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但“太祖元年”的春风已然带着倔强的暖意,吹拂过这片饱经创伤的苍茫大地。冰雪消融,露出被地火洗礼过的黑色土壤,嫩绿的草芽顽强地钻出地面,与依旧随处可见的断壁残垣形成鲜明对比。生机在死寂中萌发,而一个囊括了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庞大联盟,正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来引领这艘伤痕累累却充满希望的巨舟,驶向未知的新纪元。
龙城中心,昔日的广场已焕然一新。一座宏大的殿宇拔地而起,它并非亳邦旧日那种极尽奢靡的雕梁画栋,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雄浑姿态屹立于此。厚重的巨石奠基,取自林海的巨木为梁,屋顶铺设着坚手改良工艺后烧制的深色青瓦,整体线条刚硬凌厉,细节处却融合了林中人的自然图腾、鬼方的兽首浮雕以及亳邦的精密榫卯。这座被命名为“议政殿”的建筑,本身就是联盟精神的象征——根基稳固,兼容并蓄,指向未来。
这一日,议政殿内,气氛庄重得近乎凝固。联盟所有核心人物尽数到场,按照新的规制分列两侧。左侧是以岩灵为首的汉国旧部,绘、坚手、稷、如石等面容肃穆;右侧,大卜晟代表着经历整合后态度暧昧的亳邦势力,守林婆婆玛芙作为林中人的精神象征静静伫立,已然臣服但眼神深处依旧保留着野性的鬼方首领赤那,以及鹿丘等附庸部落的代表,无不屏息凝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宇最前方,那道年轻却已背负起山岳般重量的身影上。
勐立于殿前,身着一袭特意为他赶制的玄青色王服...他的面容比一年前更加棱角分明,那双继承自阳歌的锐利眼眸,此刻深邃如渊,仿佛能映照出整个联盟的过去与未来。
作为元老会中最具威望者,岩灵率先踏出一步...她的目光如磐石般扫过全场,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回荡在空旷而高耸的殿宇中:
“天劫肆虐,山河破碎,然我华夏联盟,于绝境中搏出一线生机!如今,废墟待清,家园待建,亿兆生民翘首以盼!联盟不可一日无首,航船不可一日无舵!”
她略微停顿,目光转向勐,眼中闪过一抹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对亡夫的追思,有对儿子成长的欣慰,更有沉甸甸的托付。
“勐,身为太祖阳歌唯一血脉,临危受命,继任监国。期间,内安惶惶人心,外平部族纷争, 勇毅果决,仁德彰显,功绩有目共睹!经元老会一致决议,受万民拥戴,今日,吾等在此,郑重推举勐,为华夏联盟首任——共主!”
“共主”二字落下,如同惊雷炸响。
“拥戴勐王!”
“勐王!共主!”
殿内众人,无论此前心中作何想法,此刻皆齐刷刷躬身行礼,声音汇聚成一股坚定的洪流,震得梁柱似乎都在微微作响。这不是对古老血统的盲目追随,而是对能力、对象征、对带领他们走出尸山血海的新领袖的认可,是对生存与未来的共同押注。
勐深吸一口气,胸腔内的心脏沉重而有力地跳动着。他没有推辞,那不符合他的性格,也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他上前一步,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这些人是他的叔伯,是他的盟友,也可能潜藏着未来的对手。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甚相符的厚重感,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蒙元老会与万民信重,勐,责无旁贷。”
他的话语简洁,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
“自此,我当以联盟存续为念,以生民福祉为先。”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谨守太祖‘寸土不让’之精神——此寸土,非独指疆域山川,更是我华夏文明存续之根基,是人心凝聚之所在,是吾辈誓死扞卫之底线!”
言及此处,他的右手下意识地探入王服内衬,轻轻摩挲着那枚贴身携带、边缘已被体温焐热的黄铜弹壳。冰凉的金属表面上,“寸土不让”四个刻字清晰地烙印在他的指尖,仿佛一道桥梁,连通了现在与过去,让他能感受到父亲当年在“龙喉”隘口那纵身一跃时的决绝与信念。一股无形的力量,似乎正从那弹壳中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身体。
共主之位既定,象征着权力平稳过渡。接下来,便是构建支撑联盟运转的骨架。
勐作为联盟共主,总揽全局,核心权力集中于军事调动、对外交涉以及关乎联盟命脉的重大工程决策。
玥,被正式尊为“大祭司”兼“文教长”。她不再仅仅是那个沉浸在医术中的少女,眉宇间多了几分神圣与威严。她主持对先祖与在天劫中牺牲英灵的盛大祭祀,安抚亡魂,凝聚生者;她全面掌管联盟所有医疗资源,并新设“教化司”,开始系统地整理、修订联盟律法。更引人注目的是,她力排众议,主持制定了《婚姻通法》,明确鼓励并保护联盟内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在颁布仪式上,她站在高台,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血脉的融合,方能消弭最深的隔阂与偏见。让汉人的坚韧、亳邦的智慧、林中人的灵秀、鬼方的勇悍,共同流淌进下一代的血脉与灵魂中,如此,‘华夏’方能真正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生生不息的伟大整体!” 此法在民间激起巨大波澜,守旧者暗自非议,开明者拍手称快,但无论如何,彻底的文化融合已然拉开了不可逆转的序幕。
以岩灵、绘、坚手、稷、如石、大卜晟、守林婆婆玛芙、以及鬼方首领赤那等人为核心的“元老会”也正式确立其地位。 他们并非荣誉头衔,而是拥有议事、咨询、监督乃至在极端情况下启动否决权的实权机构。任何关乎联盟命运的重大决策,勐都必须与元老会进行充分商议。同时,各族首领(自然也包括鬼方首领赤那)依旧保有治理本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但必须在联盟统一的律令、税赋标准和兵役制度框架之下。
这套看似制衡、略显复杂的权力结构,开始在小心翼翼的磨合中缓慢而坚定地运行起来。
龙城的重建,则是联盟新生的最直观宣言。新的城墙比以往更加高大厚重,采用了坚手改进的烧砖技术与巨石混合砌筑,防御力倍增。城内,昔日的杂乱无章被井然有序取代。笔直的街道纵横交错,下方铺设了由亳邦工匠设计的陶管排水系统。民居不再是低矮潮湿的窝棚,而是统一规划、兼具实用与初步美感的石木结构院落,林中工匠巧妙利用光照和风向的设计,让居住舒适度大大提升。
集市上,人流明显增多。来自林海的毛皮药材、鬼方驯养的牲畜、亳邦遗留的手工艺品、汉地新垦的作物,开始在简陋却热闹的摊位上流通。虽然物资依旧匮乏,讨价还价声中还带着几分谨慎,但那曾经笼罩一切的绝望死气,已被一种充满活力的、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所驱散。在城东,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堂地基已经打好,它将取代之前的简易学堂,成为传承知识、塑造联盟下一代认同与信仰的核心圣地。
变化如同涟漪,由龙城向联盟全境扩散。由坚手领导的“工造司”派出一支支精干的工匠小队,奔赴各主要聚居点,指导建立小型的冶铁工坊。当第一炉合格的铁水在边远部落浇铸出崭新的犁铧和斧头时,引发的欢呼不亚于一场胜仗。钢制的农具和工具开始大规模取代落后的石器骨器,开荒和建设的效率呈倍数提升。就连被严格管控的“雷火”制造技术,其最基础、最安全的应用知识(如精准开山取石),也开始在严格监督下,向核心工程队伍普及,极大地加快了道路开辟和水利建设的步伐。
与此同时,稷领导的“司农”下属们,如同辛勤的候鸟,带着精心筛选出的耐寒、高产作物种子,以及总结出的、适应不同土地状况的耕作技术,奔走于各地。他们指导民众在新开垦的沃土上,或是在那些受地热影响、土壤成分奇特的区域,尝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绿色的希望,开始在黑色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地萌发。
一个更加成熟、结构更加稳固的跨部落文明政权,如同经历了严冬洗礼的种子,终于在这片浸满血泪与牺牲的土地上,破土而出,展露出稚嫩却无比坚韧的生机。百废待兴,亦是百业待举。希望与挑战并存,活力与压力同在。华夏联盟这艘巨轮,在新任共主勐的掌舵下,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未来,正缓缓调整帆索,准备驶向更加广阔而未知的海洋。
【第四百九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