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澜的密信与史思明暂缓南下的消息,如同阴霾天际透出的两道微光,虽未能彻底驱散黑暗,却让杜丰看到了绝境中的一线生机。他深知,这喘息之机转瞬即逝,必须牢牢抓住。
他首先回信柳明澜,并未过多诉说蜀中艰难,只以“一切安好,静候佳音”寥寥数字回应,既免她过度忧心,也隐含了对她即将到来的期盼与信任。同时,他将柳家首批援助物资的接应路线、暗号以及如何避开官府耳目运入“砺锋营”的详细方案,通过那条绝密渠道发了回去。
应对眼前的危机,他采取了更积极的姿态。既然官府以“私募兵勇”为由发难,他便反其道而行之。他让雷万春以“协防成都、清剿趁乱滋事匪类”的名义,主动向代理官员和崔圆呈报了一份“砺锋营”的“请战书”,并附上了营中士卒名录(自然是经过删改的),声称愿受节度使衙门统一调遣,为国效力。此举既显得坦荡,又将了对方一军——若准,则“砺锋营”行动反而有了官方背书;若不准,则坐实了他们排挤忠良、不顾大局的罪名。
果然,这份“请战书”让“行在”和崔圆都有些措手不及。准了吧,等于承认了“砺锋营”的合法性,还给了杜丰插手军务的借口;不准吧,道理上又说不过去,尤其在史思明威胁未除的当下。最终,此事被他们以“需斟酌商议”为由,暂时拖延了下去,但针对杜丰的逼迫,也不得不暂时缓和了几分。
杜丰利用这短暂的缓和期,加紧整合手中力量。他亲自去了一趟“砺锋营”。此时的营寨,经过连番加固和雷万春的整顿,已然如同一个戒备森严的小型军镇。三百锐卒虽然沉默,但眼神中透出的那股经历过血火磨砺的彪悍之气,让杜丰心中大定。他并未多言,只是巡视了一番,与几名基层头目简单交谈,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并承诺绝不抛弃任何一位兄弟。简单的话语,却让这些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汉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与忠诚。
与此同时,他也加紧了与蜀中那些尚在观望的中小势力联络。他不再仅仅依靠柳家的商业网络,也开始动用严武留下的部分隐藏人脉,许以利益,陈说利害,慢慢将这些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一张虽然松散、却覆盖面更广的支持网络。
就在杜丰于蜀中艰难打开局面之际,柳明澜承诺的援助,终于如同甘霖般,悄然抵达。
第一批由柳家心腹家将押送的财物和粮食,成功突破了官府的重重封锁,通过数条隐秘的商道和水路,分批运抵成都外围,并由“隐刃”成员接应,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入了“砺锋营”和杜丰控制的几个秘密据点。这笔巨大的援助,瞬间缓解了杜丰的经济困境,也让“砺锋营”的物资储备变得空前充足。
更让杜丰意想不到的是,随同物资前来的,还有两位特殊的“客人”。
这一日,杜丰正在宅邸书房内处理文书,南霁云(他已从河北秘密返回,带回了史思明内部不稳、暂时无力大举南下的确切情报)悄然入内,低声道:“小郎君,柳家商号的周掌柜带着两个人,从后门进来了,说是柳小娘子派来的特使,有要事相商。”
杜丰心中一动,柳明澜派来的特使?他立刻起身:“快请到密室。”
来到密室,只见周福身旁,站着两人。一人作书生打扮,青衫磊落,面容清俊,约莫二十出头年纪,眼神灵动,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气度从容。另一人则让杜丰微微一愣,那竟是一位身着淡紫色劲装、以轻纱遮面的女子!她身姿挺拔,虽看不清面容,但露出的那双眸子,却如同秋水寒星,清冷剔透,带着一种迥异于柳明澜的、如同出鞘利剑般的锐利气质。
“杜公子,”周福上前一步,恭敬道,“这位是苏瑾先生,乃我家小姐特意从江南聘请的谋士,精于纵横捭阖、筹算谋划。这位是……”他看向那紫衣女子,语气略显迟疑。
那紫衣女子自己开口了,声音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凌素雪。”言简意赅,并无多余客套。
苏瑾则微笑着拱手:“在下苏瑾,久仰杜公子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临行前,柳小姐特意嘱咐,蜀中之事,但凭杜公子与苏某商议决断,柳家资源,皆可由公子调动。”他话语轻松,但眼神中的审视与精明,却逃不过杜丰的眼睛。
柳明澜竟然给他送来了一位谋士和一位……看起来像是护卫,但气质绝非凡俗的女子?杜丰心中讶异,面上却不露声色,拱手还礼:“苏先生,凌姑娘,一路辛苦。明澜小姐厚意,杜丰感激不尽。如今蜀中局势,想必周掌柜已向二位说明?”
苏瑾笑道:“略知一二。‘行在’怯懦,崔圆骑墙,外有史思明虎视,内有宵小作祟。看似危如累卵,然则……”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密室墙壁上悬挂的舆图,“危机之中,亦蕴藏着莫大机遇。譬如这崔圆……”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向剑南节度使府的位置:“其首鼠两端,无非是待价而沽。此前灵武新败,史思明势大,他自然倾向妥协。如今史思明暂缓兵锋,内部不稳,灵武虽伤元气,但郭李二公尚在,根基未失,他崔圆难道就不怕史思明秋后算账,或者灵武缓过气来,找他清算观望之罪?此时,正是对其施压,逼其表态的绝佳时机!”
杜丰眼中精光一闪,这苏瑾果然有些门道,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所在。“苏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只是,该如何施压?又如何确保其不会狗急跳墙?”
“示之以威,诱之以利,慑之以势。”苏瑾侃侃而谈,“‘砺锋营’便是‘威’,柳家源源不断的援助和公子您在蜀中暗中织就的网络便是‘利’,而北地局势的变化以及……或许可以制造的一些‘意外’,便是‘势’。”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杜丰一眼。
杜丰立刻明白,苏瑾指的是可以利用情报,甚至制造一些事件,来影响崔圆的判断。比如,可以“不经意”地让崔圆知道史思明麾下某些将领对他崔圆占据蜀中富庶之地早已不满;或者,制造灵武朝廷即将派遣重臣前来整顿蜀中军政的“传闻”。
“此外,”一旁沉默许久的凌素雪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清冷,“我可潜入崔圆府中,探听其核心机密,或……清除某些力主投降的碍事之人。”她话语平淡,却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意。
杜丰心中微凛,看了凌素雪一眼。此女绝非普通护卫,更像是……专司暗杀与情报的顶尖好手。柳明澜将这样的人派来,其决心和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有了苏瑾的出谋划策和凌素雪这把潜在的“利刃”,杜丰顿时感觉手中的牌多了不少,思路也豁然开朗。
接下来的几日,杜丰与苏瑾、凌素雪闭门密议,制定了一套针对崔圆和“行在”的连环计策。由苏瑾负责谋划和舆论引导,杜丰调动资源配合,而凌素雪则如同暗夜幽灵,悄然潜入崔圆府邸及“行在”几位核心官员的住处,探听消息,并适时制造一些“意外”——比如,某位极力主张投降的官员,其贪腐的铁证“恰好”被敌对派系获得;又比如,崔圆最信任的一名幕僚,其与史思明使者秘密接触的把柄,“意外”落入了崔圆政敌的手中……
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迅速在成都官场激起了新的波澜。崔圆变得疑神疑鬼,对麾下将领和幕僚都充满了不信任,其投降的倾向被大大遏制。“行在”内部也因互相揭发而陷入内斗,妥协投降的声浪虽然仍在,却已失去了之前的统一阵线。
蜀中的局面,在杜丰与这两位新来的“助手”联手之下,竟然奇迹般地再次稳住了阵脚,甚至开始出现一丝反击的迹象。
绝境之中,因柳明澜送来的强援,而逢生一线。
杜丰站在密室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苏瑾的智谋,凌素雪的锋刃,再加上柳明澜在后方源源不断的支持,让他手中终于握有了足以撬动棋局的力量。
他知道,与“行在”和崔圆的正面较量,即将到来。而这一次,他将不再是被动防守。
他轻轻摩挲着怀中那枚温润的“紫云令”和冰凉的严武铁令。
双姝暗谋,利刃在握。
这蜀中的天,是时候该变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