洛手中缓缓成型。符纸非金非木,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灰色,上面的纹路仿佛在缓缓流动,不断适应着周围的光线。
“范德华隐形符·试验型,完成!”秦洛长吁一口气。
测试立刻开始。首先是小范围静态测试。将一张低阶的“警戒探知符”作为探测器,放置在一侧。另一侧,秦洛将一只普通的宗门信使“云雀”放入测试区域,然后激发了手中的“范德华隐形符”。
一股无形的波动扩散开来,笼罩了云雀所在的区域。众人屏息凝神,紧紧盯着那张作为探测器的“警戒探知符”。
一秒,两秒,三秒……
警戒符毫无反应!仿佛那只云雀根本不存在!
而用肉眼看去,云雀依然在那里,梳理着羽毛,但仔细看去,会发现它周身的空气似乎产生了一种极细微的扭曲感,像是隔着一层均匀的毛玻璃,色彩和轮廓都微妙地与背后的景物融合着,不特别注意,极易忽略。
“成功了!静态隐匿成功!”苏妙仪惊喜道。
接下来是动态测试。秦洛控制云雀在测试区域内飞行。警戒探知符依旧沉默。只有当云雀快速掠过探测器正前方极近的距离时,警戒符才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动态隐匿效果良好,仅在极近距离、高速移动时可能产生微小破绽。”天算子快速记录着数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模拟阵法探测测试。他们启用了一个小型的“五行窥灵阵”,这是修真界常用的反隐阵法之一。阵法光芒扫过测试区域。
五行窥灵阵的运行光流畅自然,没有在云雀所在的位置产生任何异常的能量反馈波纹!它完美地“忽略”了那只被范德华力场笼罩的云雀!
“连五行窥灵阵都能瞒过!”一位参与测试的长老忍不住惊呼出声,“此符……神乎其技!”
极限测试结果迅速上报。玄灵子当机立断:“立刻以此符为核心,制定营救方案!秦洛,你需要制作多少张这种符箓,能覆盖整个营救小队?”
“至少需要五张‘区域增强型’,相互叠加,可覆盖一支十人小队约一个时辰!”秦洛迅速计算后回答。
“好!材料管够!你立刻着手制作!营救队伍,一炷香后出发!”
接下来的时间,秦洛在阵枢阁内,以惊人的效率和稳定性,连续制作出了五张珍贵的“范德华隐形符·营救专用型”。每一张都凝聚了他对微观力量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操控。
营救队伍由一位金丹中期的长老带队,携符悄然出发。
后续的消息通过特殊的量子传讯符实时传回:
“已抵达目标区域外围。”
“成功激发‘范德华隐形符’,覆盖全队。”
“穿过外围三重警戒阵法,阵法无反应!”
“接近目标石窟,敌方守卫未察觉。”
“发起突袭!成功接应被困弟子!”
“交战!敌方金丹后期被引入陷阱,由暗处随行的玄灵子宗主分身出手制住!”
“营救成功!全员安全撤离!”
捷报传回,整个青岚宗欢声雷动!
而“范德华隐形符”在此次惊险营救中立下的奇功,也迅速在宗门高层和参与行动的精英弟子中小范围传开。虽然出于保密考虑,并未对外公开细节,但其“同化环境,规避探测”的神奇效果,已然成为了青岚宗又一项不为人知的战略级底牌。
经此一役,秦洛的“符箓化学键”理论,不再仅仅被视为制造新奇玩具或改进传统符箓的工具,而是真正展现出了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扭转乾坤、拯救生命的巨大战略价值。
阵枢阁内,秦洛看着手中剩余的一张试验品范德华隐形符,目光深邃。
“范德华力,存在感最弱的力量之一,却成就了最强的隐匿……”
“力量的强弱,从来不是决定用途的唯一标准。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它的本质,并将它用在了最合适的地方。”
科学的洞察,不仅能创造显赫的功绩,更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