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的日常工作繁琐而有序。
诛皎在办公室处理完一批关于春耕物资调配的文件,窗外的日头已经微微偏西。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浓茶。
茶水苦涩,却足以提神。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公社的通讯员小刘,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做事麻利,口风很紧。
“书记,有您的信。”小刘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将信放下。
诛皎的目光落在信封上。
信封很普通,上面用钢笔写着收件人地址和“诛皎同志亲启”的字样,字迹工整,看不出特别。
寄件人地址一栏,写的是邻省某个县城的单位名称,看起来很正常。
但诛皎的瞳孔却是微微一缩。
这个寄件地址,是他与外界那条隐秘联系渠道约定好的、用于中转的掩护地址之一。
“嗯,放这儿吧。辛苦你了。”诛皎面色平静,语气如常地对小刘说道。
“不辛苦,书记您忙。”小刘笑了笑,转身退出了办公室,并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诛皎没有立刻去拿那封信。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外面的景象,确认小刘已经走远,附近也没有其他人。
然后,他回到办公桌前,坐下,这才拿起那封信。
入手的感觉比普通信件略厚一些。
他用裁纸刀小心地划开信封封口,从里面抽出了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
信纸上的字迹,与信封上的不同,显得更加流畅而有个性。
这才是真正的来信人,他在香江的那位代理人,阿荣的手笔。
诛皎深吸一口气,开始仔细阅读。
信的开头,是用这个时代常见的、带着革命气息的问候语,关心他的身体和工作,汇报一些“家乡”(指代香江)的普通情况,看起来就像是一封寻常的家书或朋友通信。
但诛皎知道,真正的信息,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语句之下。
他需要运用与阿荣约定的、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暗语和关键词,来解读其中的真实内容。
随着阅读的深入,诛皎的眼神变得越来越专注,时而凝思,时而锐利。
信中提到,“家乡”的“药材市场”近来有些波动,特别是几种“年份久的山货”(暗指黄金及贵金属),价格有上扬的趋势,询问他这边是否有“存货”可以出手。
这印证了诛皎之前的判断,国际金融市场暗流涌动,黄金的机遇期正在临近。
信里还提到,“家乡”的“建筑行当”(暗指地产业)似乎有复苏的迹象,一些原本偏僻的“旧街坊”(暗指地皮)开始有人问价,但大部分同行还在观望,觉得风险太大。
这正是诛皎等待的信号。
他知道,再过几年,香江的地产将迎来怎样一场疯狂的盛宴。
必须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阿荣在信中还隐晦地提及,最近“家乡”的“风声”有些杂,一些从北面(暗指内地)过去的“亲戚”(可能指逃港者或特定人员)带来了一些混乱的消息,也使得某些方面的“管理”变得严格了一些。
这是在提醒诛皎,通过这条渠道进行物资和信息传递的风险在增加,需要更加小心。
信的末尾,阿荣用约定的方式,汇报了目前掌握的资金大致数目,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诛皎反复看了两遍,将信中的关键信息牢牢记住。
然后,他划燃一根火柴,将几页信纸点燃。
橘黄色的火苗跳跃着,迅速吞噬了纸张,上面的字迹化为灰烬。
直到确信所有纸张都完全燃烧殆尽,连一点边角料都没有留下,诛皎才将灰烬倒入桌旁的痰盂中,用茶水彻底浸湿、搅散。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手指轻轻揉着眉心。
脑海中,开始飞速地整合、分析刚刚获取的信息。
国际金价蠢蠢欲动。
香江地产初现端倪。
联系渠道风险加大。
资金需要找到安全且高效的增值途径。
一条条信息,如同散落的珠子,在他超越时代的眼光串联下,逐渐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行动脉络。
机会与风险并存。
但对他而言,风险是可控的,而机会,稍纵即逝。
他必须立刻给阿荣回信,做出明确的指示。
回信同样不能直接写,需要用密语,并且要通过那个中转地址,可能需要耗费一些时间。
但方向的确定,刻不容缓。
关于黄金,可以开始小批量、多批次地吸纳,避免引起市场注意。
关于地皮,选择那些目前看来偏僻、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比如靠近未来规划中的新市镇、交通枢纽的地段,不惜资金,尽可能多地吃进。
关于渠道安全,指示阿荣启用备用的联络方式和中转点,并且减少非必要的通信频率,一切以稳妥为上。
思路渐渐清晰。
诛皎睁开眼,目光落在窗外。
夕阳的余晖给公社的屋舍和远处的田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这片土地的宁静与信中所描述的外界的波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他知道,他无法永远将百家镇隔绝于世外。
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这短暂的宁静期,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海外信息渠道,为百家镇,也为他自己,积蓄足够应对未来风雨的力量,甚至……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更大的抱负。
这条通往外界的隐秘信息通道,就像一根细微却坚韧的神经,让他这个身处内陆乡村的“棋手”,能够感知到远方世界的脉搏,从而做出更精准的落子。
他重新铺开信纸,拿起钢笔。
这一次,他写的是给“邻省某单位朋友”的普通回信,内容无非是交流工作心得,问候近况。
但在一些特定的词语、句式的运用上,以及在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数字标注上,已经将他深思熟虑后的指令,隐藏其中。
这封信,将会通过公社的正常邮路寄出,经过中转,最终到达阿荣手中。
整个过程,合法合规,天衣无缝。
写完信,封装好,贴上邮票。
诛皎将其放在待寄出的文件堆最上面。
明天,通讯员小刘会按时将所有这些信件统一送到镇上的邮局。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办公室内没有开灯,显得有些昏暗。
诛皎独自坐在椅子上,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有些模糊,只有那双眼睛,依然明亮而深邃,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更远的未来。
这封来自香江的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无声无息,却在他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推动着他,向着既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而隐秘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