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权力基石
燃烧的木柴发出噼啪的轻响,火光映照着三张凝重而疲惫的面孔。巫、阳歌、岩灵,围坐在最大的火塘边,远处是族人们压抑的哭泣和呻吟声。沉重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巫首先开口,声音苍老而缓慢:“守护之灵庇佑,部落得以存续。但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他看向阳歌,“你的武器和指挥,保护了很多人。”
他又看向岩灵:“你的勇敢,激励了战士。”
最后,他看向无尽的黑暗:“而我…只能依靠祖先留下的、日渐微薄的力量,惊退那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巨兽。”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和无奈。
阳歌恭敬地回应:“没有您的力量,我们无法惊退巨兽。没有每一位战士的牺牲,部落早已不复存在。力量来自于集体。”
巫微微点头,似乎对阳歌的态度感到些许欣慰。他话锋一转,切入核心:“经此一战,部落需要改变。旧的规矩,或许已不足以应对现在的威胁和未来的道路。”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阳歌:“天火之子,你的智慧、你的技艺、你在战斗中展现的领导力,族人有目共睹。部落需要一种新的、更强大的力量来守护。我,作为与祖先和星辰沟通的巫,认可你…掌管部落的战士、工匠,负责防御、生产和对外征战之事。”
这是一个重大的权力让渡!巫正式承认了阳歌的世俗领导权,将军事、生产(包括炼铜、制陶、农业等)和外交(或战争)的权力授予了他。而巫自己,则专注于祭祀、历法、文化和内部精神的凝聚。
这是一种分工,也是一种制衡。巫保留了精神解释权和文化传承权,这同样是部落的根基。
阳歌心中一震,立刻站起身,右手抚胸,躬身行礼:“阳歌必将竭尽全力,守护部落,不负巫和族人的信任!”
岩灵也站起身,坚定地说:“我会辅助阳歌,用我的生命守护家园。”
巫点了点头:“好。那么,就从重建开始吧。让活着的人,看到希望。”
新的权力结构,在这片战争的废墟上,初步确立。
第二天,阳歌立刻行使了他的新权力。他发布了战后的第一道命令:
1. 抚恤与继承:所有战死者的直系亲属,将获得额外的食物配给和物资照顾。他们的孩子将由部落共同抚养。战死者的土地(如果以后分配)和部分财产,可由其指定的兄弟或子嗣继承(萌芽了最初的私有财产概念)。
2. 重整与编制:所有能战斗的男性,甚至包括一些健壮的女性,都被重新登记编制。以原有的“铜器小队”为核心,扩编为一支常备的“龙牙卫队”,由阳歌直接指挥,獠担任副手,负责日常训练和防御。其他战士则作为民兵。
3. 重建优先级:优先修复防御工事(栅栏、陷坑、了望台),其次重建住所和储存食物的地窖。炼铜和武器制造作为最高优先级恢复。
4. 食物配给制:实行严格的食物配给,优先保证伤员、儿童和劳动者的供应。组织狩猎队和采集队加大力度,同时期待鱼牙部落的下一次交易能带来食物。
命令清晰而务实,虽然生活艰苦,但让人们看到了秩序和希望,迅速稳定了战后惶惶的人心。
阳歌的权威,在这次高效的灾后重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体现。人们开始习惯于听从他的直接命令。
然而,权力的转移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最年长、最保守的老人,虽然表面上服从,但私下里对阳歌掌握的“过于强大”的武力(铜器)和越来越大的权力感到不安。而獠等年轻军官,则对阳歌更加死心塌地,有时甚至表现出对巫的古老仪式的不以为然。
阳歌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苗头。他深知,武力固然重要,但一个部落的凝聚力,离不开共同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认同。
在一次部落会议上,他主动提出:“龙牙卫队的盾牌上,应该刻上守护之灵的图腾!我们的力量,来源于此,也守护于此!”
他还请巫为每一柄新铸的铜矛主持一个小小的祈福仪式。
这些举动,巧妙地弥合着新旧力量之间的裂痕,宣示着他的权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根植于部落的传统之中。
权力的基石,在废墟之上,通过现实的需求、明确的规则和对传统的尊重,被一点点夯实。
但阳歌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外部威胁未除,内部隐患犹在。他需要更坚实的基础。
而基础,离不开粮食。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片饱经磨难的土地。来年的春耕,必须成功!
(第二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