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樱木枫的重逢,像一缕清泉注入略显沉闷的日常。周长安将那份特殊的加密U盘妥善收好,这不仅是友情的见证,更可能在未来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她并未主动频繁联系樱木枫,深知对方正忙于学业和适应铃木集团的事务,过多的接触反而可能为对方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然而,东京的暗流从不因个人的意愿而停歇。几日后的一个傍晚,周长安接到了安室透(波本)通过加密渠道传来的简讯,内容简短却令人警惕:
「学术研讨会,‘黑潮基金’赞助,东都大学,关注名单上有‘樱’。」
周长安眼神一凝。“黑潮基金”——这正是她和诸葛故里之前怀疑与那个跨国犯罪“基金”有关联、用于洗钱和渗透的众多外壳之一。它竟然将触角伸向了东都大学这样的学术殿堂?而“樱”,极有可能指代刚刚进入东大不久、且表现耀眼的樱木枫。
难道“基金”也注意到了樱木枫的潜力,想要拉拢或控制她?抑或是,因为樱木枫与自己的重逢,引起了“基金”或其关联势力的注意,从而将她列入了观察名单?
无论哪种可能,对樱木枫而言都绝非好事。
周长安立刻回复安室透,感谢情报,并请他留意“黑潮基金”在学界的其他动向。同时,她联系了诸葛故里,同步了这一信息。
“黑潮基金这次举办的研讨会,主题是‘未来能源与材料科学’,规格很高,邀请了不少年轻学者和优秀学生。”诸葛故里的声音从加密线路传来,带着一丝冷意,“他们擅长用丰厚的奖学金、研究经费和看似光明的前景来吸引人才,进而进行筛选和控制。樱木小姐刚刚在铃木集团崭露头角,又兼具学术天赋,被他们盯上并不意外。”
“不能让她卷入。”周长安语气坚定。
“直接警告可能会打草惊蛇,也可能让她陷入更深的疑惑和危险。”诸葛故里分析道,“最好的方式是让她自己意识到这个‘机会’背后的陷阱,主动远离。”
周长安沉吟片刻,心中有了计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她没有直接联系樱木枫,而是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匿名将几份关于“黑潮基金”及其关联空壳公司涉及学术贿赂、窃取研究成果、以及背后复杂政商关系的“黑材料”,混杂在一些公开的财经报道和学术争议资料中,巧妙地推送到了东大相关院系,特别是与樱木枫研究方向相关的学生和教授可能接触到的信息流里。
同时,她以“周氏集团文化顾问”的公开身份,联系了东都大学的一位副校长,表达了周氏集团对赞助纯学术、无商业附加条件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兴趣,并隐晦地提及了对某些背景复杂的商业基金介入学术界的担忧。
几天后,周长安接到了樱木枫打来的电话。
“长安,”樱木枫的声音听起来依旧冷静,但细听之下带着一丝凝重,“谢谢你。”
“谢我什么?”周长安故作不知。
“那些关于‘黑潮基金’的资料,还有学校内部突然开始重新审查某些合作项目背景的风声…”樱木枫顿了顿,“我知道是你。我收到了他们的研讨会邀请函,原本确实有些兴趣,但现在…我会婉拒,并提醒几位相熟的同学和教授注意。”
周长安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樱木枫的智慧足以让她从那些看似零散的信息中拼凑出真相,并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举手之劳。”周长安轻描淡写地说,“记住,枫,有些捷径,通往的可能是深渊。”
“我明白。”樱木枫郑重回应,“看来,东京的‘阴影’,比我想象的更加无处不在。你自己更要小心。”
这次事件有惊无险,却给周长安敲响了警钟。“基金”的渗透无孔不入,她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展现出卓越才能的人,都可能成为目标。保护他们,也是保护自己,更是对抗“基金”及其背后势力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