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的发展如日中天,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水泥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工程更加坚固耐用,城市建设得以蓬勃发展;漕运的改善则保障了物资的顺畅运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边境的稳固让国家免受外敌侵扰,人民生活安定;而内部隐患的清除更是让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让李世民(陈默)深感欣慰,他清晰地感受到“盛世能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积累着。那原本空荡荡的能量槽,如今已被莹白的光芒填满了近三分之一!这道光芒仿佛是帝国繁荣昌盛的象征,预示着一个辉煌时代的即将到来。
回归的渴望,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而且这股欲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他无法抑制这种情感,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工部的资源,悄悄地进行一些“小发明”。
这些“小发明”并不是简单的创造,而是蕴含着他对未来的种种期待和设想。他希望通过这些发明,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的实力,让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进步,更重要的是,这些发明或许在未来他回归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
他在发明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着各种可能性。这些发明可能是一种新的武器,能够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也可能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可能是一种通讯设备,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
然而,除了实际的用途之外,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留下线索。他知道,自己的回归之路充满了未知和困难,也许在某个关键时刻,这些“小发明”能够成为他回归的关键线索,帮助他找到回家的路。
于是,他在发明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特殊标记或密码。这些标记和密码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就这样,他默默地进行着自己的“小发明”计划,一边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一边为自己的回归之路埋下伏笔。
他闭上眼睛,在脑海中仔细回忆着关于指南针的一切知识。然后,他拿起笔,凭借着记忆,开始绘制出一个简易的指南针(司南)改进图纸。
在图纸上,他详细地描绘出了新的设计思路。他决定采用磁石来磨制磁针,这样可以提高磁针的磁性和指向准确性。接着,他将磁针放置在一个带有精确刻度的圆盘中心,以便更准确地读取方向。
为了保护磁针和提高其稳定性,他还设计了一个透明的水晶片,将其覆盖在圆盘上,并密封起来。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磁针受到外界干扰,还能使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完成图纸后,他找来了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图纸交给他,并嘱咐他要保守秘密。工匠按照图纸的要求,精心制作了几个样品。
经过测试,这些样品的指向准确性和便携性都远超现在的司南。他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于是决定将其中一个样品赠予即将率领船队再次出海演练的牛进达。
牛进达接过这个小巧的指南针,对其精巧的设计赞不绝口。他深知这个小小的指南针在海上导航中的重要性,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而剩下的几个指南针,他则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每当他看着这些小小的、却能指明方向的指南针时,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希望。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身影,而这些指南针,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为他指引着回家的路。尽管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回到现代,但他愿意为了那一丝可能,做着这些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