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心里压力山大。
祁同伟一听王亮不是来要工人回去的,脸色立马缓和了下来:
“你早说嘛!”
“走走走,中午就在这吃吧,前两天从你们村里收了头野猪,咱们正好打个牙祭!”
王亮一脸无奈:
“那头野猪还是我卖给你们的!”
“祁镇长,我是来找你谈点事的。”
祁同伟笑着说:
“只要不是让我让工地停工,别的事都好说。”
王亮眼睛一亮:
“就是这事,我们村也想修条路!”
祁同伟一口赞成:
“要致富,先修路,路通了啥事都好办。”
“流水县虽然穷,县城里还是有些大户人家,他们想吃点干菜、河鲜、黄鳝什么的,咱正好可以供应。”
王亮连连点头:
“对对对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祁镇长能这么想,真是太对我的心思了!”
“二王村现在已经算是脱贫了……”
祁同伟打断他:
“脱贫?还早得很!”
“你看看后面的那些房子,屋顶还都是茅草。”
“等哪天换成瓦房,家家户户有摩托车、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再说脱贫的事吧!”
王亮听得差点下巴都掉了:
“这哪是脱贫啊,这都快奔小康了!”
祁同伟淡淡地说:
“我来二王村一趟,总得给村子留下点东西。”
“不然我来的时候一个样,走的时候还是老样子,那我不是白来了?”
“现在还不行,再等三年,到时候你就知道不一样了!”
这话听起来挺大,但王亮一琢磨,还真有可能成!
王亮苦笑:
“祁镇长,我没你这本事,只能围着二王村转转,让我们小王庄也沾点光。”
祁同伟斜着眼看他:
“老王,你们沾的光还少吗?”
王亮苦笑:
“还真是不少!”
岂止不少。
二王村建了农机厂、农机培训中心,还有一堆工程,自然需要大量肉类供应。
光靠一个二王村的产量,哪能撑得起这么大的消耗?
要是二王村自己就能满足,它也不会是贫困村了。
更重要的是,祁同伟特别重视教育和青少年的健康。
每个孩子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是硬性规定。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一样,鸡蛋牛奶每天不落。
谁敢不照做,罚!
以前穷的时候罚两分钱,现在经济发展了,规矩也跟着变,违规直接罚五十!
村里人现在老老实实,不敢有半点马虎。
这些都离不开原料支持。
小王庄因为距离近,没少提供原料。
毫不夸张地说,光是给二王村供应原料,按照流水县的标准,他们今年就能实现脱贫!
这也让王亮动起了别的心思,他虽然见识不多,但依葫芦画瓢总还能试试吧?
修路!
必须修路!
王亮搓着手,小心翼翼地开口:
“祁镇长,您看能不能帮我们把路整一整?”
祁同伟睁大了眼:
“你说啥?”
“让我帮你们修路?”
王亮赶紧点头:
“不用多长,只要把我们村到你们村的主路修通就行!”
祁同伟冷笑了声:
“你的意思是,我们出钱,你们出工,一起修路?”
王亮连忙猛点头。
祁同伟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这事儿你得找镇里,我管不了。”
王亮赔着笑脸:
“祁镇长……”
祁同伟急忙打断:
“副的!副的!”
前一阵子,小桥镇的原镇长想贪占农机厂的电力资源,直接给农机厂断了电。
因为这件事,差点闹出大事,幸亏祁同伟压住了局面,还冲到易学习办公室拍桌子骂娘。
结果,镇长变成了前任,祁同伟接任了副镇长一职。
合不合规矩?
太合了!
他是汉大出身的优等生,本科毕业后就分配到了老少穷边远地区,起点就是副科。
副镇长正好是副科级别。
不过东大那边讲究亲疏远近,像二王村的人,从不会叫“镇长”,只叫“书记”。
哪怕以后祁同伟升了更高的职位,二王村的人说起他,也只会骄傲地说“我们祁书记”怎么怎么样。
只有那些和他关系较远的,才会一口一个“镇长”地喊。
王亮继续陪着笑:
“迟早是镇长,我看最多三年,您就是正镇长了!”
“镇长,您可得拉我们一把!”
祁同伟装作没听见,心里却在冷笑。
二王村刚起步,已经给了小王庄不少便利了,还想白拿一条路?
门都没有!
……
祁同伟一向是只赚不赔的主。
他能用一堆破铜烂铁让赵瑞龙心生愧疚,怎么可能被王亮一句话就套住?
王亮却不愿放弃。
二王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上次来的时候村里连路灯都没有,晚上黑乎乎的。
现在竟然装上了路灯,晚上十点前都不熄。
这种事谁能想到?
恐怕吕州都不一定做到。
也就这位祁镇长才舍得下这个本钱。
王亮打定主意,要死缠烂打到底。
无论如何,一定要让祁同伟帮忙。
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搭上二王村,更准确地说,是要攀上祁同伟这棵大树。
在王亮看来,只要祁同伟还在,二王村的发展就不会停。
说不定三年后,家家户户都能住上砖房,用上洗衣机、冰箱、电视,甚至还有摩托车!
说不定一些条件好的人家,还能装上电话。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多少人几十年的梦想啊!
说不定在二王村就能率先实现!
王亮心里默默算计着。
以后得多往二王村靠拢,听说人家连农科院的专家都请来了。
种地都有专家亲自指导。
小王庄没那个实力请专家,但他们可以蹭啊!
两个村子离得不远,说起来还有点亲戚关系。
自己人厚着脸皮来听一听,想来祁镇长也不会赶人吧?
再说,二王村还办起了夜校,专门培训农机厂和农机维修中心的职工和学员,每晚两节课,授课的老师就是祁镇长和他女朋友。
要不,也让村民过来听听?
王亮觉得祁同伟的这些做法让他想起了三十年前。
小时候他就是在夜校扫的盲,也是在夜校认的字。
让王亮动心的,还有祁同伟用的教材是红宝书。
农村人就认这个!
最让他满意甚至吃惊的是,原来村里的那七个“刺头”现在也每天都老老实实去上课。
要知道为了这几个混小子,王亮可操碎了心。
各种办法都试过,没用!
别看村长官不大,但在穷地方,村长真想收拾人,能让人哭都没地儿哭。
可这七个家伙就是油盐不进,我行我素。
时间一长,王亮也就放弃了。
世人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是因为这样的人实在太少见了。
那概率简直和粪堆里挖金子差不多。
谁能想到,祁同伟把那帮人揍了三天后,这些人竟然安生下来,去了二王村干活。
半年下来,竟然还往家里捎了将近一千块!
这谁能料得到?
原本人人讨厌的家伙,竟然真改过自新了。
小王庄别处的人怎么想不知道,但那七个不成器的年轻人的家里人,可是把祁同伟当成了恩人,跟再生父母一样。
孩子再不争气,也是亲骨肉。
谁不盼着自家孩子能有出息?
别人对那帮人失望了,但他们家人从未放弃过。
如今祁同伟把他们拉回了正道,那些家属恨不得给他供个牌位!
王亮心里盘算着小王庄这半年来挣的钱,嘴角压都压不住。
自从祁同伟接手了二王村,他们小王庄的日子也跟着好了不少。
为了争水闹点矛盾,也是常事。
好在没出人命。
还好祁同伟出手教训了一顿,让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好惹的。
小王庄没人对祁同伟不服气。
能打,有本事,还能赚到钱,这就是顶好的男人。
在流水县,不管你干啥,只要你能挣钱养家,能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就是好男人。
要是工作体面点,还能在村里抬起头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至于长相……咳,男人嘛,不讲究这个。
当然,你要是像祁镇长那样又帅又有能耐,那简直就是人间极品了。
不知道多少人想把自家女儿介绍给他,可惜人家上任时带着媳妇来的。
那就只能作罢了。
“靠着二王村,小王庄今年人均能多挣三百!”
“挺好,挺好!”
王亮心里美滋滋的。
别小看这三百块,明年的废料、种子,还有娃的学费都不愁了。
过年还能多炒几个肉菜,老婆孩子也能添身新衣裳。
这日子已经不错了。
要是继续这样下去,王亮觉得明年小王庄脱贫也不是梦!
虽然达不到二王村那样的大变化,但至少有了方向,有了奔头。
生活,就得有点盼头,对吧?
祁镇长以为这样就能把他打发了?
门儿都没有!
小桥镇谁不知道他王亮是个牛皮糖,非得粘到底不可!
王亮完全不管祁同伟脸色如何,围着人家转,惹得祁同伟都有点烦了:
“老王,你也是小王庄的书记,让别人看见了,还以为你是我的下属呢!”
王亮顺势就往上爬,睁大眼睛说:
“哎哟我的祁镇长,我本来就是您的下属嘛!”
“你去问问咱们小桥镇二十一村,谁不想跟着您干?”
“也就我们小王庄离你们二王村近,我要是说想调过去,你猜猜有多少人愿意跟我换?”
祁同伟被缠得没办法,只能说:
“你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围着我这二十出头的小年轻转,也太不像话了。”
“这样吧,你别想白占便宜!”
“这条路,我出四万,但你得给我一百个劳动力。”
“我们厂里缺人,要工人,男女不限,年龄必须在二十三到三十之间。”
王亮一听很高兴,但又有点犯愁:
“我们小王庄哪有那么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