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的宏观调控如同一双强有力的巨手,强行扼住了滑向深渊的经济咽喉,以雷霆手段稳住了社会秩序,并通过以工代赈的超级工程,暂时吸纳了海量的失业人口,为修真界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所有人都清楚,这并非长久之计。旧的灵石货币体系已然崩溃,其信用基础——灵石的能源和资源价值——被聚变能源彻底摧毁。而“新时代贡献点”虽然作为工程报酬和内部结算单位在流通,但其适用范围有限,缺乏普适的信用背书和自由兑换能力,更像是一种“工分”或“粮票”,远未成为一种成熟的货币。
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经济体,不能长期处于“物物交换”或依赖行政指令分配的状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是经济血脉畅通不可或缺的润滑剂。重建货币体系,成为摆在新时代构建者面前最紧迫、也最棘手的难题。
旧的基石已碎,新的基石何在?
这一次,提出解决方案的,依然是青岚宗,是秦洛。
在天庭召开的最高经济会议上,面对各方代表关于新货币锚定物的激烈争论——有人主张锚定黄金等贵金属,有人主张锚定特定稀有灵材,有人甚至主张回归以物易物——秦洛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
“诸位,我们为何要执着于寻找一种‘实物’来锚定货币?”秦洛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在旧时代,灵石因其蕴含的能量和稀缺性而成为货币。但在能源近乎免费的今天,任何实物的稀缺性都可以被打破。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基于‘信任’和‘未来’的货币。”
他环视众人,抛出了核心观点:“我提议,发行新的法定货币——‘聚变币’。它不锚定任何单一实物,其价值基础,在于它代表了享有并使用由聚变能源驱动的、未来社会生产和服务体系的权利凭证。”
会场一片哗然。
“荒谬!货币若无实物锚定,岂不如同空中楼阁?”
“权利凭证?这太过虚无缥缈!如何保证其价值稳定?”
面对质疑,秦洛不慌不忙,展开了详细的阐述:
“聚变币的价值,由三大支柱共同保障,或者说‘锚定’。”
“第一支柱,也是核心支柱:能源信用。”秦洛指向身后巨大的九州地图,上面标注着正在建设或规划中的聚变能源基站,“每一单位聚变币,理论上都可以兑换一定量的、由官方能源网络提供的‘标准灵能单位’。请注意,这不是要求我们真的随时准备让人用聚变币来换能量,而是宣告,整个官方能源网络的产出,是聚变币价值的最底层、最坚实的保障。能源是免费的,但接入网络、使用能源的服务和维护,需要成本,这个成本,就以聚变币来计价和支付。”
这意味着,只要你持有聚变币,你就间接持有了享受永恒能源服务的权利。这个权利,在新时代,其价值毋庸置疑。
“第二支柱:生产力承诺。”秦洛继续道,“天庭及各州政府承诺,将确保聚变币能够购买到由新时代生产力体系(自动化丹坊、灵植工厂、新型法器生产线等)所产出的、足量的基本生活物资、基础修炼资源和公共服务。政府将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如建立战略储备、平准基金等),确保这些基础商品的价格,以聚变币计价,长期保持基本稳定。”
这相当于由政府信用背书,确保聚变币拥有稳定的购买力,尤其是对生存和基础发展至关重要的物资。
“第三支柱:未来收益权。”秦洛最后说道,“聚变币的发行,将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挂钩。随着聚变能源应用的深化,新技术、新产业、新服务的不断涌现,整个社会的‘财富蛋糕’会越来越大。持有聚变币,就意味着你分享了这份未来增长的收益权。我们可以建立基于聚变币的投融资体系,鼓励创新,让货币的增值与社会的进步同步。”
三大支柱,环环相扣,构建了一个基于能源信用、政府承诺和未来增长预期的全新货币价值体系。它不再依赖某种特定实物的稀缺,而是依赖于对整个新时代生产力和服务能力的信任。
这个构想太过超前,也太过大胆。会议上争论了三天三夜。
最终,在天庭的强力推动和青岚宗及其盟友的据理力争下,考虑到旧体系已无法恢复,而“贡献点”体系局限性太大,会议最终通过了发行“聚变币”的决议。由天庭牵头,成立“九州联合储备署”,负责聚变币的发行、管理和汇率稳定。
新政颁布,举世瞩目,也引来了无数的怀疑和观望。
聚变币的发行,并非简单地按人头或资产发放,而是通过多种渠道:
1. 兑换: 民众可以按一定比例(极低,近乎象征性),将手中残存的旧时代货币(灵石、金银等)兑换为聚变币,承认历史积累,减少阻力。
2. 薪酬: 所有参与官方工程的劳动者,其“贡献点”报酬,按固定比率转换为聚变币发放。
3. 采购: 天庭和各级政府,使用新发行的聚变币,向新兴企业采购物资和服务,将货币注入市场。
4. 信贷: 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和创新项目,提供聚变币贷款。
最初的几个月,是聚变币价值最动荡的时期。由于信任尚未完全建立,加上旧势力暗中做空,聚变币对仅存的一些硬通货(如某些无法被快速复制的顶级天材地宝)的汇率,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然而,天庭和青岚宗展现出了强大的定力和执行力。
他们严格按照承诺,确保所有官方能源接入、基础物资供应、公共服务收费,只认聚变币。同时,联合储备署动用强大的储备,在市场上果断地平抑汇率波动,打击投机行为。青岚宗更是宣布,其所有技术授权、高端定制服务、以及与外部的一切商业往来,全部以聚变币结算。
渐渐地,人们发现,拿着聚变币,确实可以稳定地买到生活所需,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能源,甚至可以投资于那些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而守着那些日渐贬值的旧时代货币或实物资产,反而看不到未来。
信任,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聚。
一年后,聚变币的汇率趋于稳定,购买力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它开始真正地流通起来,成为人们日常交易、储蓄、投资的工具。一个基于全新价值逻辑的金融体系,初步成型。
天阙城,重建后的金融区,“九州聚变币交易中心”。
这里不再有以往那种歇斯底里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理性、更加有序的氛围。巨大的灵幕上显示着聚变币与各种商品、服务、乃至其他区域性实验货币的汇率,波动平缓。
一位曾经在灵石风暴中破产的老修士,如今在一个新兴的“灵能家居”商店里,用自己参与轨道建设赚取的聚变币,购买了一个能够自动调节温度、净化灵气的“恒温玉蒲团”,脸上露出了踏实而满足的笑容。
“这聚变币,实在。”他摩挲着光滑的蒲团表面,感慨道,“比以前那虚头巴脑的灵石,靠谱多了。”
商店老板笑着点头:“是啊,老人家。这钱,连着咱们脚下的能源网,连着那些日夜不停的生产线,实在!”
聚变币,这个诞生于旧秩序废墟之上的新货币,以其独特的价值锚定和强大的信用背书,终于顶住了初期的风雨,成功地稳定了市场,为新时代的经济活动,注入了不可或缺的活力。它或许还不完美,但其稳定的价值,如同黑暗过后的启明星,预示着一个的全新经济纪元,已然到来。货币的战争暂时平息,而围绕着如何在这个新体系下创造和分配财富的更大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