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慕均的爷爷奶奶家坐了一会儿,宁慕均跟唐梨给两个老人打了招呼,打算先去拜访宁慕均的二叔那边。
宁慕均的爷爷家是典型的东北户型,爷爷这边是土坯老房子,进门是灶台,里面是卧室,家里人口多的,另外一边也是卧室,人口少的,另一边就是储物室。
也就是说,唐梨他们住在这里的话,晚上唐梨跟老太太睡,宁慕均跟赵岩还有老爷子睡另外一个屋。
房间就这么大,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宁慕均拎着东西给唐梨介绍道:“旁边的青砖瓦房就是我二叔家,如今我爸在部队,三叔在城里,村里就只有我二叔家,平时爷奶有点头疼脑热的,都是二叔帮忙照看的比较多。爷奶当初就干脆把家里一半的宅基地分给了二叔,也是爷奶出钱给二叔盖得房子。
平时就一堵墙,两家各过各的,但二婶人不错,时不时的会过来这边帮忙打扫什么的。所以,虽然我爸跟三叔没有分到东西,也没什么还埋怨的,他们毕竟离得远,从哈市军区到这边,开车需要两个多小时,我三叔回来也得一个多小时,有个什么,全靠二叔帮衬。”
宁慕均拎着给二叔家准备的礼物 —— 一罐麦乳精、一斤大白兔奶糖和一块花布,领着唐梨往隔壁走。两家之间只隔了一道矮土墙,墙头上爬着干枯的藤蔓,墙头下还堆着几捆晒干的玉米秸秆,透着浓浓的乡村烟火气。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院子里传来 “哐当哐当” 的声响,接着是二婶爽朗的声音:“他二叔,你把那筐白菜搬屋檐下,别冻坏了!”
宁慕均笑着喊了一声:“二婶,我们来了!”
院子里的声响瞬间停了,一个穿着碎花棉袄、围着围裙的中年女人快步走了出来,看到宁慕均和唐梨,眼睛一下子亮了:“哎呀,慕均回来啦!这就是梨梨吧?快进屋,外面冷!”
二婶快步上前,一把拉过唐梨的手,她的手粗糙却温暖,带着刚干完活的热气:“看这孩子,长得真俊!快进屋暖和暖和。”
唐梨被二婶的热情感染,笑着说道:“二婶好,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一家人说什么麻烦!” 二婶拉着唐梨往屋里走,还不忘回头对刚从屋里出来的二叔喊道,“他二叔,快把慕均手里的东西接过来,别让孩子拎着!”
二叔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穿着蓝色劳动布褂子,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快步走过来接过宁慕均手里的礼物:“回来就回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家里啥都有。”
屋里的布局跟爷爷奶奶家差不多,只是空间更大些,火炕也更宽,炕桌上还放着没纳完的鞋底和一筐棉花。二婶拉着唐梨坐在火炕边,转身就去厨房忙活:“我给你们煮了红薯,刚出锅没多久,你们先吃着,暖暖身子。”
很快,二婶端着一个搪瓷盆走了出来,里面装着几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外皮焦黑,散发着香甜的气息。“快尝尝,这是咱自己家地里种的,甜得很!” 二婶拿起一个红薯,剥开外皮,递到唐梨手里,“小心烫。”
唐梨接过红薯,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的口感在嘴里化开,心里也暖暖的。宁慕均坐在一旁,也拿起一个红薯,笑着说道:“还是二婶烤的红薯好吃,比城里买的香多了。”
二叔坐在桌边,看着唐梨,语气诚恳地说道:“梨梨啊,你跟慕均结婚,我们也没去南疆看你们,你别介意。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就跟我们说,村里都是自家人,别客气。”
唐梨笑着点头:“谢谢二叔二婶,我们挺好的,这次回来,也是想跟爷爷奶奶和你们多亲近亲近。”
唐梨说完,宁慕均也接着说道:“对,之前不是还托二叔找地方呢?二叔不是说有找落了?”
宁天才闻言忙道:“对,房子是田家的,也是跟你爷奶家一样的土房子,田老蔫是个老光棍,家里就他一个人了,三年前他去世后,那块地就一直空着。
因为一直没人住,这要是住进去怕是要得好好修缮一番了。主要是你们找的急,要是不急的话,等开春了,怎么也重新盖个新的。”
宁慕均说道:“梨梨怀孕了,我平时太忙,就想着回来有家里人照顾着我也能放心。”
一旁的宁二婶闻言开心不已:“哎呀,我说呢,怎么好好回来呢。孩子几个月了?我看你这状态可真好,快快,上炕,这有身子还这么折腾,也是遭老罪了。”
唐梨笑着说道:“二婶,我没事,我身体好着呢。孩子两个多月了。马上三个月了。”
宁二婶却坚持道:“你们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前三个月可得小心点,去炕上躺一会儿。”
唐梨看宁二婶是真的关心她,心里也很感动,她又不是属铁的,自然也喜欢有人关心她,所以对宁二婶,唐梨也是忍不住的放软了声音:“二婶,我就是学中医的,自己的身体情况我自己最了解,真没事。再说了,等下慕均还要去其他叔伯家做客呢,我这刚回来,也不能不去。”
宁慕均在一旁也说道:“对,二婶,我过年前还要回单位呢,过年怕是去不成我三爷爷他们家了,想着回来了,就过去看一眼。下午吃完饭,梨梨就能休息了。”
一旁的宁天才说道:“既然去现在就去 ,转一圈回来吃饭。别到时候赶上人家的饭碗了不好看。”
宁慕均点头:“好。二叔,你顺便带我们去看看房子吧,要是合适,我就去找大队帮忙。”
宁天才站了起来:“成,走吧。”
几人出门的时候,宁二婶塞给唐梨一个红包,那红包在宁二婶口袋里一直装着,很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
唐梨推脱不过,只能收下,心里满是暖意 —— 这红包里装的不仅是钱,更是二婶的心意。“谢谢二婶,您太客气了。”
“跟二婶客气啥!” 宁二婶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们路上小心,早点回来吃饭,我给你们炖鸡汤。”
几人跟二婶道别后,跟着宁天才往田家旧屋走。村子不大,都是土路,冬天冻得硬邦邦的,走起来很踏实。路边的院子里,偶尔能看到村民在劈柴、喂鸡,看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宁天才一一回应,还不忘给大家介绍:“这是我家大侄子慕均,还有他媳妇梨梨,刚从南疆回来。”
走了大概十分钟,宁天才指着前面一处院子说道:“就是这儿了。” 唐梨抬头看去,院子围着低矮的土墙,墙头长着几丛枯草,木门有些破旧,上面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宁天才掏出钥匙,打开锁,推开木门,“吱呀” 一声,灰尘簌簌落下。
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一棵老槐树,光秃秃的树枝伸向天空。正对着门的是一间土坯房,窗户纸已经破了几个洞,屋顶的瓦片也有几处破损。“里面整体打扫过,不过毕竟是土胚房,就是不耐脏,到时候找一些旧报纸糊上就好一些,现在这天气都上冻了,没办法建房,要不然,说什么也要把这房子扒了重新建。” 宁天才一边说,一边推开房门。
屋里的空间跟爷爷奶奶家差不多,进门是灶台,里面是卧室,火炕还在,只是铺着的草席已经破旧不堪。“这房子虽然旧,但结实得很,土坯墙厚,冬天暖和。院子也大,而且,这院子足够大,这这里以前本来就是两户,可比咱家的院子大多了。” 宁天才看着房子,语气里满是肯定。
宁慕均走到唐梨身边,轻声问道:“怎么样?还满意吗?要是不满意,咱们再找其他的。”
唐梨笑着点头:“挺满意的,收拾一下就能住了。离二叔和爷爷奶奶家近,也方便。”
宁天才闻言,高兴地说道:“满意就好!我这就去跟大队说一声,把宅基地的手续办了,保证你们年前就能住进来。”
几人从田家旧屋出来,又跟着宁天才去走访其他叔伯家。三爷爷家住在村东头,家里养着一头猪,院子里飘着淡淡的猪粪味,却透着十足的烟火气。三奶奶看到他们,赶紧拿出花生、瓜子招待,还拉着唐梨的手问长问短:“梨梨啊,在南疆习惯吗?那边是不是比咱们这儿暖和?我给你装袋花生,你路上吃。”
四爷爷家是做豆腐的,院子里摆着几个大木桶,空气里飘着豆香味。四爷爷给他们装了几块刚做好的豆腐:“这豆腐新鲜,回去炖鸡汤正好。你们要是住下来,想吃豆腐了,就来家里拿。”
一圈走下来,唐梨手里被塞满了各种东西 —— 花生、瓜子、豆腐、还有几个冻苹果。每到一家,亲戚们都热情招待,问东问西,没有丝毫的生分和偏见,反而满是关心和照顾。唐梨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这里的人都是真心接纳她,把她当成一家人。
回到二叔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宁二婶早就把鸡汤炖好了,还炒了几个家常菜,摆了满满一桌子。宁慕均的爷爷奶奶也来了,加上宁二叔家的三个孩子,宁二婶直接弄了两桌才坐得下。
“快洗手吃饭,鸡汤都炖了两个多小时了,鲜得很。” 宁二婶拉着唐梨坐下,给她盛了一碗鸡汤,“多喝点,补补身子。”
唐梨喝了一口鸡汤,浓郁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心里暖暖的。宁慕均坐在一旁,看着唐梨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满是欣慰 —— 他知道,唐梨已经喜欢上了这里,喜欢上了这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