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的喜悦过后,林凡迅速冷静下来。灵珠的能量尚未完全吸收,需要时间稳固境界。而那株被命名为“玉髓芝”的灵植和剩下的灵珠碎片,则需要妥善利用。
实力的提升是根本,但如何将资源转化为持续的优势,才是关键。
林凡将目光投向了“丹道”。
之前炼制金疮药和驱寒散,只能算是药粉,粗糙原始。如今有了玉髓芝这等主药,有了更强大的气和神识掌控力,有了灵眼洞和灵潭水的最佳环境,或许可以尝试真正的“炼丹”了!
目标很明确:利用玉髓芝的叶片(舍不得用根茎和灵珠),搭配其他辅助草药(阿苇精心培育和炮制的),炼制出一种能够**温和改善体质、夯实根基**的丹药。这种丹药,不仅他们三人需要巩固境界,更重要的是,或许能对无法修炼的王伯和张婶产生效果!哪怕不能让他们产生气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是好的!
这将是他化解内部那丝微妙隔阂的重要尝试。
说干就干。林凡将玄珠子留下的那个黑色小鼎再次请出。虽然依旧无法驱动其内部神纹,但此鼎材质非凡,耐高温、导气性佳,作为物理意义上的丹炉,是绝佳容器。
他让阿苇挑选了属性温和、有固本培元效果的辅助草药,又取了一小片玉髓芝的叶片(仅指甲盖大小,却蕴含着惊人的灵气),准备用灵潭水进行炼制。
炼丹之术,博大精深,林凡一无所知。他全凭自身强大的神识和对气的精妙控制,以及那冥冥中的一点“道感”进行尝试。
流程依旧是加热、投药、融合、凝丹。但每一步,都注入了他的心神和气。
他用气精确控制着陶罐下火焰的温度,用神识感知着鼎内药材每一丝细微的变化,用意念引导着不同药性的灵气相互融合、激发。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力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差错。玉髓芝的药力远超普通草药,狂暴而精纯,稍有失控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炸鼎。
阿苇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负责递送药材和记录林凡口述的火候变化(这是宝贵的经验积累)。
时间一点点过去,鼎内药液翻滚,散发出奇异的香气,时而浓郁,时而内敛。林凡的脸色微微发白,气的消耗巨大。
关键时刻,他福至心灵,尝试着将一丝刚刚突破后更加凝练的“神识之力”,小心翼翼地探入鼎中,不是去干扰,而是去“安抚”和“引导”那团逐渐成型的能量。
就在他神识探入的瞬间,他膝上的黑色小鼎,那些深藏的、黯淡的纹路,似乎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调和万物的道韵,极其细微地弥漫开来,瞬间平复了鼎内有些躁动的药力!
林凡心中一凛,但不敢分心,趁机全力运转气,进行最后的凝丹!
“嗡……”
一声轻微的嗡鸣从鼎内传出,香气陡然内敛。林凡揭开鼎盖,只见鼎底躺着三颗龙眼大小、色泽温润、散发着淡淡白晕的丹药!丹身之上,竟然还有一道极其模糊的、如同云纹般的丹纹!
成了!而且品质远超他的预期!
林凡虚弱地瘫坐在地,脸上却满是兴奋。阿苇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三颗丹药中蕴含的磅礴而温和的生机。
林凡将这种新丹药命名为“玉髓丹”。
他没有立刻服用,而是先仔细观察,并用神识反复探查,确认无毒且能量稳定后,才决定亲自试药。
服下一颗玉髓丹,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和却浩瀚的暖流瞬间席卷四肢百骸!不同于灵珠的霸道,这股能量更加柔和,专注于滋养和淬炼他的肉身、经脉、甚至神识!之前快速突破带来的一些细微隐患和虚浮之感,在这股能量的流淌下被缓缓抚平,根基变得更加扎实牢固!
效果惊人!
林凡大喜,立刻将另一颗玉髓丹交给阿苇,让她在灵眼洞中服用巩固境界。最后一颗,他小心地一分为二。
他将王伯和张婶请来,郑重地将半颗玉髓丹分别交给他们。
“王伯,张婶,这是我们新炼制的丹药,能强身健体。药性温和,应该对你们有益。请服下试试。”林凡诚恳地说道。
王伯和张婶看着那半颗散发着诱人光泽和清香的丹药,又看看林凡真诚的眼神,心中那点芥蒂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感动和期待。
他们服下丹药。虽然无法像修士那样吸收炼化大部分药力,但溢散的温和能量依旧极大地滋养了他们的身体。王伯感觉多年的老寒腿暖和了许多,腰板也挺直了。张婶则感觉耳目清明,身上的陈年暗伤似乎也有所缓解。
虽然无法修炼,但身体的改善和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重新找到了价值和归属感。内部那丝细微的裂痕,在玉髓丹的温和药力下,悄然弥合。
林凡趁热打铁,开始教导王伯和张婶一些简单的、基于道家理论的养生法门,如“五禽戏”、“八段锦”的简易版(他根据记忆改编),配合呼吸吐纳,虽然不产生气感,但能更好地吸收丹药残存药力,延年益寿。
玉髓丹的成功,为据点打开了新的方向——丹道!
虽然目前只能炼制这一种丹药,且主药稀缺,但这是一个零的突破!证明了他们有能力将资源转化为更高价值的产品。
这不仅意味着更强的自保能力(更好的丹药可以快速恢复、提升状态),更意味着未来贸易中,他们将拥有真正的、无可替代的硬通货!
林凡看着那尊黑色小鼎,心中充满了感激。虽然它依旧神秘,但那次微弱的道韵辅助,绝对是炼丹成功的关键之一。
道之一途,丹、器、符、阵,果然奥妙无穷。
他找到了下一个要攻克的目标。
(第二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