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大学的训练场上,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付少宇带着张一民、安昭、赵蓝翔三人,已经对前来报名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意志力磨炼训练。
这一个月里,训练强度超乎常人想象。每天天不亮,队员们就要在付少宇的哨声中迅速集合,进行五公里负重长跑。跑道上,汗水挥洒,脚步匆匆,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自己的极限较量。张一民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作为退役侦察兵,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其他队员。他身姿矫健,步伐有力,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口号:“坚持住,别掉队!”
紧接着是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项目一项接着一项,队员们的肌肉酸痛不已,但没有人轻易放弃。安昭则在一旁指导动作,他身为少林寺俗家弟子,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沉稳与专业。他会耐心地纠正队员们的姿势,“腰挺直,发力点不对,再来!”
而赵蓝翔,虽然曾经是个“黑二代精神小伙”,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也彻底改变了模样。他负责监督队员们的纪律,一旦发现有人偷懒或者违反规定,就会严肃地批评。“别想着混日子,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意志力的磨炼上,付少宇更是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让队员们在烈日下持枪站立军姿,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衫,蚊虫叮咬也不许动。又或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在没有任何现代设备的情况下,在山林中独自生存两天。这些训练,不仅考验着队员们的身体素质,更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力。
一个月后,选拔正式开始。付少宇站在训练场上,目光坚定地看着眼前的队员们。“接下来的选拔,是对你们这一个月训练成果的检验,希望你们都能全力以赴。”
选拔项目包括队列动作、体能测试、应急反应等多个方面。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在队列动作中,他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体能测试时,拼尽全力冲刺;应急反应环节,也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留下了60人。付少宇看着这60张充满朝气与坚定的面孔,心中满是欣慰。他将这60人分成了1、2、3中队,一中队由张一民担任队长。张一民一脸严肃地站在队员们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会带好一中队,大家跟着我,绝对不会掉队!”
二中队队长则是赵蓝翔,他一扫往日的吊儿郎当,认真地说道:“兄弟们,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一个集体,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加油干!”
三中队比较特殊,全是烈焰女兵,由安昭担任队长。安昭双手合十,微微鞠躬,“各位女施主,接下来的训练会很辛苦,但我相信大家都能坚持下来,我们一起努力。”
这63人(包括付少宇和三位队长)要利用军训剩余的时间紧急排练阅兵方阵,准备在学校接下来的阅兵式上一鸣惊人。付少宇深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于是立刻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每天,队员们早早地来到训练场上,从最基本的齐步走、正步走开始练起。付少宇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人的动作,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刻纠正。“注意摆臂的高度,要整齐划一!”“正步踢腿的时候,膝盖要绷直!”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的呼喊,变得有些沙哑。
张一民带领一中队,训练格外严格。他亲自示范动作,要求队员们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我们一中队,绝对不能输给其他中队,大家打起精神来!”队员们在他的带领下,训练热情高涨,进步飞速。
赵蓝翔的二中队,注重团队协作。他会组织队员们进行各种团队小游戏,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只有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走出最整齐的步伐。”在训练中,队员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安昭的三中队,针对女兵的特点,制定了特别的训练方法。他会教女兵们一些少林武术中的身法,让她们的动作更加轻盈优美。“女施主们,我们要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三中队的女兵们在训练中,不怕吃苦,每一个人都努力做到最好。
随着阅兵式的日益临近,训练也越发紧张。但这63人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心中都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在阅兵式上,向全校师生展示国旗护卫队的风采。训练场上,口号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奏响一首激昂的战歌,预示着他们必将在阅兵式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