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万张“Zth-1震天雷火符”以惊人的合格率和稳定性成功下线,其意义远不止于填补了前线的物资缺口。它更像是一道宣告工业文明降临的惊雷,震撼着青岚宗每一位目睹者的心神。玄灵子宗主当场下令,将这座符箓生产厂列为最高机密与战略要地,并立即着手规划第二条、第三条生产线,目标是将几种主力科学符箓的产能提升到一个足以影响区域战略平衡的水平。
然而,就在这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刚刚启动之时,一个现实而冰冷的问题,如同兜头冷水,浇在了负责宗门财政和资源调配的“度支堂”头上。
度支堂的首席长老,一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算盘珠的老者,名为金算盘,捧着厚厚一摞账本,直接找到了正在生产线旁进行优化调试的秦洛。
“秦首席,”金算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痛,“首批万张‘Zth-1符’的生产成本核算已经出来了。您……您要不要先看看?”
秦洛接过账本,快速浏览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原材料采购(标准符纸、灵墨、硝石、硫磺、木炭等)、设备折旧(打印机、激光器、传送带等)、能源消耗(驱动符阵、灵能隧道炉)、维护费用、参与弟子贡献点折算……林林总总,最后汇总到一个让他也微微挑眉的数字上。
“单张‘Zth-1符’的综合成本,几乎是传统手绘‘烈阳符’(同等威力估算下)的……五倍?”秦洛放下账本,看向金算盘。
金算盘苦着脸,重重叹了口气:“是啊,秦首席!这还只是材料和生产成本,没算前期研发投入和这厂房的建设费用!若是按这个成本大规模列装,别说三条新生产线了,就是把宗门库房掏空,也支撑不了几个月啊!前线需求量是以‘十万’、‘百万’张计的!”
周围陪同的苏妙仪、天算子等人闻言,脸色也都凝重起来。技术先进,威力巨大,但若成本高昂到无法承受,那终究是镜花水月。
“效率提升了,合格率提升了,为何成本反而更高了?”一位年轻的阵枢阁弟子小声嘀咕。
秦洛却没有太多意外,他走到生产线旁,指着那些精密运转的设备:“原因很简单。我们为了追求极致的精度、稳定性和自动化,使用了大量昂贵的高阶灵材来制造设备,生产工艺也更为复杂。这就好比用打造飞剑的材料和工艺,去生产凡铁柴刀,虽然柴刀质量极好,但成本自然惊人。”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工业化带来的优势,不仅仅是生产速度和质量,更深层次的,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和持续的技术迭代,实现成本的极致压缩!我们现在,只是走完了第一步。”
“金长老,”秦洛看向度支堂首席,语气坚定,“请给我一点时间。我们的目标,不是维持这个成本,而是要让‘Zth-1符’的成本,在现有基础上,腰斩!再腰斩!最终打到传统符箓的三成甚至更低!”
“成本腰斩三折?!”金算盘倒吸一口凉气,周围的弟子们也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但秦洛的眼神,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一场围绕“降本增效”的攻坚战,在第一条生产线尚未完全冷却之际,再次打响!
一、 材料革命:寻找“平替”与合成灵材
秦洛深知,原材料成本是大头。他首先从此处开刀。
1. 符纸基材:“青岚三号”符纸性能优异,但主要原料“云霞灵木”浆价格昂贵。秦洛带领百草堂弟子,筛选了数十种生长周期短、产量大、纤维特性相近的普通灵植,通过特殊的“酶解-灵压”处理工艺,成功研制出“青岚四号”符纸,性能略有牺牲,但成本直降六成!
2. 灵能墨水:纳米银灵墨成本高昂。秦洛尝试用导电性稍差但价格低廉的“灵性炭黑”、“石墨烯分散液”进行部分替代,并通过优化打印参数,保证最终导电性能达标。同时,研发了墨水的循环过滤再利用系统,减少浪费。
3. 火药物料:
· 硝石:“人工硝田”技术开始显现效果,虽然初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稳定了供应,降低了对外采购的价格波动风险。秦洛进一步优化硝化细菌菌种和培养条件,提升产硝效率。
· 硫磺:寻找伴生矿、低品位矿的浮选提纯工艺,替代高纯度的“地心炎硫磺”。
· 木炭:建立标准的灵木炭窑,统一原料和烧制工艺,实现低成本、标准化供应。
二、 设备与工艺优化:向效率要效益
1. 设备国产化与简化:初代生产线上的许多核心部件依赖高价进口或顶级炼器师手工打造。秦洛与炼器堂合作,对设备进行“降规”设计,在保证核心性能的前提下,大量采用标准件和更廉价的灵材,实现了关键设备的“自主生产”和成本大幅下降。
2. 能源管理:生产线是耗能大户。秦洛设计了“灵能回收符阵”,将设备运行、符箓固化过程中散逸的灵能部分回收利用。同时优化生产节奏,避开宗门用电高峰,享受更低的能源价格。
3. 工艺整合与提速:分析生产线瓶颈工序,通过改进工具、优化符纹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复杂结构)、提升设备运行速度(如激光振镜扫描频率、打印头移动速度),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四十,摊薄了固定成本。
4. 标准化与模块化维护:建立详细的设备维护手册和备件库。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定位、模块化更换,减少了停机时间和高昂的维修费用。
三、 规模化效应与“学习曲线”
随着第二条、第三条生产线的陆续建成投产,规模化效应开始显现。
· 原材料大批量采购,获得了更强的议价能力。
· 固定成本(研发、厂房、管理)被摊薄到更多的产品上。
· 操作弟子的熟练度提升,废品率进一步降低。
· 更重要的是,秦洛引入了“学习曲线”概念,鼓励所有参与者在各自岗位上提出改进建议,持续进行微创新,积少成多,不断优化每一个细节。
四、 数据驱动的成本控制
秦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数据监控系统。每一批原材料的进价、消耗,每一道工序的能耗、工时、良品率,都被实时记录和分析。通过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成本构成的变化,精准定位问题点,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降本措施。
经过数月不懈的努力,当金算盘再次拿着最新的成本核算报告来到生产线时,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秦……秦首席!成功了!真的成功了!”金算盘的声音带着颤音,“最新批次的‘Zth-1符’,单张综合成本,相比首批,已经下降了百分之六十! 仅相当于传统‘烈阳符’的……百分之七十!”
“而且,随着新生产线满产和工艺持续优化,预计下个季度,成本还能再降一成,达到传统符箓的六成左右!我们真的做到了‘腰斩再腰斩’,逼近‘三折’的目标!”
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重磅炸弹,在宗门高层传开!
成本腰斩三折!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青岚宗可以以前所未有的低廉价格,为门下弟子配备威力远超从前的制式符箓!
意味着在与其他宗门、与魔族的资源消耗战中,青岚宗将占据巨大的成本优势!
意味着“科学符箓”体系,真正具备了颠覆现有格局、引领时代潮流的坚实经济基础!
玄灵子宗主闻讯,仰天大笑:“好!好一个成本腰斩!秦洛,你不仅给了我青岚宗锋利的矛,更给了我们一面坚固无比的盾!此乃宗门万世之基!”
秦洛看着屏幕上那条持续向下的成本曲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转向身旁同样激动的苏妙仪,轻声道:
“现在,我们可以真正意义上地说——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的价值,在这一刻,通过冰冷的成本数据,展现出了其无比炙热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