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雅舍”隐匿在城北一条栽满梧桐树的僻静街道尽头,灰瓦白墙,朱漆木门,外观古朴低调,若非门楣上那块不大的匾额,很容易误以为是某处私人宅邸。没有炫目的霓虹,没有喧闹的人声,只有两盏昏黄的宫灯在暮色中散发着静谧的光晕。
陆时没有开警车,和老张以及一名扮作助理的女警小陈,开着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停在了街角。他换上了一身质地考究但款式简单的深色便装,努力淡化身上那股过于鲜明的职业气息。
“打听过了,这里实行严格的预约制,生客没有会员引荐根本进不去。”老张低声道,指了指茶社对面一家小书店二楼,“我们在那里设了观察点,能看到茶社正门和部分侧院。”
陆时点点头,目光扫过茶社紧闭的大门。门前的石阶一尘不染,两侧各摆放一盆修剪得极具禅意的松柏。一切都显得秩序井然,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
“林媛是怎么进来的?”小陈轻声提出关键问题。一个贸易公司的小文员,如何能跨过这道高高的门槛?
“这就是我们要查的。”陆时推开车门,“你们按计划布控,我进去看看。”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走向那扇朱漆木门。手指触碰到冰凉的铜制门环,轻轻叩响。
片刻,木门无声地滑开一道缝隙,一个穿着中式立领制服、面容清秀但眼神警惕的年轻男子探出身来。
“先生您好,请问有预约吗?”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审视。
“我姓陆,约了李老板谈点事情。”陆时报出一个之前调查到的、与茶社有往来的一位低调富商的名字,这是他们准备的敲门砖之一。
男子显然核实过预约记录,眼中警惕稍减,但依旧没有完全让开:“请问陆先生全名是?李老板约的是几点?”
“陆明远。约的七点半。”陆时面不改色地使用了一个化名,时间则故意说晚了一点,为可能的周旋留出余地。
男子拿出一个平板电脑滑动查看,几秒后,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歉意:“抱歉,陆先生,记录里李老板约的是一位姓王的客人。您看是不是记错了时间或者……”
话未说完,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院内传来:“小周,是陆先生吗?快请进,是我记性不好,忘了跟你确认。”
只见一位穿着藏蓝色中式长衫、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从影壁后转出,笑容和煦地迎了上来。他看起来六十多岁,步履沉稳,目光在陆时身上迅速扫过,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打量。
“李老板。”陆时顺势点头,心中却是一凛。这老者出现得太巧了,像是专门为他解围而来。是巧合,还是对方早已察觉?
被称为小周的男子立刻躬身让开:“李老板,是我疏忽了。”说完便退到一旁,如同融入阴影。
“陆先生,请随我来,包间已经备好了。”李老板热情地引着陆时往里走。
穿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精心打理过的庭院,假山流水,翠竹掩映,鹅卵石小径蜿蜒通向几间独立的茶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茶香,静谧得能听到竹叶摩擦的沙沙声和水滴落入石潭的清响。与外面车水马龙的城市仿佛是两个世界。
李老板将陆时引入一间名为“听雪”的茶室。室内布置典雅,紫檀木的茶桌,官帽椅,博古架上摆放着几件瓷器摆件,墙上挂着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山水。一切看似寻常,却处处透着不菲的价值。
一名穿着素雅旗袍的茶艺师悄无声息地进来,开始娴熟地温杯、沏茶,动作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陆先生是第一次来静观吧?”李老板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状似随意地问道。
“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陆时端起茶杯,学着对方的样子轻嗅茶香,是顶级的普洱,汤色红浓明亮。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这个李老板,是茶社的真正主人吗?还是只是一个台前的管理者?
“我们这里,就是图个清静。”李老板笑了笑,“来的都是些喜欢传统文化、志趣相投的朋友。陆先生是做哪一行的?”
“做些小生意,主要是文化礼品方面的。”陆时早已准备好说辞,“听说李老板这里时常有些不错的藏品交流,所以冒昧前来,想开开眼界。”
“哦?”李老板眼中精光一闪,放下茶杯,“陆先生消息很灵通啊。不过,我们这里的交流,都比较私人,规模也小,重在以茶会友,赏玩怡情,不太涉及大的交易。”
话语间滴水不漏,既承认了有收藏交流,又划清了界限,强调是私人小圈子。
陆时心中念头飞转,决定试探一下。“听说前阵子,有位姓林的小姐,也常来喝茶?我对她上次提到的一件小玩意儿挺感兴趣,不知李老板是否还有印象?”
他紧紧盯着李老板的表情。
李老板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姓林的小姐?来我们这里的客人,都比较注重隐私,我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太好……不知陆先生说的是哪位林小姐?大概什么时候来的?”
他的反应看似正常,但那一瞬间的迟疑,没有逃过陆时的眼睛。他在装糊涂。
“大概一两个月前吧,一位挺文静的年轻女士。”陆时含糊其辞。
“哦……好像有点印象。”李老板拍了拍额头,笑道,“不过来往的客人多了,具体是哪位,还真记不清了。怎么,陆先生找她有事?”
“没什么,只是听说她对古玩有些见解,想交流一下。”陆时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会引起对方警惕,便转移了话题,将谈话引向茶叶和瓷器方面。
李老板显然是个中老手,侃侃而谈,言语间透露出深厚的知识底蕴,但对茶社的具体运营、会员构成、以及任何可能涉及敏感话题的内容,都巧妙地回避或轻描淡写地带过。
茶过三巡,陆时借口还有他事,起身告辞。李老板亲自将他送到门口,态度依旧热情周到。
“陆先生以后常来,这里随时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
走出“静观雅舍”的大门,重新回到梧桐树下的街道,晚风拂面,陆时却感到一阵寒意。这个茶社,就像它名字一样,静水流深。表面是风雅恬淡,内里却戒备森严,隐藏着不愿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李老板那个短暂的迟疑,说明林媛这个名字,他绝对有印象。他甚至可能知道更多。
而那个恰到好处的“解围”,更让陆时怀疑,从他接近茶社的那一刻起,可能就已经在对方的“静观”之下了。
坐回车里,老张立刻问道:“怎么样?”
“水很深。”陆时系上安全带,目光透过后视镜,看着那扇缓缓关上的朱漆木门,“林媛肯定来过这里,而且这里的人记得她。但他们不会轻易告诉我们任何事。”
“要不要申请搜查令?”小陈问。
“暂时不行。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里与案件有关,仅凭林媛的手机信号出现在附近,理由太牵强。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们把尾巴藏得更深。”陆时摇头。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技术队的电话。
“重点监控‘静观雅舍’所有进出人员的车辆信息、面部图像,尤其是与李老板接触频繁的人。同时,深挖这个李老板的所有背景资料,包括他名下的其他产业、社会关系、资金往来。”
凶手“K”的影子,似乎与这个看似高雅脱俗的茶社,产生了重叠。
那把从林媛遗物中找到的旧钥匙,会不会就是打开这里某扇隐秘之门的钥匙?
而茶香袅袅的背后,隐藏的是风雅,还是噬人的獠牙?
夜色渐浓,“静观雅舍”的宫灯在梧桐树影中摇曳,像一双窥视着外界,却绝不流露真意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