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供应商黑名单制度落地与原材料抽检环节启动,辰星科技的质量管控从 “源头” 开始筑牢防线。但林辰深知,仅靠把控供应商与原材料还不够 —— 此前智能门禁在低温环境下的故障,除了核心芯片问题,还暴露了产品整体在极端环境下的适配短板。为此,他在高管会议上特别强调:“我们要把品控‘前置’,在产品出厂前就模拟各种极端场景,把问题解决在交付客户之前,而不是等客户反馈后再补救。”
研发部门立刻响应,牵头联合生产部、质检部,针对智能安防类产品(尤其是智能门禁、摄像头等户外使用设备),新增了 “低温环境测试” 环节,纳入产品出厂前的必检流程。这一环节的设计,完全对标北方冬季的极端气候,甚至考虑了东北部分地区零下 30c的严寒场景,力求让产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低温环境测试” 的核心场地,设在辰星科技总部的 “极端环境实验室”。实验室里,6 台高规格环境模拟舱整齐排列,每台舱体都能精准控制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温度调节范围覆盖零下 40c至零上 80c,误差不超过 ±0.5c,完全满足不同地区极端气候的模拟需求。研发总监陈默带着团队,用一周时间制定了《低温环境测试标准规程》,将测试流程细化为 “预处理 - 模拟测试 - 性能检测 - 结果判定 - 优化整改” 五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与判定标准。
测试启动前,需先对产品进行 “预处理”—— 将待测试的智能门禁、摄像头等设备,在常温环境下静置 24 小时,确保设备处于稳定初始状态;随后,技术人员会对设备进行基础性能检测,记录初始的人脸识别速度、信号传输强度、设备功耗等数据,作为测试后的对比基准。
进入 “模拟测试” 环节后,设备被逐一放入环境模拟舱。根据《规程》要求,针对北方市场的产品,舱内温度会先降至零下 20c,保持 48 小时;期间,技术人员会每 6 小时远程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在低温下持续通电工作,不出现死机、重启等异常;48 小时后,舱内温度会逐步升至零上 60c,再保持 24 小时,模拟北方夏季高温暴晒的环境,同样进行不间断监测。整个测试周期长达 72 小时,全程记录设备的各项运行数据,形成《低温环境测试数据报告》。
“性能检测” 是判断产品是否达标的关键。72 小时模拟测试结束后,技术人员会将设备从环境舱中取出,在常温下静置 2 小时,待设备恢复至正常温度后,开始全面检测:对于智能门禁,重点检测人脸识别速度(需稳定在 1 秒内)、误识别率(低于 0.1%)、门禁开关响应时间(不超过 0.5 秒);对于智能摄像头,需检测画面清晰度(分辨率不低于 1080p)、夜视功能(在无光源环境下识别距离不低于 10 米)、数据传输稳定性(连续传输 2 小时无卡顿)。每一项指标都需与测试前的初始数据对比,若某项指标衰减率超过 5%,或出现功能故障,则判定为 “测试不合格”。
对于测试不合格的产品,研发部门会启动 “优化整改” 流程 —— 先拆解设备,分析故障根源:若是元器件耐低温性能不足,就更换工业级低温元器件;若是设备外壳保温效果差,就优化外壳材质,增加隔热层;若是软件算法在极端温度下运算异常,就调整算法参数,提升低温适应性。整改完成后,产品需再次进行低温环境测试,直至所有指标达标,才能进入后续的出厂流程。
“这个测试环节,确实增加了生产成本。” 生产总监赵刚在成本核算会议上坦言,“每台设备的测试成本约 120 元,按公司每月生产 5000 台智能安防设备计算,每月新增成本 60 万元;而且测试周期延长了 3 天,导致生产效率略有下降,部分订单交付时间需向后顺延 1-2 天。”
但从产品稳定性来看,新增测试环节的效果立竿见影。在首批接受测试的 100 台智能门禁中,有 8 台因低温下人脸识别速度降至 1.8 秒、2 台因高温下信号传输卡顿,被判定为不合格。研发部门针对这些问题,为门禁更换了耐低温的摄像头模组与耐高温的信号模块,二次测试后,所有设备均达标。“如果这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很可能会引发新的客户投诉,后续的维修、补偿成本,会远超现在的测试成本。” 质检部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而且产品稳定性提升后,客户复购率会增加,长期来看反而能降低营销成本,提升品牌价值。”
北方某社区物业负责人在了解到辰星科技新增低温测试后,主动加大了订单量:“之前我们社区的门禁在冬天总出问题,现在知道你们出厂前会模拟零下 20c的环境测试,我们用着更放心了。这次我们再采购 20 台,覆盖社区所有出入口。”
林辰在巡查极端环境实验室时,看着环境模拟舱内正在运行测试的智能门禁,对研发团队说:“成本增加是暂时的,但产品稳定性和客户信任是长期的。我们做测试,不是为了应付监管,而是为了对客户负责。只有让客户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安心使用我们的产品,辰星科技的品牌才能真正立得住。”
随着低温环境测试环节的常态化运行,辰星科技智能安防产品的极端环境故障率从之前的 8% 降至 0.5% 以下。后续发往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的设备,再也没有出现过低温故障投诉。研发部门还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品控流程,新增 “暴雨模拟测试”“沙尘模拟测试”,覆盖多雨、多沙尘地区的使用场景,让产品适应更广泛的地理环境,为公司拓展全国市场打下坚实的品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