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姓周的副班长回应道:
“杀寇营王营长送的,说是当初向团长借我们过去的时候说好了,把我们再还回来的时候,每人再送一杆三八式步枪和配套120发子弹。”
“不仅是我,其他同志回来的是也都带了同样的枪和子弹,王营长不仅履行承诺,还给我们的都是新枪,没打过多少发子弹的全新枪。”
“不,应该是说,王营长手下部队装备的枪,大多数都是全新枪。”
一众战士脸上尽是羡慕的表情,
有人继续说道:
“那位王营长只带了几十个人和我们一起战斗,但却是三十多个人操控着三门炮,其余二十个人也都是人手一支冲锋枪,腰上还别了一支手枪。”
“子弹袋也是鼓鼓的,怕不是每一个都带了好几百发冲锋枪子弹,还有他们红光满面,那气色一看就知道伙食非常好,不然吃不出那样的气色!”
“还有他们的军装,一看就知道是缴获小鬼子的军装改了制式和颜色出来的,脚上也是小鬼子的制式军靴,真他酿的阔绰。”
“老周,你这气色明显比借过去之前好太多了,怕不是在那里天天吃肉吧?”
周副班长扫视了众战士一圈回应道:
“王营长突袭了万家镇,拿下了一个二鬼子骑兵营,前段时间还在大陈庄一带全歼了一个小鬼子中队和一个小鬼子小队,还短暂攻下了虎亭镇。”
“前前后后打死的马匹都有七八十匹,加上其他缴获,我们独立团借过去的二十几个干部,在那里的二十多天,确实每天都有肉吃。”
周围众战士听得一愣一愣的。
有人不太敢相信道:
“那杀寇营是一个营吧?听你这么说,他们打死的小鬼子岂不是都有好几百了?小鬼子那么好打吗?”
周副班长解释道:
“主要是王营长是个神人,不仅能缴获小鬼子的,他自己还有特殊渠道弄到武器弹药,杀寇营火力比小鬼子强,加上主要是埋伏……”
听完周副班长说的关于杀寇营的事情。
周围战士静了一会,才有一名刚加入不久的战士嘀咕道:
“那杀寇营那么神气,要是俺加入的是杀寇营就好了。”
他这话说出来,旁边的班长立刻气得一巴掌拍在了他后脑勺上:
“瞎说什么呢,小心我揍你!”
“人家再神气,武器装备再好,那也是从小鬼子手上抢来的,我们想要不会也去找小鬼子抢?羡慕他们个什么劲?”
班长还下巴往李家坡方向抬了一下,继续道:
“前面李家坡就有一个鬼子大队,等会打起来的时候,大伙都拿出训练是团长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出来,干死了小鬼子,小鬼子的自然就成了我们的。”
“只会羡慕别人有什么用,我们自己也要努力起来,自己缴获到手上那才是真神气!”
周副班长和班长相视一眼,两人都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老兵,信仰坚定。
周副班长虽然自己就在杀寇营待了二十多天。
但他的想法和班长一样,只羡慕别人没用,自己也要有杀小鬼子的勇气,从小鬼子手上缴获的能力。
沉吟了一下,周副班长主动开口说道:
“我身上的120发子弹待会肯定用不完,我留30发,其余的大伙分一分,每个人手上多有几发子弹,等会打起来的时候能多弄死几头小鬼子。”
说起来,王亮虽然没有额外给独立团武器弹药。
但是当初李云龙借的22个班排连干部,还回去了21个,相应的也带回去了21杆全新的三八式步枪,与每一杆枪120发子弹。
少一个人是因为在大陈庄之战的时候战死了一个,按照王亮和李云龙的约定,死一个他赔10杆三八式步枪与每一杆枪配120发子弹。
所以王亮把人还回去的时候,足足连带着回去了31杆全新的三八式步枪,与总共3720发子弹。
这些子弹足以让独立团人均子弹储备多三发有余,也算是变相增强了独立团的实力。
……
李家坡上面,山崎少佐不用望远镜都能看到独立团战士进行工事掘进的时候,不断从壕沟抛出来的泥土。
看了一会之后,只要不傻,都能看得出来独立团正在进行工事掘进,意图缩短攻击距离。
山崎少佐指挥刀前指:
“杀给给!”
鬼子重机枪阵地的九二式重机枪,以及前沿阵地的歪把子轻机枪,纷纷开火。
“咄咄咄……”
“哒哒哒哒……”
子弹打在壕沟上方边缘,溅起大量泥土。
可惜进行工事掘进的独立团战士个个都弯着腰,根本不暴露,鬼子打过来的子弹没能打死任何一名独立团战士。
眼看机枪扫射不能阻止,山崎少佐又下令开炮。
“咚!咚!咚!”
鬼子迫击炮轰击,一连打过去了五枚炮弹。
有一枚炮弹直接扎进了壕沟里面,将两名独立团战士炸飞了出来。
然而,鬼子炮击一停,独立团战士又继续开挖。
迫击炮曲射的炮弹虽然有概率直接打进壕沟里面,但是十枚炮弹未必能有两枚顺利打进壕沟,就算打进壕沟一枚炮弹,也顶多能炸死两三名独立团士兵。
相当于平均三四枚炮弹才能炸死炸伤一名进行工事掘进的独立团战士。
这样的消耗,山崎少佐根本消耗不起。
只能停止炮击,眼睁睁的看着独立团继续进行工事掘进。
“八~嘎,八路虽然狡猾,但他们进行工事掘进需要大量时间,而且就算能让他们挖到我们阵地前沿几十米,他们也休想突破这最后距离冲到我们阵地上来。”
“就算能冲到我们阵地上来,以蝗军战士的勇猛,也足以将八路打下去,不用担心!”
按照山崎少佐的估计,八路将工事掘进到他们阵地前沿几十米位置需要的时间不短,到时候他们只需要再挡住八路三五次冲锋,就足以坚持到援军抵达。
他承认山坡下八路的战斗意志很让他惊叹,每次一百多人向上冲锋,被他们打死打伤大半,士气都不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