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人的调动,杨宏峰亲自带人来的,自然不需要再走审批审核这一套。
因为和刘建设的关系,黄潍对易中海的印象非常不好。
她应了一声后,拿出两个模板,“同志,按照这两个模板,你来写一下申请书,然后让我们科长和杨厂长签个字。”
交代完这事儿后,黄潍就起身去找易中海的档案了。
杨宏峰则是和刘蕾开始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夜间补习班这上面。
再然后,就聊到了刘建设和季天娇身上。
杨宏峰说道:“刘建设同志虽然刚进厂没多久,还很年轻,但他有想法!”
“我还听说,宣传科的季同志将会对刘建设进行一个长期的采访,甚至昨天还特意去了刘建设的家里,做了两个多小时的采访。”
“看来,季天娇同志来轧钢厂这么久的时间,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她这么上心地采访一个人,刘建设同志必然是要登上工业部的报纸了。”
杨宏峰这番说辞,就是和易中海说好的。
易中海自然也是听说了,刘建设现在似乎在跟黄潍搞对象。
现在工作上,易中海不能拿刘建设怎么样。
但感情上,易中海还是有招的。
所以易中海和跟杨宏峰那么一说,杨宏峰也就明白了刘建设的意思。
这年头,名声比能力更为重要。
如果刘建设的名声臭了,哪怕他再有能力,部里也不会再重用刘建设。
如此一来,他现在所面对的危机,也将迎刃而解。
哪怕不能坏了刘建设的名声,可也能破坏刘建设和黄潍之间的感情。
杨宏峰是知道黄潍的家里情况的。
如果刘建设和黄潍真的结婚了……
就以黄潍家里的影响力,再加上刘建设本身的能力。
恐怕成长起来的速度,会比李怀德还要快。
刘建设在厂里当干部算不上什么……
就怕刘建设后面进了部里。
到那时候,部里有个人天天记恨着他……
就以刘建设的搞事能力,杨宏峰想想就是头皮发麻。
越是如此,他越是想要快速处理掉刘建设。
在杨宏峰说这番话的时候,人事科办公室里不少人,都在看着黄潍。
刘建设今儿早上就没送黄潍进办公室。
所以,这让她们不得不多想一些。
就是刘蕾的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担忧。
季天娇和黄潍同为轧钢厂的厂花,工作能力强,写的一手好稿子,话自然说的也更是好听。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季天娇真要是采访一个人,也不至于去人家家里吧?
这一去,还是两个多小时。
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刘蕾也的确如同一个大姐姐一样,她是发自内心的希望,黄潍和刘建设能够走在一起,双方和睦。
因为黄潍来了轧钢厂两年的时间,一直都没有人能够入得了黄潍的眼睛。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了,还那么出色……
易中海甚至都停下了写字,一直盯着黄潍看。
结果,所有人都发现,黄潍脸上很是平静,并没有任何的异色。
对于这一计,易中海是满怀期待的!
他甚至已经想着,黄潍听到这件事儿后,会是什么反应。
可偏偏,他没从黄潍脸上看到任何悲伤,愤怒,委屈这些表情。
相反,黄潍在这时候,还看了易中海一眼。
平静的眼神深处,带着一丝嘲讽。
易中海心中一颤。
看来……
他还是过于轻视刘建设了。
显然,刘建设早上是给黄潍打过预防针了。
不过想想,以刘建设的心机,肯定会料到这一步。
虽然没达到想要的效果……
可是,正所谓人言可畏。
杨宏峰现在在这里一说,回头肯定会有人找黄潍了解情况。
甚至会有那些‘苦口婆心’劝说黄潍的人。
再加上轧钢厂对各种小道消息传播的速度,和力度……
黄潍到最后,肯定还是会受到影响的。
刘建设的名声,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杨宏峰说了,只要这个谣言到一个点的时候,杨宏峰就会直接越过赵良义,直接去部里举报刘建设。
到那时候,部里来人调查。
调查肯定是要多走访的。
那时候刘建设名声都臭了,走访的调查结果,能好到哪儿去?
一想到这里,易中海就又低着头,继续写申请。
黄潍找到易中海的档案时,易中海的申请也已经写完了。
当刘蕾和杨宏峰在上面签完字后,这个流程也就走完了。
杨宏峰就亲自带着易中海去一号钳工车间。
两人前脚跟刚走,还未等刘蕾开口……
就有人问道:“黄潍,今儿刘建设早上没送你来,难不成是你俩闹别扭了?”
又有人说道:“黄潍,如果刘建设敢负了你,咱们人事科的人肯定会帮你出气的!”
“就是,黄潍,你跟刘建设到底怎么了?我听杨厂长说的那话,他和季天娇之间恐怕没那么简单吧!什么采访要两个多小时?”
“就是!黄潍,你心思单纯,可不要被刘建设给骗了!”
这些人中,有些人所谓的‘关心’,动机并不单纯。
黄潍家里成分好,长得好,能力又出众。
不少人心里都是极为妒忌。
“行了,都好好工作。黄潍,你出来一趟……”
刘蕾制止了其他人的‘关心’,站了起来。
黄潍并没有站起来跟着出去的意思,而是对刘蕾说道:“科长,你放心吧,我没事儿。”
“我和刘建设好的很。早上,他也把这些事儿都跟我说了。”
听了黄潍的这番话,办公室里更加安静了。
刘建设主动的跟黄潍说了这些……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觉得,黄潍心思单纯,恐怕是被刘建设给哄骗了。
刘蕾却是知道,黄潍虽然心思单纯,但并不傻,反而很聪明。
看到黄潍并没有受到影响,刘蕾便放下了心来。
一号钳工车间的车间主任王志银,也是杨宏峰一把提出来的,可以说是杨宏峰的得力干将。
对于杨宏峰的指令,王志银那是言听计从。
这也是杨宏峰要把易中海安排到一号钳工车间的原因之一。
没人会对易中海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