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聚变宝盒”的成功,如同在已渐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涟漪远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技术突破都更加深远。它意味着能源的自由,不再仅仅是宏观层面的口号,而是真正具备了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毛细血管的能力。首批十万台“宝盒”通过天庭与青岚宗联合建立的渠道,以极低的价格(近乎象征性收费)和严格的资格审核(优先保障低收入修士家庭、凡俗重要公共设施等),迅速投放向市场。
一时间,“聚变宝盒”成为了整个修真界最炙手可热的词汇。它带来的变革是直观而震撼的。
然而,在这场能源民主化的浪潮中,有一个领域所受到的冲击,其颠覆性丝毫不亚于灵石体系的崩溃,那便是传承了无数岁月、被视为修真文明基石之一的——丹道。
丹塔,第七炼丹室。
玄明子,这位曾经在青岚宗研讨会上以古方刁难秦洛、最终却心服口服的丹痴,此刻正神情复杂地看着面前一座造型古朴、镌刻着繁复云纹的紫金丹炉。炉底,珍贵的“地脉青炎”正稳定地燃烧着,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热力。他正准备开炉炼制一炉难度极高的“化婴丹”,这是丹塔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他证明自身价值、维系丹塔传统荣光的方式。
就在他屏息凝神,准备投入第一味主药时,腰间一枚不起眼的传讯玉符轻轻震动。他分出一缕神识探查,是他在外游历的弟子发来的,附带了一段简短的留影。
留影中,他的弟子正兴奋地在一个凡俗城镇的集市上,指着一个摊位。摊位上摆放的,并非什么稀有灵草,而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金属盒子,上面印着青岚宗的徽记和“聚能丹炉”的字样。摊主是一个只有炼气期修为的年轻修士,正口沫横飞地向着围观的凡人和平民修士推销: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青岚宗最新技术,聚变能源驱动,智能控温丹炉!从此炼丹不用柴,不用火,不用消耗自身真元!只要家里有‘聚变宝盒’供电,插上就能用!”
只见那摊主随手拿起一个最小的、只有汤煲大小的“聚能丹炉”,接通了旁边一个正在发光的“家用聚变宝盒”。他在炉壁上一个简单的符阵面板上点了几下,设定好参数,然后抓起几把在集市上就能买到的、最普通的“止血草”、“凝气花”,胡乱地塞了进去,按下启动键。
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叮”的一声轻响,丹炉侧面的出口滑出一个玉盘,上面赫然躺着五颗圆润饱满、散发着淡淡药香的“基础回气丹”!虽然只是最基础的丹药,但其成色,竟然丝毫不比丹塔学徒精心炼制的差!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惊呼,无数人掏出金银或低阶灵石,争相购买。那摊主忙得不亦乐乎,嘴里还喊着:“操作简单,成功率九成九!自带百种基础丹方,一键炼制!您买回去,自己就是炼丹师!”
玄明子手中的玉简“啪嗒”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无法呼吸。
“不……不用地火……不用真元……胡乱塞药……半柱香……基础丹方……一键炼制……”他喃喃自语,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砸在他坚守了数百年的丹道信念上。
他回想起自己为了掌控“地脉青炎”的每一分变化,在灼热的地火室枯坐十年;回想起为了理解每一味药材的君臣佐使,尝遍百草,几次身中剧毒;回想起为了一个丹方中毫厘之差的火候变化,废寝忘食推演数月……
他毕生追求的、引以为傲的、代表着经验、天赋与心血的丹道技艺,在这样一个铁盒子面前,竟然显得如此……可笑?如此……廉价?
“噗——”急火攻心之下,玄明子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胸前的丹袍。他踉跄着后退,撞在身后的药架上,珍稀的药材散落一地。他看着那依旧在稳定燃烧的地脉青炎,看着那尊传承了不知多少代、象征着丹道正统的紫金丹炉,眼中充满了迷茫、痛苦,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师父!”闻讯赶来的弟子惊呼着扶住他。
玄明子死死抓住弟子的手臂,声音嘶哑:“他们……他们这是在掘我丹道的根啊!”
类似玄明子这样的冲击,在传统丹师圈子里比比皆是。恐慌、愤怒、绝望的情绪在蔓延。
然而,在青岚宗内部,以及那些迅速拥抱变革的势力中,景象却截然不同。
百草堂总堂,一间全新的、被称为“现代化丹剂生产中心”的巨大厂房内。
取代了以往一个个独立的丹房和丹炉的,是一条条全自动化的流水线。流水线由“聚变能源网络”统一供电。穿着统一制服(而非传统丹袍)的操作人员,更多的是在监控灵能屏幕上的各项参数,或者维护设备。
原料入口处,经过标准化处理和精确计量的灵药粉末或提取液,被自动送入完全密封的反应管道中。管道外部包裹着精密的“灵能加热\/冷却夹套”,内部则根据不同的丹方需求,模拟着最精确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甚至灵能场环境。
“看,这里就是‘五行化生反应区’。”负责讲解的,正是当初在体验区与火云子比试的赵小明,他如今已是这个生产中心的技术主管之一,意气风发,“我们通过精确控制不同属性灵能的注入节奏和强度,完美模拟了传统丹道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促使药性融合升华,效率比传统丹炉高出十倍不止,而且几乎没有废丹!”
管道尽头,成型、冷却、质检、分装……全部自动化。一颗颗品质如一、圆润光泽的丹药,如同流水般被生产出来,打上批号,装入统一的玉瓶。
“这条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筑基丹’五千颗,品质全部达到优等。”赵小明自豪地介绍,“成本嘛,不到传统方法的百分之一。”
参观者无不倒吸凉气。筑基丹,以往是无数炼气修士梦寐以求却难以获得的珍贵资源,如今竟能像普通糖豆一样被大规模量产!
在青岚宗内部的“科学炼丹”选修课上,低阶弟子们人手一个教学用的“迷你聚能丹炉”,连接着教室里的聚变能源接口。他们不需要去费力控火,只需要学习如何理解丹方背后的化学(灵药反应)原理,如何设置最优参数,如何分析反应数据。炼丹,从一门依赖天赋和经验的“玄学”,变成了一门可以系统学习、可以量化优化的“科学”。
“原来‘文武火转换’的本质是这个温度区间内两种药性基团的键能变化和重组速率啊!”一个年轻弟子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反应动力学曲线,恍然大悟。
“看!我调整了催化剂的用量,成丹率又提升了百分之二!”另一个弟子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炼丹,正在变成一项普及的技能,一门严谨的学科。
面对这不可阻挡的浪潮,传统丹道势力内部也发生了分裂。
以丹辰子为首的务实派,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和审慎的评估后,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丹塔发布公告,宣布将进行“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全面引入“科学丹道”理念和方法,与青岚宗展开深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新的丹道标准。丹塔庞大的药材库藏、古籍丹方和深厚的理论积淀,与青岚宗的科学方法、能源技术和工程化能力结合,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他们开始转向研发那些自动化生产线暂时无法企及的、更加复杂高阶的“定制丹药”和“特种丹剂”,反而在新的领域找到了生机。
而以玄明子(伤愈后)为代表的少数极端保守派,则无法接受这种“背叛”,他们悲愤地离开了丹塔,自称“古丹遗脉”,隐居深山,坚守着最后的传统炼丹方式,成为了新时代里的“活化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为任何人的悲欢停留。丹炉,这个见证了无数丹师心血与荣耀的象征,其底下燃烧了万载的“柴火”——无论是地火、真火、还是灵石——终于被那来自星辰深处的聚变之光所取代。
丹炉,再也不用柴。
一个属于精密控制、大规模生产、知识驱动的全新丹道时代,伴随着无声流淌的聚变能源,正式拉开了帷幕。炼丹,这门古老的艺术,正在被科学重新定义,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惠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