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山关于神秘自动化侦察设备的汇报,像一片浓重的乌云笼罩在林枫心头。但军工经验交流大会召开在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安,叮嘱赵大山继续严密监视,并加强了基地的防空和反侦察措施,随后便与王猛一起,带领着黑龙沟的代表团,踏上了前往黄崖洞的路程。
代表团规模不大,却堪称精锐。除了林枫、王猛和几位技术骨干,还包括了惊蛰小队的一个加强班,他们不仅负责警卫,更肩负着展示和操作新装备的任务——五台经过精心调试的“星火-1型”电台,以及两具代表了黑龙沟最高技术成就的二代“雷公”火箭筒。
队伍按照预定路线行军,惊蛰小队作为尖兵前出侦察,主力居中,电台小组紧随指挥部。按照林枫的要求,队伍严格执行无线电静默,只在预定时间点,由前出的惊蛰小队和殿后的分队进行简短的通联测试,以检验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起初几天,行程颇为顺利。通过电台,林枫能够及时掌握前方尖兵侦察到的路况、可能的危险区域以及后方队伍的情况,指挥效率远非以往依靠传令兵可比。王猛对此赞不绝口:“老林,这玩意儿真他娘的好用!心里踏实多了!”
然而,就在队伍行进至距离黄崖洞还有一天半路程,一片被称为“迷魂荡”的复杂丘陵地带时,情况突变。
负责前出侦察的雷鸣小队,在通过一片茂密的林地后,突然与主力失去了无线电联系!约定的联络时间已过,耳机里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静电噪音。
“怎么回事?设备故障?”王猛顿时紧张起来。
林枫眉头紧锁,他示意电台员尝试呼叫殿后的分队。很快,与后方分队的联络建立,信号清晰。排除了设备普遍故障的可能。
问题出在前方,出在雷鸣小队身上!
“可能是地形屏蔽,或者……他们遇到了干扰?”老韩分析道,脸上也露出了担忧。在复杂地形下,无线电信号确实容易受遮挡,但完全中断这么久,并不寻常。
林枫看着地图上“迷魂荡”的标注,这里沟壑纵横,植被茂密,是理想的伏击地点。失去与尖兵的联系,意味着主力部队变成了瞎子!
如果是以前,他们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原地等待,被动地希望尖兵能派人回来联系;要么冒险继续前进,随时可能落入陷阱。无论哪种,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危险。
但现在,他们有了新的选择!
“启动应急联络方案!”林枫果断下令,“命令殿后分队,原地建立防御,并尝试向左右两翼进行无线电侦察,扩大联络范围!主力部队,放缓前进速度,保持警戒!”
他没有盲目地向前冲,也没有傻等,而是利用尚存的通信节点,尽可能地去获取信息,缩小不确定的范围。
时间在焦虑中一分一秒过去。大约半个小时后,殿后分队的电台传来了消息:他们在右翼约两里外的一个高地上,捕捉到了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雷鸣小队的信号!似乎正在交战!
“右翼!信号微弱,疑似交战!”消息传来,指挥部所有人精神一振!
“能确定具体位置和敌情吗?”林枫追问。
“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干扰很强!但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通过电台背景音判断)!”
信息虽然模糊,却至关重要!它指明了方向,确认了雷鸣小队遇敌,并且大致锁定了交战区域!
“老王!”林枫立刻转向王猛,“你带主力,呈战斗队形,向信号来源方向稳步推进!注意侧翼警戒!”
“老韩,继续监听,有任何新消息立刻报告!”
“通信员,通知殿后分队,向我们靠拢,保持距离,随时策应!”
一道道命令通过电台迅速下达,部队如同被赋予了眼睛和耳朵,虽然视线受阻,却能感知到战场的大致轮廓和动向。
王猛带领主力,小心翼翼地向右翼推进。果然,在靠近一片乱石坡时,他们遭遇了埋伏在此的敌军!大约一个连的伪军,夹杂着少量日军顾问,显然是想利用地形,先吃掉八路军的尖兵,再伏击失去耳目、慌乱增援的主力!
但这一次,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王猛部队因为提前得到了预警,并未慌乱,而是迅速展开,抢占有利地形,与敌军激烈交火。同时,通过电台,王猛将遭遇敌军的情况、兵力、火力配置,迅速报告给了林枫。
林枫在后方指挥部,根据前方传回的信息,结合地图,迅速判断出战场态势。
“敌人兵力约一个连,火力一般,占据乱石坡有利地形,但其左翼有一片洼地,是防御薄弱点!”林枫对着话筒,向王猛下达指令,“老王,不要正面强攻!派一个排,从左侧洼地进行迂回,攻击其侧翼!正面部队加强火力吸引注意!”
王猛依计而行。当迂回部队突然从敌军意想不到的左翼洼地杀出时,伪军顿时阵脚大乱!正面部队趁机发起猛攻!
与此同时,一直被压制在乱石坡另一侧的雷鸣小队,听到主力方向的枪声和敌军后方的混乱,也判断出援军已到,立刻发起反击!
三面受敌的伪军瞬间崩溃,丢下几十具尸体和大量武器弹药,仓皇逃窜。
战斗结束,清点战场。八路军以极小的代价,击溃敌军一个连,毙伤俘敌近百人,更重要的是,成功救出了被围的雷鸣小队(仅轻伤数人)。
战后总结,王猛兴奋地拍着那台“星火”电台,对林枫说道:“老林!今天这一仗,赢得痛快!要不是这玩意儿提前报了信,咱们今天非得吃个大亏不可!这就是你说的……信息化?”
林枫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只是最初级的信息传递和指挥协同,但其带来的优势已经显而易见——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准确的态势感知,更高效的指挥决策。
“这只是开始。”林枫看着那台其貌不扬的木壳电台,目光深邃,“未来的战争,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这次遭遇战,不仅检验了新建的通信网络,更让所有参与此次行动的指战员,亲身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变革性力量。
队伍休整后,继续向黄崖洞进发。经历此役,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大会更加期待,也更有底气。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抵达黄崖洞,已经能够远远望见那座着名兵工厂所在的巍峨山峦时,林枫接到了先期抵达、负责与军区接洽的同志通过电台发来的一条加密信息。
信息译出后,内容让林枫的眉头再次皱起:
“大会筹备方告知,此次与会人员复杂,除各根据地代表外,尚有‘国际友人’及‘友邦观察员’列席。望我方在展示交流时,注意把握分寸,严守保密纪律。另,据悉,有身份不明之技术人士,对‘星火’电台表现出异常兴趣,多方打听来源,望警惕。”
国际友人?友邦观察员?对“星火”异常兴趣?
林枫放下电文,抬头望向近在咫尺的黄崖洞。看来,这次大会,注定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经验交流了。
暗流,已然在会场之外涌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