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仿佛只是转眼之间,便已是一九八五年的初春。
皎兰集团这艘商业巨轮在诛皎的掌舵下,乘风破浪,各个板块业务齐头并进,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
然而,在繁忙的商业扩张与国家布局之外,诛皎内心深处,对于家族血脉与事业的传承,看得同样重要。
这一日,傍晚时分,诛皎难得没有应酬,早早回到了位于北京后海附近的那座静谧雅致的四合院家中。
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青砖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院子里,传来孩童稚嫩而清晰的诵读声。
诛皎放轻脚步,循声走去,只见在院中海棠树下,刚满两周岁不久的孙子诛怀言,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像模像样地指着上面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虽然奶声奶气,发音却异常准确。
“人,口,手,足,山,水,田,地……”
陈兰兰坐在一旁的藤椅上,手里做着针线活,满脸慈爱地看着小孙子,时不时温柔地纠正一下他的发音。
看到诛皎回来,陈兰兰笑着抬头,轻声道。
“回来了?你看怀言这孩子,坐得住,就喜欢翻这本字典,跟着广播学认字,这都认了好几十个了,记性特别好。”
诛皎没有作声,只是静静地站在廊下观察。
他发现,诛怀言并非漫无目的地乱翻,他的小手指在字与字之间移动,眼神专注,嘴里还喃喃地重复着字的读音和形状,似乎在努力理解和记忆它们之间的联系。
更让诛皎感到惊异的是,当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然飞过,吸引了陈兰兰的注意时,诛怀言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又很快低下头,继续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里,这份专注力,远远超出了普通两岁孩童的水平。
诛皎心中微微一动。
他走上前,温和地唤道。
“怀言。”
小怀言抬起头,看到爷爷,立刻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放下字典,迈着小短腿扑过来。
“爷爷!”
诛皎弯腰将孙子抱起来,掂了掂,感觉小家伙又沉实了些。
他抱着诛怀言走到石桌旁坐下,随手拿起桌上果盘里的几个核桃。
“怀言,告诉爷爷,这里有几个核桃?”
诛怀言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伸出小手指,一个一个点过去。
“一,二,三,四,五。爷爷,有五个。”
“如果爷爷吃掉一个,还有几个?”诛皎拿起一个核桃,握在手心。
诛怀言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回答。
“还有四个!”
“那如果奶奶再给怀言两个呢?”
“那就是……六个!”小怀言掰着自己的手指,很快得出了答案。
诛皎与陈兰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简单的加减法对于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但诛怀言却反应迅速,逻辑清晰。
诛皎放下核桃,又随手在石桌上用茶水画了几个简单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怀言,能告诉爷爷,这些分别是什么形状吗?”
诛怀言歪着小脑袋看了看,指着图形一一说道。
“这个是三角,像小山。这个是方方的,像桌子。这个是圆圆的,像爷爷的怀表。”
他的比喻虽然稚嫩,但却抓住了图形的核心特征。
诛皎心中的那个念头愈发清晰。
这孩子,继承了他父亲诛华沉稳的性格,更在记忆力和逻辑思维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早慧。
这或许,就是血脉与灵泉潜移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此章不涉及灵泉直接描写,但为其效果埋下合理伏笔。)
吃过晚饭,诛华和张慧婷也过来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闲聊。
诛皎将傍晚观察到的情况,以及诛怀言的表现,简单说了一下。
诛华和张慧婷听了,又是惊喜,又有些难以置信。
“爸,您说的是真的?怀言他平时是挺安静的,喜欢听故事,认字也快,但我们只当是小孩子聪明,没想那么多。”张慧婷看着依偎在自己怀里玩着一个九连环的儿子,眼中满是疼爱。
诛华也说道。
“是啊,爸,他才两岁多,会不会是您期望太高了?”
诛皎摇了摇头,神色认真。
“孩子的天赋,需要细心观察和正确引导。怀言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确实远超同龄人。这是好事,但我们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他看向儿子和儿媳。
“从明天开始,怀言每天下午睡醒后,到我书房来一个小时。”
诛华和张慧婷都是一愣。
“爸,您的意思是……您亲自教他?”诛华有些迟疑,“他还太小,会不会太辛苦?”
“不是正式的教学。”诛皎解释道,“是启蒙。通过游戏,通过讲故事,通过接触一些有趣的东西,潜移默化地引导他的思维,保护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目光深邃,带着一种跨越了时间长河的智慧。
“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需要从小奠定基础。”
陈兰兰在一旁赞同地点点头。
“你爸说得对。他见识广,有耐心,让他来引导怀言,最合适不过。”
诛华和张慧婷见父母都如此说,便也不再反对,心中反而涌起一股期待。
第二天下午,诛怀言午睡醒来后,便被妈妈张慧婷带到了爷爷的书房。
诛皎的书房,对年幼的诛怀言来说,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
高大的书架直抵天花板,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纸张的味道。
诛皎没有一开始就教他认字或者算数。
他拿出了一套自己亲手制作的木质积木,形状各异,有立方体,长方体,圆柱,棱柱等等。
“怀言,我们来盖一座房子好不好?你看,用这个方方的做墙,用这个长长的做梁……”
诛皎的声音温和而富有感染力。
他引导着诛怀言观察不同积木的形状,思考如何组合才能搭建得稳固,如何在“房子”上留下窗户和门。
小怀言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起来。
在搭建的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衡、对称、空间等概念。
搭完了房子,诛皎又拿出一本绘有世界各国风光的画册,指着上面的图片,用讲故事的方式,给诛怀言讲述不同地方的人们如何生活,有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
他没有灌输枯燥的知识,而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对广阔世界的好奇。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诛怀言不仅没有感到丝毫疲惫,反而意犹未尽,拉着爷爷的手还想继续听故事。
看着孙子那双清澈明亮、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睛,诛皎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家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正是在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超越中,得以延续和光大。
聪慧已显,接下来便是悉心引导,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