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梨笑着拿起一颗放进嘴里,果然甜而不腻,带着阳光的味道。她掏出钱和粮票,买了一小袋,刚放进帆布包,就听见肚子 “咕咕” 叫了 —— 之前在招待所只吃了点米饭和预制菜,根本没吃饱,现在闻到食物的香味,更饿了。
她看了看手表,已经十二点半,国民饭店应该开始营业了。按照之前招待所员工的指引,唐梨朝着街角的国民饭店走去。
远远就看到 “国民饭店” 四个红色的大字挂在门楣上,字体浑厚有力。饭店门口铺着水泥台阶,门口站着两个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白帽子的服务员,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走进饭店,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大厅里摆着十几张木制圆桌,大多已经坐满了人,有的在吃拉条子,有的在啃手抓羊肉,偶尔能听到酒杯碰撞的声音和谈笑声。
“同志,几位啊?想吃点啥?” 一个扎着麻花辫的服务员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和铅笔,笑容热情。
“一位,给我来一份手抓羊肉、一盘炒青菜,再来一碗汤饭。” 唐梨找了个靠窗的空位坐下,随口报出菜单 —— 她早就听说乌市的手抓羊肉出名,今天正好尝尝。
“好嘞!手抓羊肉一份、炒青菜一盘、汤饭一碗,您稍等!” 服务员快速记下,转身朝着后厨走去。
唐梨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街景 —— 偶尔有骑着自行车的人经过,车后座上带着孩子或提着网兜,里面装着刚买的蔬菜;远处的国营商店门口,排队的人少了些,几个孩子在路边跳皮筋,嘴里唱着 “马兰开花二十一” 的童谣。这平和的日常景象,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小家,想起了宁慕均,心里满是温暖。
没过多久,服务员就端着饭菜过来了 —— 一大盘手抓羊肉放在粗瓷盘里,羊肉泛着油光,撒着少许盐粒和葱花;炒青菜是当地的小白菜,翠绿爽口;汤饭里有面片、西红柿、羊肉丁,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唐梨拿起筷子,先尝了一口手抓羊肉 —— 肉质鲜嫩,没有丝毫膻味,只靠盐调味就格外鲜美,果然名不虚传。她又喝了一口汤饭,面片劲道,汤汁浓郁,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凉意。
正吃着,邻桌的几个工人模样的人聊起了天,话题离不开 “工厂的生产任务”“下个月的工资”,偶尔也会提到 “最近的治安”。唐梨竖着耳朵听了几句,没有听到关于任务的消息,便放心地继续吃饭。
吃饱喝足,唐梨结了账 —— 手抓羊肉八毛、炒青菜三毛、汤饭两毛,一共一块三,用现金付了钱,没有用粮票(肉类和蔬菜当时部分可直接用现金购买)。她走出国民饭店,外面的阳光正好,街上的人比刚才更多了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她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两点多,离张建国来接她还有一个多小时。唐梨没有立刻回招待所,而是沿着另一条街道慢慢逛 —— 她想多看看这 1977 年的乌市,感受这份独有的时代气息。
不过唐梨只是逛街,却没有买什么东西,因为疆省的特色唐梨空间有不少,美食的话,她虽然很喜欢吃,但为了孩子,除非必要,她会经常以吃空间食物为主。唐梨不觉得这是因为孩子就约束了自己,而是自己很乐意这么做。
在街市上逛了一圈,看着时间才会差不多了,唐梨回到了招待所。她来的时候就没拿太多的东西,现在回去自然也没什么行李。
只是,唐梨没想到,张建国买的火车票竟然是站票。当她拿到车票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有些无奈。
唐梨不是矫情,而是她现在肚子里有孩子,她不想出现任何意外。
张建国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抱歉,政委的级别也只能买硬卧,可是票都卖完了。您着急回去所以只能买到站票。”
唐梨也没怪张建国的意思,她也确实着急回去,而且,如果是平时的自己,站票也不是不能坐。而且,是她没告诉人家自己怀孕的事情的。
不是唐梨保守,觉得孩子没满三个月不能告诉人,而是,她跟宁慕均都是很容易被人盯上的人,她不想节外生枝。
遇到问题解决就好了,唐梨拿出钱东来给的工作证件,她的工作证件有好几个呢,随便哪个也能买到软卧。
“我在这里等着,你拿着证件去试着跟站台交接一些,如果有软卧换软卧,如果没有,问问他们能不能安排我们到时候坐餐厅。”
张建国见状接过证件:“好的,我这就去。”
但张建国走了半截,又突然拐了回来:“唐同志,您先跟我走。”
唐梨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跟着张建国离开。然后唐梨就看见张建国把她带到了火车站的乘警的办公室。
他跟人家不知道说了什么,就把她带到了里面:“唐同志,您先在这里坐着,我很快回来。”
唐梨哭笑不得:“行。”
乘警办公室不大,靠墙摆着两张刷着绿漆的木桌,桌上放着搪瓷杯、红蓝铅笔和一叠厚厚的登记表,墙角的铁架上还挂着几件深蓝色的警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水味和肥皂清香,透着一股朴素又严谨的气息。唐梨在靠墙的木椅上坐下,下意识地摸了摸小腹 —— 虽然还未显怀,但她总忍不住想护着肚子里的三个小家伙,生怕有半点磕碰。
她目光扫过桌上的登记表,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乘客信息,偶尔能看到 “可疑人员排查”“物品遗失登记” 等字样,不禁想起自己之前破解敌特阴谋的经历,心里暗暗庆幸这次只是普通的返程,不用再面对那些危险。窗外传来火车站的广播声,“各位旅客请注意,由乌市开往 xx 方向的 K123 次列车即将开始检票,请携带好您的行李物品……” 熟悉的播报声让她更加期待早点回到宁慕均身边。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张建国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唐同志,搞定了!乘警同志说,他们刚好有一间临时休息室,平时是给值班人员用的,这次特意腾出来给您,还能直接从绿色通道上车,不用去挤检票口!”
唐梨有些意外,刚想开口道谢,就见一位穿着警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证件,笑着说道:“唐同志,张同志跟我们说了您的情况,知道您着急返程,我们这临时休息室虽然小,但能躺能坐,比在车厢里站着舒服。您放心,我们会安排人送您上车,保证您的安全。”
唐梨连忙站起身,接过男人递来的临时通行证件,上面写着 “铁路内部临时通行卡”,心里满是感激:“太谢谢你们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用客气,咱们都是为国家做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中年男人摆了摆手,语气爽朗,“您要是饿了,休息室里还有热水和饼干,都是我们自己带的,您别嫌弃。火车还有一个小时才开,您先在休息室歇会儿,到点了我让小王来叫您。”
张建国也在一旁补充道:“唐同志,我已经把您的行李先送到休息室了,您就安心等着,我去把咱们的车票退了,顺便再买些吃的带上火车。”
唐梨点点头,跟着中年男人来到隔壁的临时休息室。休息室大概十平米左右,里面摆着一张单人床、一个小方桌和两把椅子,床上铺着干净的白床单,桌上还放着一个暖水瓶和一碟饼干。中年男人帮她倒了杯热水,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才转身离开。
唐梨坐在椅子上,喝着温热的开水,心里满是暖意。她没想到,原本以为会很麻烦的 “站票” 问题,竟然这么顺利就解决了,还得到了乘警同志的特殊照顾。
大概又过了四十分钟,张建国提着一个布袋子回来,里面装着面包、鸡蛋和几瓶果汁:“唐同志,我买了些吃的,火车要开六个小时,您路上饿了可以吃。对了,乘警同志说,等下会有专人送我们上车,咱们现在可以准备出发了。”
唐梨点点头,收拾好自己的帆布包,跟着张建国走出休息室。果然,已经有一位年轻的乘警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一个绿色的引导牌,带着他们从一条僻静的通道走向站台。通道里人很少,偶尔能看到几位铁路工作人员匆匆走过,远处传来火车鸣笛的声音,越来越近。
来到站台,一列绿色的火车已经停在轨道上,车身上写着 “乌市 ——xx” 的字样。年轻乘警带着他们来到一节车厢门口,跟列车员简单沟通后,打开车门说道:“唐同志,张同志,你们上去吧,休息室就在车厢连接处,我已经跟列车员打好招呼了。”
唐梨和张建国道谢后,登上火车。列车员是一位穿着蓝色制服的大姐,热情地领着他们来到车厢连接处的小房间,打开门说道:“这里就是临时休息室,里面有小被子,晚上冷了可以盖。你们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就行。”
小房间里的设施虽然简单,但很干净,还有一个小窗户,能看到外面的风景。唐梨放下帆布包,靠在小床上,终于松了口气。
火车缓缓开动,窗外的风景渐渐向后倒退,乌市的街道、建筑慢慢消失在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