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僧侣玄奘带回大量佛经,在长安弘福寺宣讲佛法,李恪前往听经,偶遇一名行为诡异的天竺僧人,发现其携带的经卷中夹着与 “影先生” 密信相似的密码符号,李恪不动声色跟踪,却在关键时刻让僧人逃脱,只留下半张写有 “能量节点” 的残页,加深对暗势力渗透范围的警惕。
长安弘福寺近期热闹非凡,天竺高僧玄奘历经十七年西行,带回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如今正在寺内宣讲《大般若经》,引得长安百姓与官员纷纷前往听经。李恪素来对佛法略有兴趣,又听闻玄奘法师学识渊博,便在处理完政务后,轻车简从前往弘福寺。
弘福寺内,大雄宝殿挤满了听众,玄奘法师身着袈裟,端坐于法座之上,声音洪亮地讲解佛经义理。李恪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聆听。正当他沉浸在佛法的智慧中时,一道异样的目光引起了他的注意 —— 殿外走廊上,一名身着天竺僧袍的僧人正探头探脑,眼神并非专注于听经,而是不断扫视殿内众人,尤其是在李恪身上停留了片刻,便匆匆离去。
李恪心中起疑,这僧人虽穿着天竺僧袍,却面色黝黑,身形消瘦,与其他天竺僧侣的气质截然不同,且行为鬼祟,不似真心礼佛。待玄奘法师宣讲结束,李恪悄悄跟了上去,只见那僧人并未前往僧房,而是绕到弘福寺后院的僻静处,从怀中取出一卷经卷,快速翻阅着。
李恪躲在树后,仔细观察,发现那经卷并非普通佛经,而是在经文旁夹杂着许多奇怪的符号 —— 与百骑司之前破译的 “影先生” 密信符号极为相似!李恪心中一紧,正欲上前盘问,那僧人似有所觉,猛地抬头,看到李恪后,眼中闪过惊慌,立刻将经卷揣入怀中,拔腿就跑。
“拦住他!” 李恪大喝一声,快步追了上去。寺内的侍卫听到喊声,也纷纷围堵过来。那僧人却极为灵活,在寺院的小巷中穿梭,眼看就要跑出弘福寺大门,李恪甩出腰间的玉佩,正中僧人后背。僧人踉跄了一下,怀中的经卷掉落一地,他却顾不上捡拾,翻身上了一匹早已等候在门外的马,绝尘而去。
李恪捡起掉落的经卷,发现经卷已被撕扯开,只剩下半卷,其中一页的角落还夹着半张残页,残页上写着 “能量节点”“长安地下” 等字样,旁边还有几个模糊的密码符号。他将经卷与残页收好,立刻命东宫侍卫通知百骑司,追查那僧人的下落。
百骑司统领秦峰接到消息,立刻调动长安城内的暗探,封锁城门,追查僧人踪迹。可那僧人似乎对长安地形极为熟悉,一路避开巡查,最终消失在城南的胡人聚居区。暗探们在聚居区搜查了数日,只找到僧人丢弃的天竺僧袍,再也没有其他线索。
李恪将经卷与残页带到太极殿,交给李世民。李世民看着残页上的 “能量节点” 与密码符号,脸色凝重:“‘能量节点’?长安地下难道有‘影先生’所说的能量源?这僧人潜伏在弘福寺,显然是想利用佛法掩盖身份,暗中探查或破坏长安的能量节点。”
玄奘法师得知此事后,也赶来太极殿,查看了那卷经卷,摇头道:“此经卷并非贫僧带回的佛经,上面的符号也绝非梵文或佛教密语,定是有人伪造经卷,混入寺中,意图不轨。贫僧愿协助百骑司,辨认寺内僧侣,找出可疑之人。”
李世民点头同意,命百骑司与玄奘法师合作,对弘福寺及长安城内的其他寺院进行排查,同时让李恪带领百骑司暗探,根据残页上的 “长安地下” 字样,探查长安城内的地下通道与古井,寻找所谓的 “能量节点”。
东宫书房内,李恪铺开长安地图,在上面标注出长安的地下通道分布。长安作为古都,地下有许多历代遗留的通道与古井,若 “影先生” 想利用这些地方作为 “能量节点”,后果不堪设想。李恪命人将地图分发给百骑司暗探,分成十组,每组负责一片区域,仔细探查地下情况。
暗探们拿着火把,深入阴暗潮湿的地下通道,逐一排查。通道内布满蛛网与灰尘,不时有老鼠窜过,环境极为恶劣。他们仔细检查通道壁上是否有异常符号或装置,古井内是否有奇怪的物资,却始终没有发现 “能量节点” 的踪迹。
而弘福寺的排查也毫无进展,那名诡异僧人如同人间蒸发,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李恪站在长安地图前,看着密密麻麻的探查标记,心中明白,“影先生” 的势力已渗透到宗教领域,其布局之隐蔽,远超想象。这场隐藏在佛法外衣下的暗战,才刚刚开始,而长安地下的 “能量节点”,仍像一颗定时炸弹,等待着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