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多日,就在沈月陶觉得自己快要被这湿冷的天气和反复的风寒耗干时,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
这日午后,福源客栈的老板亲自叩响了房门,身后跟着个小伙计,怀里抱着一坛用红布封口的土陶酒坛。老板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对着前来应门的石梅说道:
“沈郎君,外面有人送来一坛酒,说是自家酿的土酿,想请郎君品鉴品鉴,看看能否入得了眼,寻个合作的门路。”老板说着,小心地观察着石梅的神色,“许是听说郎君您是从南边来寻好厨子的,顺带也想探探这酒水的行情。”
沈月陶靠在榻上,闻言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
她对外伪装的身份确实包括寻觅特色食材与酒水,这类投石问路的事情并不少见。她示意石梅去打发客栈老板,勿让他进来打扰。
酒坛入手沉甸甸的,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粗糙。将酒坛放在桌上,揭开了红布封口,一股不算醇厚、甚至带着些浑浊气味的酒香飘了出来。
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这酒看起来品相实在一般。不过这个时代,却算不错了。
沈月陶却微微直起了身子,目光落在坛内那略显浑浊的酒液上。拿起桌上备着的长柄竹勺,缓缓探入酒坛底部,轻轻搅动。
勺底触碰到了硬物,发出细微的“磕碰”声。
果然,是张安送来的。
沈月陶眼神一凝,手上动作更加小心。不一会,几块不规则的金子被捞了出来。
那金子并非寻常金锭的光滑,而是带着天然形成的疙瘩和纹路,大的约有拇指大小,小的如同指甲盖,狗头金!
“此酒虽有谷物香醇,但卖相终究是差一些,难登大雅之堂。赏!”
石梅会意,立刻从袖中取出些散碎银钱,出去打发了客栈老板和送货之人。
待她回转,沈月陶已在她耳边低声叮嘱了几句。石梅神色一凛,郑重点头。
不多时,石梅便将近日以“品鉴”为名收到的各式酒水,连同那坛特殊的“土酿”一起,仔细搬上马车,趁着雪化之路稍通,带着沈月陶的信物和对牌,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宣城。
全都,御书房。十一月一日。
炭火烧得极旺,驱散了殿外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皇帝赵寰身着常服,坐在宽大的御案之后,面色沉郁。
他手中捏着一份刚从宣城送来的加急奏折,良久,他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发出一声闷响。
“雪灾!”他冷哼一声,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气,“才一场雪,就敢跟朕喊雪灾?州府是干什么吃的!防范不力,物价飞涨,还敢张口要钱要粮!”
御案下方,太子赵珩垂手恭立,身姿挺拔如松。他微微低着头,目光落在御案边缘,神情专注而恭顺。
仿佛在仔细聆听父亲的每一句训斥,没有丝毫懈怠,却也看不出寻常父子间的亲昵随意。先君臣,后父子。
“父皇息怒,”赵珩声音平稳,听不出波澜,“宣城地处北地,这场雪确实数十年罕见,压垮民舍、阻断交通亦是事实。”他顿了顿,谨慎地补充道,“只是,是否到了需要即刻拨付大量赈灾钱粮的程度,还需户部与工部仔细核议。”
皇帝瞥了他一眼,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又拿起另一份奏折,语气更冷了几分:“防范?你看看这个!辽河也受了雪灾,他倒好,直接说辽河部族来年缺衣少食,恐会南下寇边,跟朕要军饷,要物资,要加固城防!”
他越说越气,将奏折“啪”地摔在案上。
“这老狐狸!句句为国为民,字字夹带私货!你看看最后,说什么他女儿黄嘉柔在京城已久,婚事未定,年岁渐长,他这做父亲的忧心不已,请朕体恤?他这是在跟朕讨赏呢,还是变着法儿提醒朕别忘了他们黄家?”
赵珩上前恭敬接过奏折,快速扫过,尤其是最后那看似家常实则意味深长的几句,心中了然。
但他的婚事已被父皇定下,太子妃人选是太傅府的千金。黄郡君做良娣,仍旧在商议阶段,实则是怕寒了宣抚使的心。
皇帝盯着太子,眼神从锐利到怀疑,仿佛想从他平静无波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偶尔的噼啪声。
“心中可是不满?”皇帝忽然嗤笑一声,自己这好儿子为了婚事,不是没找过人当说客,还想与他讨价还价。
赵珩心头一凛,头垂得更低。
黄宣抚使可能与辽河部族有勾结,以及宣城麓山铁矿区内很可能隐藏着未经上报的金银矿,这两件事,皇帝与他心照不宣,暗中调查已久。只是宣抚使做事谨慎,边关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确凿证据和万全把握,谁也不敢轻易动手。
“父皇明鉴。”皇帝靠回椅背,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疲惫,挥了挥手:
“罢了,此事你好好查。只是这老狐狸步步紧逼,朕心里这口气,不顺!”
他看了一眼恭立一旁的太子,语气缓和了些:
“黄嘉柔的婚事,等到开春吧,也省得他总拿这个说事。至于宣城雪灾和边关军饷……让户部先去核议,拿出个章程来。”
“是,儿臣遵旨。”赵珩躬身应道,心中却如明镜一般。此事的“章程”,至少要到春节后了。
太子赵珩从御书房退出来,殿外清冷的空气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他正欲举步离开,眼角余光瞥见候在廊下的林霁尘,对方不着痕迹地递来一个眼神,示意他稍候。
赵珩脚步微顿,面上不动声色,走到不远处一株光秃的银杏树下,仿佛在欣赏冬日景致,心中却思绪翻涌。父皇喜欢用拖字诀,要么不出手,一出手雷霆之怒。宣城那边……她怎么样了。
约莫一炷香后,林霁尘也从御书房出来了。
只是他的表情着实有些奇怪,眉头微微蹙着,像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可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一个细微的弧度,带着点像是得知了什么有趣秘密的玩味。
两人默契地并肩往宫外方向走去,待离御书房远了,林霁尘才压低声音,开门见山:
“殿下,我刚得到一个消息,关于沈月陶的。”
他顿了顿,甚至都未看清对方脸色,有些轻快地说道:“她很可能在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