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辞行
晨霭如轻纱般笼罩着新生的龙城,东方天际才刚泛起鱼肚白,城墙轮廓在熹微晨光中显得格外雄浑。以夯土版筑技术建成的城墙已初具规模,棱角分明的城垛如同巨龙的脊背,沉默地守护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点兵场位于龙城东门外,地面用黄土与石灰混合夯实,平整而坚硬,此刻正肃立着二十余骑整装待发的人马。
使团成员已然列队等候。他们身着特制的行装,既显庄重又不失灵活。学者们穿着厚实的深色葛布或麻布深衣,外罩防风雨的油鞣皮裘,腰间佩挂着装有竹简、刻刀与颜料的皮囊;战士们则内着韧皮与薄铜片复合的轻甲,外罩与环境色相近的灰褐色斗篷,腰悬经过千锤百炼的汉钢战刀,背负着已上弦的强弩,弩矢槽内安稳地躺着十支闪烁着冷光的精钢箭镞。每个人的马鞍两侧都悬挂着鼓胀却捆扎得极其整齐的行囊,里面装着足够支撑长途跋涉的肉脯、炒粟、盐块、药品,以及用于贸易展示和馈赠的样品。
绘与勐立于队首,气质迥异却同样引人注目。绘,这位汉部落的文字之父、司书,面容清癯,目光沉静而睿智。他穿着一件用靛蓝植物染过的细麻深衣,衣襟和袖口绣着以龙图腾与星辰纹样简化而来的精致纹路,腰间那枚象征身份与知识的刻符玉珏在晨光下温润生辉。他身旁的战马显得格外温顺,马背上的行囊中,除了个人物品,更珍重地收藏着准备与亳邦交流的礼物:几卷精心誊写在新制麻纸上的《汉约》节选、农耕历法摘要,以及一些记录着汉部落传说和歌谣的竹简。
勐,阳歌与岩灵之子,年轻的左司马,则完全是另一番气象。他身姿挺拔如松,年轻的面庞上已褪去稚嫩,留下了风霜与战火磨砺出的刚毅线条。一套经过改进的鳞片式皮铁复合甲护住要害,甲片下的肌肉贲张,蕴含着爆发性的力量。他习惯性地用指尖轻轻叩击着刀柄,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使团的每一个细节,检查鞍具是否牢固,行囊是否稳妥,战士们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柄出鞘的利刃,散发着令人安心的强悍气息。
点兵场周围,悄然聚集了不少前来送行的族人。他们屏息静立,目光复杂地望向这支即将深入未知险境的队伍,担忧与期盼交织在空气中。
晨光渐浓,将雾气染上金边。阳歌在一众核心成员的簇拥下,踏着露水走来。他今日未曾穿戴那身象征“定澜王”威仪的礼袍与冠冕,仅着一件浆洗得干净挺括的寻常葛布衣衫,步履沉稳,仿佛仍是当年那个带领着小小部落在大莽荒中挣扎求存、筚路蓝缕的年轻首领。然而,他深邃眼眸中沉淀的智慧与威严,却比任何华服都更能彰显其身份。他身后,跟着精神领袖巫、军事统帅岩灵、大工师坚手、司农稷、内务总管坚骨以及情报首领如石——汉部落的核心决策层,尽数于此,为这支肩负非凡使命的队伍送行。
阳歌的步伐在绘与勐面前停下,他的目光如实质般,逐一掠过使团每一位成员的脸庞。他看到了绘挑选出的那几位最能代表汉部落智慧结晶的学者,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知识的好奇与些许不安;看到了岩灵从军中精选的十名悍勇战士,他们眼神沉毅,如同磐石;他也注意到了那三名看似普通、混在护卫队中的成员——他们的站姿更松弛,眼神却更锐利,观察角度更为刁钻,与其他战士保持着一种微妙的、无需言说的默契。那是如石麾下最顶尖的侦察兵,他们背负的使命,远比明面上的交往更为幽深。
“路,”阳歌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沉稳力量,“我们合力,已经凭借雷火之威与城防之固,勉强铺就了一段通往对话而非战争的可能。但由此向东,深入亳邦腹地的每一步,都需要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勇气,甚至鲜血去丈量,去踏稳。”
他首先看向绘,这位文化的执掌者:“绘,你的笔,是我们汉部落的眼睛和嘴巴,更是通往古老时光的桥梁。此去,你不仅要记录山川地理、风俗物产,更要书写下能传递善意的符文,尝试用我们的文字,去叩响他们或许早已尘封的古老记忆。亳邦的史册、星图、乃至市井街巷流传的古老歌谣,任何片言只语,只要可能与那场浩劫、与文明的起源相关,都不惜代价,设法观摩、誊录、解读。与大卜偃的联络,是重中之重,务必隐秘、周全,如潜流暗涌,润物无声。他是我们在那片铜锈色巨墙内,可能唯一的知音与窗口。”
绘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他下意识地用手指摩挲着藏在宽大袖袍中的一枚光滑骨片,上面刻着几组极为复杂、仿佛蕴含星轨运行规律的符号——这是出发前,他与巫根据大卜偃馈赠的星图碎片,反复推演后确定的初步接触暗记。“王上放心,文明之脉,连绵千古,重于金石。我会竭尽所能,让我们的方块字,与他们的饕餮纹、甲骨文对话,寻找那失落已久的共同回声。”
阳歌的目光继而落在勐身上,那份沉稳中添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沉关切:“勐,你的刀与弩,是使团得以存续的坚盾。你的目光,需比鹰隼更锐利,洞察一切潜在的危险与陷阱。遇事,多思,权衡,非到万不得已,不可逞一时血勇。绘司书的安危,高于一切,高于你我的个人荣辱,甚至高于此次使命本身所携带的所有物品。若情势急转直下,事不可为……我赋予你全权,当机立断,放弃一切不必要的负累,务必带领所有活着的人,杀出一条血路,回到汉土!”他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仅容勐与身旁的如石听到,“如石的人,会混在队伍中听你指令。他们看到的,将是亳邦的城防虚实、兵力调配、粮草转运、工坊布局。我要知道,这个沉睡的青铜巨人,筋肉骨骼何处强健,何处又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脆弱命门。”
勐胸膛一挺,右手紧握成拳,重重叩击在左胸的甲片上,发出沉闷而坚定的铿声,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决然:“父王放心!人在,使命在!纵前方是龙潭虎穴,万丈深渊,儿臣亦必竭尽全力,护得使团周全,探得虚实而归!”
岩灵迈步上前,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皮甲,岁月与战火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却未曾磨灭那份飒爽英气。她将一柄造型古朴、带有明显游牧风格的青铜短剑递给勐,剑柄处镶嵌着一颗打磨光滑的黑曜石,在光线下流转着幽深的光芒:“带上这个。西北道未必平静,若遇天狼旧部或是与其相关的部落纠缠,出示此物,或可让他们忆起盟约,行个方便。”她顿了顿,目光转向绘,语气郑重,“司书,勐勇武有余,沉稳或需磨砺。路途之上,遇事还望您多与他商议,以智辅勇。”
巫默默上前,苍老的手指将一只用秘药熏制过的小小皮囊放入绘的手中。皮囊散发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里面是几枚特制的龟甲,以及一些我们用于祭祀通灵的草药。亳邦重祭祀,敬鬼神。若有机会参与他们的仪式,或可与他们的巫祝、卜官找到共通的语言。星图所藏之秘,关乎我等存续绝续,亟待破解,一切……有劳了。”老巫的眼神深邃,仿佛已望见遥远东方星辰运行的轨迹与尘封的古卷。
此时,坚骨带着两名助手,抬来一个沉甸甸的榆木箱子。打开后,里面整齐地码放着用麻布分包好的物品。阳歌亲自拿起最上面的一个皮袋,递给绘:“这里是五百枚上好的汉宝钱,二十匹我们最新织造的精纺棉布样本,轻薄而坚韧;还有五件小型铁制农具——锄、犁、镰各一,以及两把淬火工艺一流的钢制匕首。明面上,我们是带着善意与货物而来的贸易使团,是去学习、交流、结交朋友的。让亳邦的贵族、匠人甚至平民都看看,我们汉部落拥有的,不仅仅是震慑战场的雷火与钢刀,更有改善生计、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与技艺。如何展示,如何交换,分寸由你把握。”
绘郑重地接过皮袋,感受到其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是货物,更是打开对话之门的敲门砖。他将皮袋仔细系在马鞍后侧特意加固的位置。
晨光彻底驱散了雾气,金色光芒洒满点兵场,将每个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绘与勐对视一眼,同时拱手,向阳歌及所有送行的元老深深一礼:“定不辱使命!”
阳歌抬手,依次重重拍了拍绘略显单薄却异常坚毅的肩膀,以及勐厚实如岩石般的肩甲。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体使团成员,声音陡然提高,清晰而充满力量,回荡在旷野之上:“记住!你们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使者,更是汉部落的眼睛、耳朵和舌头!是汉部落伸向古老东方的触角与根系!带去我们的好奇与敬畏,盼你们平安携着知识与友谊而归!出发!”
一声令下,绘与勐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二十余骑同时勒转马头,马蹄声由稀疏转为密集,如擂动的战鼓,踏起滚滚黄尘。队伍如同一支离弦之箭,向着东方那轮完全跃出地平线、光芒万丈的旭日,疾驰而去。
阳歌、巫、岩灵、坚手、稷、坚骨、如石……所有送行的人久久伫立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支在广袤原野上逐渐变小的队伍,直至他们化作天地交界处的一排移动黑点,最终完全融入那片被阳光渲染成金铜色、弥漫着未知与古老气息的遥远东方。
城头上,一面新近绘制的龙图腾大旗在晨风中缓缓舒展,无声地注视着它的子民,踏上了一段吉凶未卜、却必将影响深远的征程。
第三百五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