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突破两千万,希望驻地原本的地下空间早已不堪重负,尽管外围据点星罗棋布,但一个足够安全、足够宏大、能够作为整个文明网络绝对核心和战略中枢的基地,变得至关重要。
在张彪、陈明“开拓者”小队早期勘探的基础上,结合沈渊、周老等技术团队对地质结构和旧时代资料的深度分析,一个理想的地点被最终确定——一座位于核心区域腹地、山体内部被几乎掏空的旧时代超大型人防工程。
在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经过数周不间断的加固、拓展、清洁和现代化改造后,这座沉睡的巨人被成功唤醒,并被赋予了新的名字——
龙城。
此刻,李默正站在龙城的主入口通道内。这不再是曾经那个略显逼仄的地下驻地入口,而是一条宽阔得足以让重型卡车并排行驶、顶部布满强化照明灯的宏伟通道。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稳定的嗡鸣,带来洁净而新鲜的空气。
穿过数道厚重如银行金库大门般的防护闸门,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庞大地下空间。穹顶高达数十米,由巨大的合金骨架支撑,上面模拟着自然天光,光线柔和而明亮,丝毫感觉不到地下的压抑。
空间被合理地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
生活区:不再是拥挤的宿舍,而是一排排规划整齐、拥有独立通风和基本生活设施的公寓模块,足以舒适地容纳十万核心成员及其家属。学校、图书馆、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指挥中枢:位于龙城最核心、防护最严密的位置。其规模和技术水平远超旧指挥中心,拥有覆盖整个文明网络的通讯、监控和数据分析能力,是整个体系的“大脑”。
科研中心:集中了最顶尖的实验室和设备,沈渊、周老、孙思玲、林倩等团队的核心研究都将在这里进行。
战略仓库:储备着足以支撑龙城长期运转的粮食、能源、武器和关键物资。
工业车间:拥有更先进的生产线,能够完成精密零件的加工和小批量尖端装备的制造。
生态农场:大规模的水培农场和人工光照牧场,确保了核心区域食物的部分自给。
这里,就是希望驻地(或者说,这个新生文明)新的心脏和大脑。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避难所,而是一座功能齐全、能够自我循环、抵御绝大多数外部威胁的地下巨城。
李默行走在洁净的通道中,看着往来忙碌、脸上带着自豪与安心的人们,心中感慨万千。
从那个为了一口吃食就要冒死外出的简陋驻地,到如今这座足以承载文明未来的“龙城”,他们只用了短短一年零2个月时间。这是两千万人共同努力创造的奇迹。
“默哥,所有核心部门和人员迁移工作已经完成百分之九十,系统运行稳定。”小雅走到他身边汇报,脸上带着搬迁新家的喜悦。
“好。”李默点点头,目光投向通道尽头那片光明,“这里,将是我们走向更远未来的基石。”
拥有了“龙城”这个绝对安全稳固的大后方,希望驻地终于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净化辐射、复兴科技、探索未知,乃至……终有一天,重返地表阳光之下。
龙城,不仅是家,更是通往新时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