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预警,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并未在表面上掀起太大的波澜。他拜访的几位清流好友,如郑虔、卫八处士等人,虽同样忧心忡忡,但皆感无力回天。奏疏通过种种渠道递了上去,却仿佛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甚至有小道消息传出,有当权者斥责此乃“杞人忧天,离间君臣”。
这结果,并未出乎杜丰的预料。天宝十四载的朝堂,早已被“盛世”的靡音和权奸的私欲所蒙蔽,容不下逆耳的忠言。杨国忠虽与安禄山不和,但更多是权力斗争,他自信能掌控局面,甚至可能希望安禄山真反,以便借机铲除。而深居宫中的玄宗皇帝,更是沉湎于贵妃的温柔乡与道教的长生梦中,不愿相信那“忠诚”的胡儿会背叛自己。
然而,暗流却在平静的水面下汹涌。杜丰通过“隐刃”和柳家的渠道,敏锐地察觉到,长安城的气氛正在变得微妙。金吾卫的巡逻似乎频繁了一些,一些敏感位置的将领有了不易察觉的调动,甚至市井间关于边将跋扈的流言也悄然多了起来。
显然,杜甫的预警并非全无作用,至少在一些有识之士和掌握兵权的将领心中,敲响了警钟。郭子仪府上的守卫明显加强了,郭曦来找杜丰的次数也减少了,似乎军务变得繁忙起来。
这一日,柳文渊亲自来到悦来邸店拜访,神色比往日凝重许多。屏退左右后,他低声道:“杜小公子,情况有些不妙。”
“柳世叔请讲。”杜丰心中一凛。
“杨国忠府上的那位管事,前日又来了。”柳文渊眉头紧锁,“这次不再是商量,而是近乎强索。要求我们交出糖霜的炼制之法,并让出琼霜坊七成的份子。言语间,颇多威胁之意。言道若是不从,只怕这‘聚敛奇技’,会引来御史弹劾,甚至……有碍杜拾遗的清誉与前程。”
图穷匕见!杨国忠终于不再掩饰其贪婪,直接动用权势进行压迫!不仅想要技术,还想吞并大部分产业,甚至用杜甫的仕途来威胁!
杜丰眼中寒光一闪。杨国忠此举,既是贪图巨利,恐怕也有借此敲打与柳家关系密切的郭子仪等军方势力的意味。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柳世叔如何回复?”杜丰沉声问道。
“老夫自然是虚与委蛇,借口技术尚不完善,需要时间改进,暂时搪塞了过去。”柳文渊叹了口气,“但恐怕拖不了多久。杨国忠权势熏天,他若用强,柳家虽有些根基,也难以正面抗衡。”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炭火噼啪作响,气氛压抑。
杜丰的大脑飞速运转。硬抗是下策,无异于以卵击石。交出技术和利益,更是自毁长城。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全自身,又能化解危机的路。
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前世看过的某些历史案例,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逐渐成形。
“柳世叔,”杜丰抬起头,目光锐利,“我们非但不能给,还要……主动献出去!”
“主动献出去?”柳文渊愕然。
“没错,”杜丰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但不是献给杨国忠,而是……献给陛下!”
“献给陛下?”柳文渊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你是说……将糖霜,作为贡品?”
“正是!”杜丰思路愈发清晰,语速加快,“我们将工艺最复杂、品质最上乘的‘雪霜’定为贡品,专供大内。将其神化,言其乃‘祥瑞’,得之不易,需‘聚天地灵秀,合君臣相得之气’方能成就少量。然后,将配方与核心制法,以最隆重、最公开的方式,‘敬献’给陛下,由宫中少府监掌管!”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如此一来,糖霜便不再是柳家或小子的私产,而是皇家贡品,关乎天子颜面!杨国忠再是跋扈,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抢夺皇家之物,更不敢逼迫我们交出那套玄之又玄的‘核心秘法’——因为那已经‘献’给皇帝了!我们只需负责按‘古法’艰难地制备贡品即可。至于那些次一等的糖霜,则可以少量流入市场,其利润,也足以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且无人敢再轻易觊觎!”
“妙啊!此乃李代桃僵,祸水东引之策!”柳文渊抚掌赞叹,激动得站起身来,“将最大的利益和最惹眼的‘技术’献给皇帝,看似损失,实则披上了一层无人敢动的护身符!更是将杨国忠的觊觎,直接挡了回去!高明!实在是高明!”
他看向杜丰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敬佩。此计不仅化解了眼前危机,更是借力打力,将皇权化为了保护伞!这份急智与对权术人心的洞察,简直可怕!
“不过,”柳文渊很快冷静下来,沉吟道,“献技于上,流程繁琐,需有得力之人引荐,方能上达天听。且如何将此事办得漂亮,既显诚心,又不至于让陛下觉得我们是在敷衍,还需仔细斟酌。”
“引荐之人,现成便有。”杜丰微笑道,“郭公郭子仪,深得圣眷,且刚直不阿,由他出面,最为合适。至于如何献技……”他压低了声音,“我们可以准备一场‘祥瑞献瑞’的戏码……”
杜丰低声将自己的想法细细道来。包括如何选择吉日,如何将提炼过程包装得充满仪式感和神秘色彩,如何通过郭子仪的奏对,将糖霜与“盛世祥瑞”、“天子德政”联系起来……
柳文渊听得连连点头,眼中精光闪烁,不断补充着细节。两人在这狭小的书房内,竟将一场可能震动朝野的“献瑞”大戏,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计划既定,柳文渊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动用了柳家所有的资源和人脉,一方面加紧制备一批品质绝佳的“雪霜”贡品,另一方面,则开始暗中造势,散布关于“天降甘霖,化晶为霜”的祥瑞传言。
而杜丰,则亲自去了一趟郭府,拜见郭子仪。
他没有隐瞒,将杨国忠索要糖霜技术、以及他与柳文渊商定的“献瑞”之策,原原本本地告知了郭子仪。他言辞恳切,既说明了面临的危机,也阐述了借此机会,或可稍分杨国忠之权、为朝廷开辟一项财源的可能。
郭子仪听完,久久不语,只是用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睛,静静地看着杜丰。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看清所有算计与筹谋。
杜丰坦然相对,目光清澈。
良久,郭子仪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小子,你可知,此举是在行险?若圣心不悦,或杨国忠从中作梗,尔等皆有灭顶之灾。”
“小子知道。”杜丰躬身道,“然,坐以待毙,亦是死路。唯有行险一搏,或可觅得生机。且,糖霜之利,若能归于国库,于国于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小子人微言轻,唯有借郭公之力,方能将此物,用于正途。”
他将“于国于民”摆了出来,既是真心,也是打动郭子仪的关键。
郭子仪再次沉默,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他自然看得出杜丰话语中的机心,但更欣赏这份在绝境中寻找生路的智慧与魄力,尤其是那句“于国于民”,确实触动了他。如今朝廷用度日繁,若能开辟一项稳定财源,确是好事。而且,能借此打压一下杨国忠愈发嚣张的气焰,他也乐见其成。
“罢了。”郭子仪终于做出了决定,虎目中闪过一丝决断,“此事,老夫便替你,替柳家,搏上一搏!但成败与否,犹未可知,你需有心理准备。”
“多谢郭公!”杜丰深深一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有郭子仪出面,此事成功的概率便大了许多!
接下来的日子,杜丰与柳文渊全力投入到“献瑞”的准备工作中。琼霜坊被彻底封锁,只留核心工匠,按照杜丰设计的“古礼”流程,反复演练那套充满神秘感的制糖仪式。一批晶莹剔透、毫无杂质的顶级“雪霜”被精心制作出来,盛放在特制的玉盒之中。
而郭子仪那边,也开始了行动。他选择了一个玄宗皇帝心情颇佳的时机,在一次常规奏对后,看似无意地提起了近日市井流传的“糖霜祥瑞”之说,并呈上了柳文渊早已准备好的、文采斐然的《祥瑞贡表》和一小盒样品。
果然,那洁白如雪、甘甜纯粹的糖霜,立刻引起了玄宗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尝过之后,龙颜大悦。对于一位追求长生与享乐的帝王而言,这等宛若仙家之物,正是投其所好!
借着皇帝高兴的劲头,郭子仪顺势提出了柳家(隐去了杜丰的主要作用)感念天恩,愿将此法献于朝廷,由少府监专营,以充国库,并恳请陛下亲定贡品规制云云。
玄宗正在兴头上,又听闻能充实内帑(他显然更关心这个),当即准奏,并下令由郭子仪协同少府监,办理接收“古法”及核定贡品事宜。他甚至亲自为这糖霜赐名——“玉髓霜”。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谁也没想到,这突然冒出来的“糖霜”,竟一跃成为了皇家贡品!柳家更是得到了皇帝亲口赞誉!杨国忠得知消息后,气得砸碎了心爱的玉如意,却无可奈何。皇帝金口已开,他再想强取豪夺,便是打皇帝的脸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块巨大的肥肉,从嘴边飞走,落入了“皇家”的口袋。
而杜丰和柳家,则成功地从这场危机中脱身。他们虽然失去了“玉髓霜”的名义所有权和大部分利润,但保住了核心的制备能力(那套玄乎的“古法”解释权在他们手中),并且获得了为宫廷制备贡品的资格,这本身就是一道护身符。更重要的是,那些品质稍次、但依旧利润惊人的“次等糖霜”,其生产和销售,依旧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无人再敢轻易染指。
一场看似无解的死局,被杜丰以一记漂亮的“献瑞”,巧妙化解。
站在琼霜坊外,看着少府监的官员们恭敬地记录着那套他编撰的“古法”流程,杜丰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帝都长安的棋局,他再次落下了一子。
借力皇权,暂避锋芒。糖霜破局,只是开始。
他抬头,望向北方。那里的阴云,愈发浓重了。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已经,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宝贵的时间和一道坚固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