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大战零延迟”的惨烈胜利,并未给青岚宗带来多少庆祝的闲暇。那场发生在量子层面的交锋,虽然成功击退了“幽网”蓄谋已久的毁灭性攻击,并重创了其指挥核心,但也如同撕开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将灵网空间斗争的残酷性与高技术性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网警司令部的声望与压力同时达到了顶点,内部开始了深刻的战后总结与技术复盘。
然而,就在秦洛和网警团队忙于加固防线、升级量子对抗协议之时,一股更加隐蔽、更加难以根除的暗流,开始借助这次大战造成的余波与混乱,悄然滋生。
这一次,威胁并非来自外部的直接攻击,而是源于内部被侵蚀的“信任”。
事件的苗头,最初是由几名细心的网警队员在例行巡查“万法阁”下载日志时发现的。他们注意到,几个看似普通的、功能为“低级灵植催生”、“简易矿石辨识”的小程序模块,其下载量和调用频率高得有些不正常,而且调用者的Ip地址分布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跨越多个无关区域的模式。
“这几个模块的代码我们审计过,很简单,没什么问题啊。”一名队员疑惑道。
“代码本身没问题,”另一名经验更丰富的队员指着调用数据,“但你们看调用时机和Ip关联。这些调用往往发生在一些敏感时间段,或者与某些被标记过的、曾有不良记录的Ip产生间接关联。这不像正常使用,更像是在……传递某种信号或者进行身份验证。”
这份报告被迅速提交给了秦洛。秦洛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幽网”在正面强攻受挫后,转换策略,利用青岚宗官方认可的“万法阁”平台作为掩护,进行秘密通讯或地下交易。
进一步的深度调查和数据分析,一个隐藏在合法外衣下的、规模不小的“暗网符箓”交易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所谓“暗网符箓”,并非指某种特定类型的符箓,而是一种交易模式。一些心怀不轨者,或者被“幽网”渗透的人员,利用“符言”编程的灵活性,将一些具有恶意功能、或违反宗门规定的符箓程序(如窃听、破解禁制、追踪同门、甚至自毁证物等),进行精心伪装。
他们的手段极其狡猾:
1. 白名单木马:上传一个功能完全合法、无害的小程序到万法阁(如“清洁术”),通过审核。然后,通过暗中的渠道,发布一个“补丁”或者“密钥”。使用者通过合法程序扫描一个特定的、不公开的灵码,该灵码会向合法程序发送一段加密指令,激活其内部隐藏的恶意功能。
2. 零日漏洞交易:有人发现了“符言”编译器、灵云系统或某些热门小程序的未被公开的安全漏洞(零日漏洞)。他们不上报,反而将这些漏洞信息制作成特殊的“知识符箓”,在暗网中高价出售给“幽网”或其他有心人。
3. 定制化恶意服务:提供定制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编写特定的恶意符箓程序,如可以悄无声息打开特定洞府禁制的“万能钥匙符”,或者能篡改任务殿记录数据的“幻影笔符”。
4. 匿名交易与加密货币:他们不使用宗门贡献点或灵石,而是使用一种基于区块链(秦洛引入的另一个概念)技术的、难以追踪的“暗灵石”进行交易,并通过多层跳板和加密通讯进行联系,极大增加了追踪难度。
这个暗网的存在,如同一颗毒瘤,寄生在青岚宗蓬勃发展的灵网生态之上。它不仅直接威胁宗门安全,更严重侵蚀了弟子间、以及对“万法阁”平台的信任基础。试想,如果你从官方平台下载的一个“计算符”,可能暗中记录你的修炼数据并发送给未知的第三方,谁还敢放心使用?
“必须将这个毒瘤连根拔起!”厉刑天副总监怒不可遏,“简直是宗门蛀虫!”
“根除谈何容易,”天算子副总监眉头紧锁,“他们隐藏在合法流量中,交易隐蔽,身份匿名。大规模筛查容易打草惊蛇,且效率低下。”
秦洛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那些被标记出的异常数据和交易链草图。他知道,这不同于之前的正面攻击,而是一场更加考验耐心、技术和谋略的“排雷”与“反间谍”行动。
“明面上的审查和封禁是必须的,但效果有限。”秦洛缓缓开口,“我们需要改变策略,不能总是被动发现。我们要主动出击,潜入进去,从内部瓦解他们。”
一个大胆的“钓鱼执法”与“技术溯源”相结合的计划,在秦洛的主导下悄然展开。
一、 投放“毒饵”
网警技术团队精心制作了几个看似极具诱惑力的“暗网符箓”作为诱饵:
· 一个号称可以“无损破解低阶个人储物袋禁制”的“开锁符”。
· 一个声称能“临时提升宗门贡献点查询权限,窥探任务奖励详情”的“窥秘符”。
· 一个打着“优化灵力运转,实则暗藏后门”的“修炼辅助符”。
这些“毒饵”程序,其宣称的功能部分是真实的(但做了限制和监控),但内部都被植入了网警特有的、极难被察觉的“量子水印”和“溯源触发器”。一旦被激活使用,其使用时间、地点、甚至最终使用者的部分灵力特征,都会被秘密记录并通过特定的、伪装成正常心跳包的数据流,发送回网警的监控服务器。同时,程序会尝试反向探测运行环境,获取更多信息。
二、 潜入暗网,引蛇出洞
几名精通伪装和心理博弈的网警队员,伪装成对暗网符箓有需求的“客户”,通过特定的暗号和人引荐,成功潜入了几个活跃的暗网交易圈子。他们小心翼翼地与“卖家”接触,购买那些被标记的“毒饵”,并进行“使用反馈”,逐步获取信任,套取更多关于暗网结构、核心成员和交易模式的信息。
三、 技术溯源与收网
当“毒饵”被激活,溯源信息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网警结合潜入队员获取的情报,以及“谛听”平台对暗网通讯模式的深度分析,开始精准定位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卖家和关键中间人。
收网行动在多个层面同时展开:
· 技术层面:网警根据溯源信息,迅速在万法阁下架了数百个被确认或高度怀疑与暗网交易有关的符箓小程序,无论其表面功能多么人畜无害。同时,封禁了大量参与交易的匿名账号和Ip地址。
· 物理层面:厉刑天带领刑律堂精锐,根据网警提供的精准定位,同时出击,在宗门各处乃至周边城镇,抓获了数十名暗网符箓的制作者、主要贩子和核心中间人。人赃并获,缴获了大量非法符箓、交易记录和“暗灵石”钱包。
· 舆论与教育层面:宗门官方发布公告,详细披露了暗网符箓的危害性、常见形式以及此次清理行动的成果,并宣布了针对制作、传播、使用恶意符箓的严厉惩罚措施。同时,在“再就业培训中心”增加了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课程。
行动雷厉风行,成果显着。大量的“暗网符箓”从无形的网络中被迫下架,相关的黑色产业链条遭到重创。宗门灵网环境为之一清。
阵枢阁内,秦洛看着“万法阁”后台那变得干净许多的审核队列和下载日志,对苏妙仪说道:“光与影总是相伴而生。我们构建了便捷的灵网,也难以避免会滋生黑暗的角落。”
苏妙仪轻叹:“但只要执火者不放弃守望,光明总能驱散阴影。”
暗网符箓的下架,是一场没有硝烟却至关重要的胜利。它不仅清除了现实的安全威胁,更扞卫了青岚宗灵网空间的公信力与秩序,为科学符箓体系的健康发展,扫清了一片危险的雷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