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来临,淅淅沥沥的雨水让长江水面上涨了不少。荆州江陵城外的码头,关羽正看着运往中原的粮草船队——江南平定后,荆州成为季汉重要的粮食产地,每年向中原输送粮食十万石。
“将军,豫章郡传来急报,东吴旧部孙冀(孙权的侄子)联合山越部落,共率三千兵力,占据了豫章东部的上饶县,叛乱了!”副将关兴匆匆赶来,手中的密信被雨水打湿了边角。
关羽眉头一皱。孙冀在东吴灭亡后,一直隐居在豫章,没想到会突然叛乱,还联合了山越——山越部落居住在江南的山区,熟悉地形,擅长游击战,若不尽快平定,恐怕会蔓延到整个江南。“关兴,你率五千兵力,从陆路进攻上饶,牵制孙冀的兵力;我率三千水军,从长江顺流而下,进攻上饶的水路,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另外,派使者去山越部落,许以‘归降者可保留部落,还能得到朝廷赏赐的粮食和农具’,离间他们与孙冀的关系。”
关兴领命后,立刻率军出发。关羽则率领水军,乘坐战船,沿着长江向东进发。此时的上饶县,孙冀正忙着加固城墙,他以为凭借山越的游击战和城墙的防御,能抵挡季汉军队的进攻,却没想到关羽的水军来得这么快。
五月中旬,关羽的水军抵达上饶城外的信江边,切断了上饶的水路补给。孙冀的粮草只能靠陆路运输,却被关兴的军队多次袭扰,很快就陷入短缺。山越部落见粮草不足,又收到关羽的使者带来的承诺,开始动摇,不少山越士兵悄悄逃离营地。
孙冀见状,想要率军突围,却被关羽和关兴的军队前后夹击。“孙冀,你身为东吴旧部,朝廷对你不薄,为何还要叛乱?”关羽勒马阵前,厉声问道。孙冀自知不敌,却仍硬着头皮说:“我乃东吴宗室,岂能屈居季汉之下!”
关羽冷笑一声,率军冲锋,孙冀的军队很快就溃散,他本人被关兴生擒。平定叛乱后,关羽并未惩罚参与叛乱的山越部落,反而履行承诺,给他们送去了粮食和农具,还派农师教他们耕种。山越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亲自前往江陵,向关羽表示归附。
随后,关羽在江南推行“抚吴政策”:
1. 安抚东吴旧部:对于东吴的宗室和旧臣,只要不叛乱,一律保留原有官职和财产,还可参与地方政务;
2. 善待山越部落:承认山越部落的自治权,允许他们保留原有习俗,朝廷不干涉部落内部事务;同时,派农师和医匠进山,帮助山越发展农业,治疗疾病;
3. 发展江南经济:修复江南的水利工程,如芍陂、鉴湖等,提高农田的灌溉能力;鼓励农民种植水稻和桑树,发展丝绸产业;
4. 加强文化融合:在江南各州设立学校,教授汉话和中原文化,同时尊重吴地的文化习俗,促进汉吴文化融合。
这些政策的推行,让江南彻底稳定下来。东吴旧部不再有叛乱之心,山越部落也与季汉和睦相处,江南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季汉仅次于中原的富庶之地。关羽也因治理江南有功,被刘备封为“江南大都督”,负责江南各州的军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