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转头对刘新建说: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看问题要有全局意识。”
“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点小事,要从整体上去把握。”
“现在汉东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刘新建立刻回答:
“推进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赵立春点头:
“没错,确实是这个方向。”
“但怎么推进?”
书房里的三人都摇了摇头。
赵瑞龙不以为意地说:
“爸,这些我确实不懂。”
“我要是懂了,早就接您的班了,还用得着跟同伟一起做生意?”
赵立春冷笑一声:
“废物!”
“同伟有没有跟你说过,做生意也得看大环境?”
赵瑞龙连连点头:
“对,他还说过,最稳的生意是国家扶持的垄断行业。”
“他说过,无论做什么,都别跟国家对着干。”
“所以做生意一定要合规合法,不能让人抓住任何把柄。”
赵立春扬了扬手中的材料:
“这就是大势所趋!”
赵瑞龙瞪大了眼睛:
“这就是大势?”
“爸,您别忽悠我吧?”
赵立春语气中带着惋惜:
“你要是有同伟一半的脑子,我就不用担心你以后的日子了。”
赵瑞龙默不作声。
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有自己的盘算。
他和祁同伟的关系铁得很,就算赵立春退了,难道祁同伟还能不管他?
赵立春懒得再搭理自己的儿子,转而对几人说道:
“咱们汉东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其中三个都已经有了眉目,唯独第一个,毫无进展。”
“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吗?”
易学习低声回答:
“农业?”
赵立春轻轻放下手中的材料,缓缓说道:
“工业、国防、科技,这几项都在稳步推进。”
“汉东的重点工作,改革国企,说到底,也是为了推动工业现代化。”
“经济发展,靠的也是工业现代化。”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我们忽略了农村!”
“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
“这确实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那我问一句,农村怎么办?”
易学习和刘新建对视一眼,神情复杂。
赵瑞龙若有所思:
“我之前和同伟聊过这个问题。”
赵立春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你还关注这个?”
赵瑞龙陷入沉思,没注意父亲怀疑的目光。
“我记得他提过,汉东的工业进步,其实背后一直有农业的支撑。”
“没有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价格差支撑工业发展,工业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农民一直在默默付出。”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没人能否认这是事实。
赵立春接过话头:
“我掌握的数据比你们了解的更全面、更宏观。”
“同伟说得对。”
“咱们汉东的工业发展,确实如此。”
“他有没有跟你讲过,农业现代化什么时候能落地?”
赵瑞龙立刻回答:
“要是想让整个农业都得到工业的支持,恐怕还得十几二十年。”
易学习和刘新建听了,心里顿时一沉。
十几年?
这等得起吗?
他们望向赵立春,却见后者点头道:
“跟我在手上的数据差不多。”
易学习和刘新建面面相觑。
既然要等这么长时间,赵书记怎么反而像是挺高兴的样子?
赵立春微笑着说:
“这就是同伟这份材料的分量所在!”
赵瑞龙略带疑惑地说:
“爸,您不会搞错了吧?”
“您都说了得等十来年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怎么还把这份计划当宝贝?”
赵立春淡然道:
“我说的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十几年。”
“但我没说不能在个别地方先搞起来。”
“现在东大还没有这样的地方。”
“知道这叫什么吗?”
“这叫农业现代化试点!”
“而且这是东大第一个,肯定要重点扶持。”
“国家的政策资源,都会往这里倾斜。”
赵瑞龙、易学习、刘新建三人同时站起,异口同声地说:
“不会吧?!”
赵立春看着他们,带着点嘲讽的语气说:
“不会?”
“你们是不是没认真看材料?”
“同伟表面上是以二王村为核心,但实际上,整个小桥镇的二十一个村都被包括进去了,甚至整个流水县也在其中。”
“再看看他的时间节点——才两年!”
他扫视一圈,语气更加坚定:
“我告诉你们,只要同伟能在一年内调动小桥镇所有村子参与进来。”
“流水县也跟得上节奏。”
“到时候,就算吕州不支持,汉东也会全力支持!”
“那可是国家级别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而且是第一个,专攻农业。”
“别忘了,咱们东大最多的是什么人!”
赵瑞龙目瞪口呆:
“这么说,他连您都被他算计进去了?”
赵立春哈哈一笑:
“他要是真能干成这件事,我被他指挥也甘愿!”
“这是国家第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啊。”
他神色一沉,
“这话不许外传,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
众人连忙应声。
赵立春意味深长地看了赵瑞龙和易学习一眼:
“你们两个,运气真是不错!”
赵瑞龙心里还有点恍惚:
“我知道同伟挺能干的,可要说他能算计得这么远……会不会是你想多了?”
祁同伟在汉大读书时就是风云人物,大二就当上了学生会主席,是公认的才子。
他在街上单挑十几个地痞流氓,把老五等人打得抱头鼠窜,更是让人见识到他的胆色。
至于在二王村那次,打了六天连个重伤的都没有,赵瑞龙压根没放在心上——那根本不是动手,是在走过场。
赵瑞龙和祁同伟关系不错,对他也一向服气。
但要说祁同伟厉害到能指挥赵立春,这就太夸张了。
赵立春听了,直接批评他:
“你真是个糊涂虫!”
“幸好你跟同伟是朋友不是对手,否则十个你都不够人家玩的。”
“他要是想收拾你,连动手都不用,随便放个话,你就完蛋了。”
赵瑞龙撇撇嘴,心想:祁同伟怎么可能对我下手?
我们可是铁哥们!他听我的还来不及呢!
赵立春叹道:
“聪明人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这种事,他会告诉你吗?”
赵瑞龙嘟囔了一句:
“我是他的合伙人啊……”
赵立春冷笑一声:
“他缺你这个合伙人?”
“别说别人,光看钟小艾在他身边,整个汉东谁敢动他?”
赵公子不服气地嘟囔:
“又拿我开刀!”
干脆不说话了。
赵立春转头看向易学习:
“你和我这个蠢儿子一样,也是个走运的。”
易学习立刻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听着赵立春说话。
“我还从没听说过做官能像你这样的。”
“宁家是吕州的地头蛇,你能在那边安然无恙,看来也不是不懂得灵活应对的人。”
“可你连我儿子的来历都没搞清楚。”
“你不妨问问吕州的那位宁府尹,他会信你真的一无所知吗?”
易学习脸色发僵:
“若是换作下属,恐怕也不会相信。”
赵立春毫不客气地说:
“要是放在以前,你这样的人,我是断然不会任用的。”
“为官要有大局意识,要有胸襟。”
“你的眼界还不够开阔啊。”
易学习连忙躬身:
“请大人指点迷津。”
赵立春还真就继续说了下去:
“官场不可能一团和气。”
“真要是风平浪静了,上头不安,下头也不安。”
“斗争才是常态。”
“关键是你要怎么斗。”
“光埋头苦干,那就是在缩着脑袋,毫无作为。”
“我也是一步步从基层爬起来的。”
“基层工作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争’,你不争,就什么都轮不到你。”
“宁家是吕州的地头蛇又如何?”
“他们真能一手遮天吗?”
“要是真能那样,省里会坐视不管?”
“只要你坚守立场,敢于博弈,还是能在吕州站稳脚跟的。”
“至于怎么站稳,就看你的本事了。”
易学习连忙应声:
“属下记住了!”
赵立春语气平淡:
“我说你跟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一样走运,是同伟愿意让你了解他的那份蓝图。”
易学习微微一愣。
“同伟这个人,很讲分寸。”
“向来是安于本分,不会做越界的事。”
“我知道他挂着小桥镇副镇长的名,但这个职位是怎么来的,你比我更清楚。”
易学习点头附和。
祁同伟的这个副镇长头衔,正是易学习当初安排的。
那是为了安抚二王村村民的情绪,才让祁同伟挂了个虚职。
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伟愿意让你知道他的打算,就是对你的一种信任。”
“他相信,只要你还在流水县当这个一把手,就能帮他实现目标。”
“同伟这个人最讨厌空谈,是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要是一般人,他是绝对不会说这些话的。”
易学习连连点头。
他没少往二王村跑,早就看出祁同伟的作风——毫无架子。
甚至,他对官场那一套繁文缛节十分反感,觉得那影响效率。
要不是有钟小艾在一旁盯着他的形象,他恐怕早就随性而为了。
赵立春郑重地对易学习交代:
“这三年,我要你像钉子一样钉在流水县的位置上,像堤坝一样守住同伟的规划。”
“只要你能做到,吕州府尹的位子就是你的。”
易学习郑重表态:
“请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