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打开电报,上面写着八个字:“立冬香山共晤张伯。”
看着电报,他算了算日子,眉头一皱:“距离立冬只有十天时间了!眼下花露南岗小学的筹备,正忙得不可开交,北平那边的事又耽误不得,一时之间,两件大事压在身上,我分身乏术啊!”
略一踌躇,他立即吩咐温习把二管家刘斛梗叫来,温习点头去了。
等温习走了,温故引着曾慕云和冷家姐弟去餐厅。四人走进第四进,穿过堂屋,刚到第三进的天井,迎面遇见温习领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跑了过来。
那人见了温故,抱拳说道:“大少爷!”温故笑着问道:“刘管家,你今天唱的是哪一出戏,舍得让心雨出来玩了?”刘斛梗脸一红,低头道:“大少爷见笑了,都是孩儿她娘惯的。心雨这丫头,越大越难管:让她裹脚,天天偷着放;让她学女工,偏偏要上学。这么下去......”话没说完,温故笑着打断:“你自己剪了辫子怕被杀头,倒逼着闺女裹小脚,就不怕警察局再罚你款?”
刘斛梗搓着衣角支支吾吾:“上次罚款多亏大少爷帮忙......可老家的规矩......其实我这样对心雨也是没有办法,反正迟早是要回老家的,女孩子放了脚,又不会女工,怕真的嫁不出去啊!”
曾慕云、冷家姐弟听了都笑,冷心裁心想:“民国二十多年了,哪来这么个老古董?”
温故摆摆手不让他再说,拿出电报单子唰唰写了几行,交给他说:“明早先去电报局给老爷和张伯发电报,再去浦口火车站找李站长,三天之内必须买到两张去北平的一等座车票。”刘斛梗点头,接了单子,疾步离开。
见他走了,温故这才带着众人走进第三进。餐厅设在第三进左厢房,温可可见温故等人进来,随即安排高守同三人在温故身边坐了,其他人依次坐定。
席间,众人讨论了成立家长委员会一事,高守同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慕云也介绍了北京教育系统的常规做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家听了十分认可。
餐毕,送走高守同等人,温故回来问及童达理,曾慕云嘴角浮起苦笑:“从北平避险来南京,因工作一时不能落实,经亲戚介绍找到童科长,他收了我的重礼,答应帮忙。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强拉硬配,仗势欺人,他是这样帮我的!”
她顿了顿,又说:“在北平,我已经做到了年级组长,没想到向来凭本事吃饭的我,今天成了搭售品。”
温故听了说:“曾老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今天的课让大家耳目一新,本人十分欣赏。”曾慕云听了说:“谢谢温校长的认可!后天我就把计划书送过来,不能耽误了开学工作。”温故点头说道:“来得及,谢谢曾老师的配合。”
温故又问:“您了解齐飞白老师吗?”曾慕云说:“不熟悉,只听齐老师说,他是给童科长拉来撑场面的。那个魏朴报,好像是童科长的一个什么亲戚。”温故等人听了微微一笑,没有再问下去。
等送走曾慕云,冷家姐弟也准备告辞,温故拦住他们说:“两位稍等,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冷家姐弟听了,随温故、温习走进了第二进。
刚到二进西厢房门口,一阵咖啡香扑鼻而来。冷心裁平时喜欢喝点咖啡,只是这么浓郁的咖啡香味,她还是第一次闻到。
进门再看,温可可早已煮好咖啡等着他们。见四人进来,温可可倒好咖啡,正准备回避。
“可可叔,”温故叫住了他说,“一起坐下,有事商量。”温可可听了,回身坐下。
冷心裁拿起咖啡壶,也给温可可倒了一杯,再仔细观察这间厢房:见里面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到处都是书架,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种书籍,其中有不少英文版的。书桌后的墙壁挂着一幅横匾,上面写着两个篆体大字:慎独。
冷心裁心想:“父亲的几个书房,书加起来只怕也没这么多!”
正看着,只听温故说道:“我平时住在这儿,乱七八糟的,贸然请你们进来聊天,实在是唐突!”
冷心裁品着咖啡微微一笑,问道:“温校长,你怎么知道我爱喝咖啡的?”
温故笑道:“你的计划书告诉我的:你的英文课教案在听、说、读、写上,有缓有急,节奏分布得当。可以看到你对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有着一份执着,对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也有一定的推崇。如果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好比中国的茶文化,讲究慢工出细活,那么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就好比外来的咖啡文化,讲究高效出精品。”
他抿了口咖啡又说:“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一慢一快,都体现在了你设计的计划书里。”冷心裁慢慢地抿着咖啡,侧耳倾听。
温故见了,接着说:“今天请你们喝的是美国产的福爵咖啡,这是一款大众品牌咖啡,特别醒脑,是我大学时代的最爱。今晚我们先喝几杯快咖啡,改天有空再喝喝慢茶。”
冷心裁听了笑道:“我哪有你说的那么深刻,不过倒是愿意和你聊聊中国的茶文化。”温故听了笑着点头。
聊完咖啡,温故回过头对冷双显说:“双显,方便的话想请你替我去一趟北平。”
冷双显听了一愣,问道:“去北平?”温故点头说:“家父有个老友住在北平的香山。约家父与我,立冬之前去北平聊一下南京的办学情况。现在开学在即,我分身乏术,想请你带着刘管家去一趟,大概需要二十天时间。”
冷双显说道:“时间上倒没问题,只怕我难以胜任啊!”
温故听了点头说:“其实去北平的事情不难办,重中之重是对学校的规划书作出说明。一时之间,时间上能走得开,又能在短时间内吃透规划书、并能向家父和张伯作出精准解释的人,只有你们姐弟俩。而学校开课在即,老师人手不够,心裁刚刚接受聘任正好能帮上忙,所以就希望你能跑这一趟!”
说到这儿,温故看了看冷心裁,发现冷心裁也在看他,不觉心中一荡,又怕被她看出自己异常,忙对冷双显说:“从擂台赛的表现上看,你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都很强,关键是在抗日救国的理念上和我很契合。我相信只需要几个小时,你一定能吃透规划书,我更相信你的应变能力,在向张伯说明规划书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你能够克服困难,不辱使命!”
他想了想又说:“为以防万一,我准备安排刘管家与你同行。”冷双显听了点头。
温故见了接着说:“今年立冬是11月7号,还有九天时间。南京到天津的火车要开两天,天津到北平要开半天,再用半天时间去香山,按这个时间推算,4号出发都来得及。只不过现在火车票难买,不能保证去了浦口和天津火车站,就能坐上当天的火车,所以,最好后天就出发。”
冷双显听了点头说:“不错,现在坐火车的人多,火车站又在超员卖票,经常是四五天都挤不上去。”
温故点头说:“其实,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我抓紧一点也是可以赴约的。”
温可可插话道:“筹备开学的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大少爷放下学校这一摊,天天赶去浦口蹲点挤车,什么事就都耽误了。”
温故点头说:“由于时间紧迫,双显又是临时受命,我会先做好三件事:第一,明天发电报给家父和张伯,向他们说明委托双显前往北平的事;第二,交通方面做两手准备,如果找熟人不行,就要在浦口火车站蹲点,确保三天之内登上火车;第三,我再写封信连同办学规划书请双显一并带去。”
冷双显听了,看了一下冷心裁,见她并不反对,于是说道:“承蒙温校长信任,我就勉力一试。今晚回去我准备好自己的应聘计划书,明天下午带过来。”温故听了点头。
接着温故又对冷家姐弟说:“今晚我也把信写好,明天下午和你们一起好好研读学校的办学规划书。”冷家姐弟点头。
温故又问冷心裁:“开学以后你们需要住校吗?”见冷心裁点头,他对温可可说:“你明天务必做好三件事:第一,把刘管家手上的事情接下来;第二,安排好住校老师的宿舍;第三,做好双显、刘管家去北平的相关安排。”温可可点头答应。
温习听了提醒道:“心裁姐,双显哥,明天过来顺便带上行李,晚上就住在学校。”冷家姐弟点头答应,起身告辞。
第二天下午,冷家姐弟刚到书房,刘斛梗来报:“南京始发的客运火车将被军管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