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下令将铁道技术向西域推广,以加强边疆与中原联系,安西都护郭孝恪接令后积极筹备,却在选址时遭遇当地部落阻挠,同时发现部落中竟有 “影先生” 势力渗透的痕迹,陷入技术推广与防患暗敌的双重困境。
长安的春日总是带着暖意,太极殿内的议事却透着紧迫。李世民手持安西都护郭孝恪的奏疏,眉头微蹙:“西域乃丝绸之路要冲,如今虽局势稳定,但物资运输仍依赖驼队,耗时费力。朕意将铁道技术推广至安西,从敦煌修至龟兹,如此既能加快军粮转运,也能促进西域与中原通商。”
李恪站在一旁,接过奏疏仔细翻阅,补充道:“父皇所言极是。只是西域地形复杂,多戈壁沙漠,与关中平原不同,铁道修建需因地制宜。儿臣建议派工部郎中张元率技术团队前往安西,协助郭都护规划线路,同时让百骑司暗探随行,以防‘影先生’势力从中作梗。”
李世民点头赞同,当即拟旨:命张元带二十名工匠、五十名百骑司暗探赶赴安西,与郭孝恪汇合,务必在年内完成铁道规划,次年开春动工。
半月后,张元一行抵达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郭孝恪早已在府外等候,两人寒暄过后,立刻着手勘察线路。起初进展顺利,从敦煌至焉耆的线路地势相对平坦,当地胡人部落也因常年受大唐恩惠,对铁道修建表示支持。可当队伍行至龟兹以东的姑墨部落时,却遭遇了意外。
姑墨部落首领苏合手持弯刀,拦在勘察队伍前,身后跟着数百名部落勇士,神情戒备:“郭都护,这‘钢铁道路’要穿我部落牧场而过,会惊扰牛羊,我们不答应!”
郭孝恪上前耐心解释:“苏合首领,铁道修成后,中原的粮食、布匹能更快运到西域,你们的牛羊、葡萄也能及时运往长安,卖个好价钱,对部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
苏合却梗着脖子,语气生硬:“我们世代靠牧场为生,不需要什么‘钢铁道路’!你们再往前走一步,休怪我们不客气!”
张元察觉不对,悄悄拉过郭孝恪:“都护大人,这苏合的反应太过激烈,不像是单纯反对修路。我刚才看到他身后一名随从,腰间佩着的玉佩,与百骑司之前追查的‘影先生’党羽佩饰相似。”
郭孝恪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打量苏合身后的随从。那名随从身材高瘦,眼神躲闪,见郭孝恪看来,立刻低下头,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玉佩。郭孝恪瞬间明白,姑墨部落定是被 “影先生” 势力蛊惑了。
当晚,郭孝恪命人将苏合的随从擒来审讯。起初随从还百般抵赖,可当百骑司暗探拿出从周文举府中搜出的同款玉佩时,他终于崩溃,如实招供:“是‘影使’让我接近苏合首领,说大唐修铁道是为了监视部落,掠夺资源,让我煽动首领反对修路,拖延大唐在西域的建设。”
郭孝恪与张元商议后,决定先揭穿 “影先生” 的阴谋,再争取苏合的支持。次日,郭孝恪邀请苏合及西域各部落首领前往都护府,当众拿出随从的供词与玉佩,又让张元展示铁道模型,讲解修建铁道的好处。
苏合得知自己被蛊惑,又看到铁道模型能高效运输物资,羞愧不已,当即向郭孝恪道歉:“都护大人,是我糊涂,险些误了部落的好事!我姑墨部落愿意全力支持铁道修建,部落勇士随叫随到!”
其他部落首领见此情景,也纷纷表示支持。困扰多日的难题终于解决,张元立刻带领工匠重新勘察线路,郭孝恪则调派士兵保护施工安全。夕阳下,安西的戈壁上,一道铁道的规划线渐渐清晰,而百骑司暗探则暗中追查 “影使” 在西域的踪迹,一场技术推广与暗敌防范的较量,仍在悄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