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正要向你们宣读一项帝国法旨。
凡参与神州建设有突出贡献者,皆有机会入选名人堂。
以功绩论,可证天幕法相,其中所涉及因果,皆看其自身的功绩,至于其没有功地,乃是包装出来者如方孝孺腐儒之流则无权进入名人堂更无可能修成天幕法相”
“切,本先生不稀罕”
方孝儒嘴硬,内心却感觉无比蛋疼,朱允文还没有登记前,天幕就把他的做法给爆了出来,直接断了他的晋升入仕之路。
相比于方孝儒在教学方面的能力,老朱还是更想要完整的家,对于自己的子孙,就算再怎么不当人子,他还是能庇护就尽可能的庇护。
所以方孝儒这一代及其他子孙有可能之后在仕途都会有些不顺。
当然如果能凭硬实力考上科举,那就另当别论。
此时的天幕上扶苏正在给这祖孙三代人还有一个和尚介绍这一次的副本。
“什么扶苏陛下,难道我们并不是到某个已经知晓的历史时期了吗?”对于此次朱高炽内心大惊。
因为相比于其他副本,如果是历史上的副本,那么做后来人去参与的话,有优势,至少知道谁是谁,不至于像没头苍蝇那样乱转。
“准确的说,这方副本是推演出来的一方新的世界,与正统大明历史有些许不同之处”
“毕竟在历史中,汉王朱高煦及其子孙,并无后续历史记载,因此大概可以默认是被灭门了”
朱高煦听到此处应生生的看着自己这大侄子透露出的笑容,意味不明。
至于当事人汉王的一众皇子,也都纷纷上好标文准备投降,毕竟造反这件事情都是他们父王的事情,他们可都是朱家好孙子,乖乖在应天城内做一个纨绔,从来没有觊觎皇位之心啊。
他们可都是皇爷爷的爱孙就算不如朱瞻基那个好圣孙一般,但总体来说还像个人。
绝对不会像他们那个逆爹一样。
“准确的手指防护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化,原本的汉王朱高煦并没有因为造反被喷,反倒被流放到了安南之地。”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安南这块土地由朱棣征服之后,便正式纳入了大明朝的版图”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之中,明宣宗朱瞻基出于种种考虑放弃了安南这块土地
最后让那些安南蛮夷再一次的建国,尽管依旧是附属国,但从整体上来看,这帮啥毛病还是亡我中原之心不死,作为一群彻头彻尾的白眼狼,在明朝萨尔浒之战战败的时候再一次的造反作乱
而身为汉王直系后代的朱由檬,率部平叛,砍了10多万头安南猴子之后并一统东南亚半岛最后在中原明朝正统灭亡之时北上抗清”
“而你们加入其中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朱由檬这位汉王完成统一东南半岛的积液,如果可以的话,在北上剿灭满清,再一次实现由南往北获得天下的机会
并根据你们的完成度,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扶苏笑着说道随即点开了一个按钮,一到副本之门就这样的出现在了天幕之中。
“汉王爷既然这次是去拯救你的藩国,那么这次的行动这次的副本就由你为统帅”
“什么爹?”
“爷爷,二叔他?”蛐蛐皇帝十分不解,不明白自己不应该是皇爷爷最疼爱的孙子吗?怎么反倒让二叔为统帅?
“好了老二,既然父皇都已经这么说了,那就以你为统帅。”
“这一次的副本,他不仅仅只是个游戏,也是一个难得的历练机会,未来你到了藩国,也是以你为准,所以这一次就好好把握历练机会”
“大哥?”
朱高煦不可自信的看着自己的大哥,然而自己的大哥就在那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老三朱高燧也上来,拍着马屁说道“哎呀,二哥这次可是你自己检验的时候,你既然说自己不逊色于大唐太宗,那就让老头子看一看我朱家好儿郎的风范”
天幕之下,对于永乐父子一家的相处模式有些震惊到了毕竟根据传统观念来讲,皇氏父子不应该是打生打死的吗?
“去吧,老二,好好把握这一次的试炼机会,绝对要打出我大明皇室的风采,绝对不能给你皇爷爷丢脸”
当即第1个进入副本世界之中。
随后朱家三兄弟慢慢走入副本之中。
“对了,瞻基把你堂叔也拉下副本没有他这个副本就凑不齐”
“好勒父亲”朱瞻基直接把朱允文扛了起来,一同进入副本之中。
“皇孙如此,行事十分不妥”
由于皇帝以及三位皇子全都进入了天幕,而且都开始参与副本试炼,所以如今的大明朝廷,一时之间倒是进入了无主状态。
作为太子妃的张妍也被强行拉出来入朝听政,当然更多的还是充当一个门面,朝堂大阵还是有以三杨为首的内阁把握。
“太子妃娘娘,这安南还有汉王”
“好了,尽管我不知道您三位的想法,但安南还有汉王,不到关键时刻,千万,不要放弃,毕竟安然之地可是我大明真金白银才打下来的土地,也是牺牲了数万将士才换来的地盘”
太子妃的劝告三位杨阁老还是听进去的。
但至于历史上放弃安南收缩战略的行为,其实也是不得已之举,毕竟帝国连连征战武勋势力已经庞大起来,作为文臣代表的三杨,肯定要节制武勋。
连年的征战,哪个势力哪个阶层的都受不了,而且凭借着军功,大明的武勋团体在永乐朝又达到了一个巅峰,聚集几十万能征善战的精锐虎狼之师。
这股庞大的势力,如果帝王控制不住的话,那么十有八九玩完。
如果反过来控制帝王,那么原本和平的天下即将再次陷入动乱,那就彻底不好了。
所以如今宝中北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堡宗巡视边防顺便查帐,只不过在查账的过程之中查出了一些东西,于是边将直接勾结也先。
而获得皇帝加持的也先,直接膨胀了,于是才有了这一次的北京保卫战。
当然明宣宗朱瞻基也,有几次巡边几次,查账,也遭遇了外敌,但不同,于他儿子朱瞻基获得了胜利,并没有被俘虏。
所以不论从哪方面的角度,都必须把这庞大的功勋团体给打压下去,实现文人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