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灵犀双契·铃系道途
晨光熹微,室内茶香未散。林霄慵懒地倚着,指尖无意识地把玩着腕间那串新得的萤石,流转的微光映着他恢复墨色的发丝。逍遥子静坐一旁,目光温润地落在他身上,那注视一如既往地包容,却比往日更深沉几分,仿佛在无声地描摹失而复得的轮廓,丈量分别的时光。
他清晰地感知到,爱徒体内那本源之损虽被灵药与自身内力极力温养掩盖,银发尽墨,但根基深处那一丝先天虚亏,如同美玉微瑕,仍在无声汲取着生机。昨夜情动,纵是两情相悦,于霄儿这般特殊体质,亦是一番耗损。
心中疼惜与一种更深沉的、近乎本能的守护欲交织翻涌。他的霄儿,合该完美无瑕,永驻逍遥之境。
“霄儿,乔帮主。”逍遥子开口,声音清越如常,却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的韵律,将两人的注意力自然吸引过来。
他神色宁和,目光澄澈地看向乔峰,语气是纯粹的宗师论道之态:“霄儿先天之损,非寻常药石能彻底弥补。根基不稳,纵有北冥之渊博,亦恐有倾覆之微瑕。”
乔峰面色顿时一肃,眉宇间忧色尽显:“前辈可有良法?”事关林霄,他立刻摒除所有杂念。
林霄也眨着眼望过来,带着些许好奇与依赖。
逍遥子唇角微扬,露出一抹属于逍遥派的洒脱笑意,眼底却蕴着深不见底的关怀:“我派祖师曾观云海翻腾、阴阳激荡,悟得一篇《灵犀阴阳引》。非是采补邪术,乃道侣间灵犀互映、阴阳共济、同参大道之正法。于稳固根基、互补先天有奇效。”
他看向乔峰,目光坦然,言语间却悄然将林霄置于中心:“乔帮主真气至阳至刚,沛然莫御,恰似烈日当空。而霄儿……”他视线转向林霄,温柔得如同凝视一件绝世瑰宝,“灵秀蕴藉,性偏柔润,如月华流转。阴阳本相生,若你二人修习此功,心神相合,内力互引。以乔帮主之烈阳,温养霄儿之月华,化灼热为温煦,润泽根基;霄儿之灵韵亦可反哺,助乔帮主真气淬炼,刚柔并济,更臻化境。如此循环,方为生生不息之道。”
乔峰听得眼中精光闪动。此法不仅正大光明,于霄儿大有裨益,更能使自身武功突破瓶颈,且是与爱人更深层次的交融……但他首要仍是林霄:“此法可会对霄儿有丝毫勉强?”
林霄听得耳根微热,“道侣”、“心神相合”这些词让他心跳漏拍,却又被那“同参大道”、“生生不息”的描述勾起兴趣,嘟囔道:“听起来很玄乎啊老头……”
逍遥子轻笑,语气带着纵容与绝对的笃信:“此法需极致信任,心神无间。运转之时,需全然专注,灵犀一点通。”他目光在二人间流转,最终深深看向林霄,话语似是说与两人听,又似只说与一人,“故而,非心神相系、命理相缠之道侣,不可轻试。然一旦功成,彼此气息交融,宛如一体,大道同途。” 最后几字,他说得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宿命感。
乔峰豪气顿生,握住林霄的手,朗声道:“乔某与霄儿,自是心神无间!”他看向林霄,目光灼灼,充满鼓励与期待。
林霄感受到乔峰掌心的温热与坚定,又撞入师尊那深不见底、却满是温柔与鼓励的眼眸,心中那点羞窘被好奇与跃跃欲试取代。他扬了扬下巴:“那……那就试试!”
逍遥子眼中笑意更深,宛若春风拂过静湖。他自怀中取出一卷非帛非纸、触手生温的古老卷轴,并未直接递给乔峰,而是轻轻放在林霄面前的案几上。
“功法在此。其中精微之处,需你二人自行体会磨合。初时气机交汇,或如溪流遇石,需耐心引导,方能渐入佳境,汇成江河。”他语调和缓,如同长者叮嘱,却又暗藏玄机,“尤其霄儿,你体内旧痕犹在,更需仔细感悟乔帮主真气中之生机,引其涓滴,润泽根本。” 他的话,明着是指导功法,暗里却将如何引导、利用乔峰那至阳真气来最有效滋养自身本源的方法,细致地烙印在林霄心间。
而他自己,则永远是那个最了解如何“润泽”他霄儿的人。
乔峰郑重拿起卷轴:“多谢前辈!”
林霄也凑过去,好奇地打量。
自此,二人便开始修习《灵犀阴阳引》。
初始,气机交融确非易事。乔峰内力雄浑刚猛,林霄内力灵动却稍显虚浮,时有滞涩。然而他们心意相通,信任无匹,很快便寻得默契。
乔峰能清晰感知,自身磅礴的真气涌入林霄经脉时,竟自然而然化为绵绵暖流,细致温润着每一寸略显虚亏的根基,那种感觉奇妙而令人沉醉。而林霄体内反馈回来的一丝极精纯的灵韵,又让他自身真气变得更加凝练通透,刚猛中生出柔劲,圆融自如。
更令人悸动的是内力运转至深时,那近乎心神相融的体验,远比身体结合更为亲密玄妙。
林霄渐入佳境,愈发喜爱这种修炼。身体日益轻灵舒坦,本源处被一点点踏实填满的感觉令人着迷。而与乔峰之间那种无言的极致默契,更让他心生欢喜。
每当此时,他脚踝上的那串“三清护心铃”,总会随之发出清越鸣响。那铃声似乎比以往更为灵动悦耳,时而舒缓如溪流潺潺,映照着内力温煦流转;时而轻快如珠落玉盘,应和着气机欢畅奔涌;有时又会变得低沉而富有韵律,如同某种古老的祝祷,守护着这份亲密无间的交融。
空间内,众人观望着。
黑瞎子挑眉:“啧啧,这铃铛响得挺欢实啊!” 张起灵默然不语,目光幽深。 西里斯挠头:“看起来效果不错?” 斯内普冷哼:“……有趣的共鸣。” 折颜摇扇轻笑:“铃音寄情,心曲暗通。逍遥子啊逍遥子……” 白真若有所思。 蓝羲和颔首:“神魂相依,铃为证,善。”
逍遥子时常静坐于院中廊下,或抚琴,或品茗。每当屋内铃音透过窗棂传来,他指尖抚过琴弦的动作便会微微一顿,唇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深谙一切的温润笑意。
那铃声的每一次变化,皆在他意料与感知之中。这护心铃岂止护心?更与他心神相连,无声地系着他的霄儿。通过这清音,他不仅能感知到林霄的状态,更能在某种程度上,极其细微地共鸣并引导着那双修之法的气韵流转,确保一切皆朝着最有利于滋养他霄儿的方向进行。
他的给予,从来不是遥远的祝福。而是以慈爱为名,布下最温柔的羁绊。功法是他的,铃是他的,霄儿……永远是他的霄儿。他以一种超然却深入的方式,守护着、参与着,并将永远占有着他最珍视的徒儿的一切。
灵犀双契,铃系道途。三人行的表象下,是逍遥子以深爱与智慧织就的、独属于他一人的永恒守护与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