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抗征事件就这样被摆放在了李世民的案头,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然而,这位睿智的皇帝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立刻下旨强压,而是展现出了他的冷静和深思熟虑。
他深知,处理这样的事件不能草率行事,必须要全面了解情况,权衡利弊。于是,他果断下令,命人迅速调来了新渠规划的详细图则以及王家村的田亩户籍册,准备仔细研究一番。
这些图则和册籍被整齐地摆放在案几上,李世民坐在龙椅上,专注地翻阅着。他的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仿佛要透过这些纸张,洞察到事件背后的真相。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王家村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一道突如其来的旨意却如晴天霹雳般震撼了整个村庄。这道旨意竟然是皇帝陛下要亲临王家村,亲自视察并倾听百姓的声音!
这个消息犹如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王家村的每一户人家。村民们既惊恐又期待,他们不知道皇帝陛下的到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族长王老栓紧急召集了全村人,带领大家早早地跪在村口,等待着圣驾的降临。王老栓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皇帝陛下究竟为何而来,也不知道这对王家村来说是福是祸。
终于,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队身着华丽龙袍的队伍缓缓进入了王家村。皇帝陛下的身影出现在村民们的眼前,他的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皇帝陛下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微笑着让村民们起身。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仿佛是在与老友交谈一般:“老丈,朕知道故土难离啊。这片土地是你们的命根子,祖坟也都在这里。朝廷要修渠,也是为了让更多州的粮船能够更快地抵达长安,平抑粮价,让万民受益。但让你们受损,这确实不是朕所希望看到的。”
皇帝陛下的话让王老栓和村民们心中一暖,他们原本紧张的情绪稍稍缓解了一些。接着,皇帝陛下话锋一转,指着摊开在地上的地图说道:“朕仔细看了这图则,新渠的线路确实是最优的选择,若是更改,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但朕也看了你们的田册,朝廷的补偿虽然是按照市价足额发放的,但朕心里清楚,这远远不足以弥补你们离乡背井的痛苦。”
在村民惊愕的目光中,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一、补偿款,传朕旨意,再加三成!作为你们安家落户之费。”
“二、朕已命京兆府,在渠对岸划出同等面积的上好官田,并助你们修建新屋舍,开辟新村落!你们王家村,整体搬迁过去,宗祠亦可迁建,绝不令你们骨肉分离,宗族散落!”
“三、新渠修建,需大量力工。村中青壮,可优先录用,按工给酬,直至渠成!如此,尔等既有新田新屋,又有工钱可拿,未来生计,更有保障!”
“四、新村落,就以‘王家新村’为名!尔等以为如何?”
这套组合拳,不仅提高了经济补偿,更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宗族延续和未来生计问题!尤其是“整体搬迁”、“修建新村”、“优先用工”这几条,彻底打动了王老栓和村民们。
王老栓老泪纵横,率众再次跪倒:“陛下…陛下圣明!体恤小民疾苦至此…我等…我等若是再阻挠国事,还是人吗?!王家村全体村民,愿听从朝廷安排!”
一场可能激化的民怨,被李世民以超越时代的“人性化拆迁”理念巧妙化解。消息传开,天下称颂陛下仁德。新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朝廷的威信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