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暴风雪在黎明前停歇,汴京皇城被裹在一片刺眼的银白之中,寂静得可怕。但这寂静之下,是几乎要破壁而出的紧张与肃杀。

几个时辰前,宫中那场短暂而血腥的清洗,消息已被严密封锁。参与周怀政密谋的两名殿前司指挥使在营中被就地拿下,未经审讯便被处决。周怀政本人,则被罗崇勋亲自带人从其值房中“请”出,直接押入了皇城司最深处的暗牢。整个过程干净利落,甚至没有惊动病榻上的真宗皇帝。

此刻,天色微明。刘娥并未休息,她换上了一身庄重的深青色祎衣,坐在偏殿中,面前是燃烧了一夜的烛台,烛泪堆叠。王钦若、丁谓,以及枢密使曹利用等重臣,被连夜召入宫中,此刻正肃立在下首,人人脸色凝重,心中各有盘算。他们已知晓周怀政事败,但具体细节和皇后将如何处置,仍是一片迷雾。

“都……查清楚了?”刘娥开口,声音因一夜未眠而略带沙哑,却更添威严。

罗崇勋躬身,将一份名单呈上:“回娘娘,周怀政及其同党,皆已招认。其密谋于官家……不讳之时,矫诏拥立太子,诛杀大臣,并欲召寇准回京。同谋者名单在此,涉及禁军军官三人,翰林院官员二人,另有内侍若干。”

刘娥接过名单,目光冷冷地扫过,并未细看,而是直接递给了王钦若:“王相公,你也看看。”

王钦若双手微颤地接过名单,快速浏览,越看越是心惊。周怀政的计划竟如此大胆!更让他后背发凉的是,皇后能在不动声色间将其一网打尽,这份心机和掌控力,实在可怕。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皇后娘娘明察秋毫,粉碎逆谋,实乃社稷之福!周怀政等人大逆不道,罪该万死!当依律严惩,以儆效尤!”

丁谓也立刻附和,言辞恳切,仿佛与周怀政从不认识一般。

刘娥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淡淡道:“周怀政侍奉官家多年,竟生出如此狼子野心,着实令人心寒。此事,关系重大,若处置不当,恐惊扰圣驾,动摇国本。诸位相公以为,该如何了结,方能将影响降至最低?”

她将问题抛了回去,既是在试探,也是在逼迫他们表态。

王钦若心念电转。周怀政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内侍,若大张旗鼓地审理,势必牵扯到皇帝和太子,甚至可能波及自身(毕竟他曾与周怀政有过不少往来)。他立刻有了决断:“娘娘,臣以为,此案……不宜声张。周怀政及其核心同党,可速速秘密处决,对外只称其‘急病暴毙’。其余从犯,或流放,或贬斥,尽快将此事平息下去。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绝不能引起任何动荡!”

这正是刘娥想要的结果。公开审理,只会让宫廷内斗暴露于天下,于她声誉有损。秘密处决,干净利落,既能铲除威胁,又能维持表面稳定,彰显她“顾全大局”的姿态。

“王相公老成谋国,所言极是。”刘娥点了点头,随即语气转冷,“只是,死罪不可免,活罪也难饶。传本宫懿旨,周怀政凌迟处死,夷三族。其余主犯,一律斩立决。其家产,抄没入官。”

轻飘飘的话语,决定了数百人的生死。殿内温度仿佛骤然降低,连王钦若和丁谓都感到一阵寒意。这位平日里温和的皇后,下起手来,竟是如此狠辣决绝!

周怀政及其党羽被迅速而隐秘地清除,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只在权力核心层激起了一圈涟漪,并未在朝野引起太大波澜。官方邸报只轻描淡写地称其“因病去世”,真宗皇帝在病中听闻此讯,也只是恍惚了片刻,叹口气道:“这老奴……竟先朕而去了吗?” 并未深究。

然而,这场未遂政变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割开了“天禧”盛世最后一块遮羞布,露出了其下腐朽而危险的真相。

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刘娥。她不仅铲除了一个致命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她借此机会,极大地强化了自己的权威。经此一役,宫内上下,再无一人敢轻视这位“权同处分”的皇后。罗崇勋顺势接管了周怀政的大部分职权,成为内侍省实际上的首领,刘娥对宫廷的掌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与此同时,真宗皇帝的病情,如同秋日残烛,在经历这次惊吓(虽然他并不完全知情)后,急速恶化。天禧四年(1020年)末,他已基本无法理事,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偶尔清醒,也是神志不清,口中念念有词,尽是“天帝”、“天书”之类的呓语。

帝国权力的重心,不可逆转地、彻底地倾斜到了刘娥一方。

朝臣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王钦若经此一事,锐气大挫,变得更加谨慎,甚至有些畏缩,他知道,自己已无力与这位手段果决的皇后正面抗衡。而丁谓,则更加坚定了投靠刘娥的决心。他开始更加主动地向刘娥靠拢,甚至在一次帘前奏对时,公然提出:“如今官家圣体不安,太子年幼,内外大事,皆系于皇后娘娘一身。娘娘虽天纵圣明,然终究……于外朝事务,或有不便之处。臣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为娘娘分忧,沟通内外,确保政令畅通。”

这几乎是赤裸裸的表忠了。刘娥对此不置可否,但开始将一些原本属于王钦若权限的、不太紧要的政务,交由丁谓去处理。这是一种默许,也是一种驾驭。

时间推移至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皇帝已到了弥留之际。富丽堂皇的寝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一种死亡的沉寂。曾经那位渴望建立不世功业、却又被内心恐惧和虚荣所困的皇帝,此刻瘦得脱了形,静静地躺在龙榻上,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刘娥、太子赵祯(时年十二岁,已更名赵受益,后复名祯)、以及王钦若、丁谓、冯拯(新任宰相)等核心重臣,皆跪伏在榻前。

真宗浑浊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太子稚嫩而悲伤的脸上,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气音。他艰难地抬起枯瘦的手,指了指太子,又指了指刘娥,然后目光投向虚空,仿佛在寻找那从未真正降临过的“天帝”的踪影,最终,手臂无力地垂落。

大宋第三位皇帝,赵恒,谥号神德文烈钦明仁孝皇帝,庙号真宗,就此驾崩。终其一生,他试图用“天书”和封禅来证明自己的天命所归,最终却在一片神神鬼鬼的迷惘中,结束了他的时代。

皇帝的崩逝,并未引起巨大的混乱。刘娥早已做好了准备。在真宗咽气后不过一刻钟,她便在众臣面前,强忍悲声(无论这悲痛有几分真实),展现出惊人的镇定,以“权同处分军国事”的身份,连续下达命令:

“即日起,皇城诸门落锁,非有懿旨,任何人不得出入!”

“殿前司、侍卫亲军马步军司,即刻接管汴京内外防务,严加巡逻,有敢散布谣言、图谋不轨者,立斩!”

“诏令翰林学士,即刻拟写先帝遗诏、新帝登基诏书!”

“礼部、太常寺,速备大丧礼仪及新帝登基大典!”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不容置疑。王钦若、冯拯等老臣,此刻也只能依令而行。在绝对的权力和严密的掌控面前,任何异动都是徒劳。

在先帝灵前,一场关乎帝国未来走向的争论,在众臣之间爆发。焦点在于,遗诏中如何界定刘娥在新朝的地位。

王钦若凭借其首席宰相的身份,提出:“按祖制,新帝即位,当由母后皇太后垂帘听政。然,皇后(指刘娥)虽抚育太子有功,终究……非太子生母(太子生母为李宸妃,已早逝)。且‘权同处分’之权,乃先帝特旨,先帝既已大行,此权……是否自动延续,尚需斟酌。依老臣之见,可在遗诏中尊皇后为皇太后,与新帝共理国事,但具体仪制,当由外朝议定。”

他试图利用“非生母”和“祖制”来限制刘娥的权力,将“垂帘”的具体规则掌控在外朝手中。

丁谓立刻站出来反驳:“王相公此言差矣!皇后娘娘在先帝朝便已‘权同处分军国事’,辅佐先帝,处理政务,夙夜匪懈,朝野共睹。太子更是由皇后娘娘亲自抚养教育,母子情深,视若己出。如今新帝冲龄,正需皇后娘娘以皇太后之尊,继续辅政,以定社稷,安人心!此乃顺理成章之事,何须再由外朝‘议定’仪制?莫非王相公认为,皇后娘娘不堪此任?”

他这话直接将刘娥的辅政地位与江山社稷的稳定挂钩,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冯拯等大臣则面面相觑,不敢轻易表态。

就在争论不下之际,刘娥在珠帘之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先帝将社稷、太子托付于本宫,信任有加。本宫一介妇人,本不敢当此重任。然,太子年幼,国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为保大宋江山平稳,赵氏宗庙安宁,本宫……唯有勉为其难,依先帝故事,继续辅佐皇帝,直至其成年亲政。”

她没有纠缠于“生母”、“非生母”的细节,也没有去争论“祖制”,而是直接抬出了先帝的托付和江山社稷的最高利益,将自己放在了无可辩驳的位置上。她顿了顿,语气转冷,目光似乎穿透珠帘,落在王钦若身上:“至于仪制,皆是为国事服务。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便依丁相公所言,于遗诏中明确:‘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分。’ 诸位相公,可有异议?”

殿内一片寂静。王钦若张了张嘴,看着帘后那个模糊却无比威严的身影,以及旁边虎视眈眈的丁谓,还有殿外那些隐约可见的、属于皇城司的带刀侍卫,最终,所有的不甘和挣扎都化为了一声无力的叹息,他匍匐在地:“臣……无异议。”

乾兴元年二月戊午日,太子赵祯在先帝灵柩前即位,是为宋仁宗。尊刘娥为皇太后。遗诏颁行天下,明确:“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分。”

登基大典结束后,十二岁的小皇帝穿着不太合身的龙袍,坐在宽大的御座上,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他的御座之后,一道浅黄色的纱帘缓缓垂下。

纱帘之后,刘娥端坐在凤椅之上,衮服冕旒,面容隐在帘后,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一个庄严肃穆的轮廓。她微微侧首,对身旁的皇帝(实际上是对帘外的百官)轻声道:“皇帝,可以开始了。”

仁宗有些紧张地清了清嗓子,用尚带稚气的声音说道:“众卿……平身。”

百官依礼起身。当他们抬头望向御座时,看到的不仅是年幼的新君,更是御座后那道象征着至高权柄的帘幕。

一个新的时代——仁宗朝,开始了。

但所有人都明白,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真正执掌这个庞大帝国命运的,是帘幕之后的那位女性。

刘娥,这位出身微贱、历尽坎坷的蜀地女子,终于走到了权力的极致。她不再是“权同处分”,而是名正言顺、昭告天下的“权取处分”。她垂下的帘幕,不仅隔开了她与百官,也隔开了一个时代。

她微微抬起眼,目光似乎穿透了帘幕,穿透了宫殿,望向了远方。那里,有西北虎视眈眈的党项,有北方依旧强大的辽国,有朝堂上心思各异的臣子,还有这万里江山下,无数生民的期盼与苦难。

道路,依然漫长。但至少此刻,她已立于万人之上,拥有了按照自己意志,去塑造这个帝国未来的可能。

而远在雷州(寇准再遭贬谪之地)的寇准,听闻真宗驾崩、刘娥正式垂帘的消息后,面向北方,久久不语,最终,只是深深地、深深地叩拜下去。不知他这一拜,是为逝去的先帝,还是为这前途未卜的新朝。

(第二十二章 终)

UU阅书推荐阅读:黑神话:吾为天命狼玲珑谋西宫恨各类男主短篇合集颠!她在娱乐圈里搞抽象魂穿海贼世界让你攻略,没让你成为魔王白月光甄嬛来到大如传未读完的那本书一篇小虐文,敬请期待狗渣爹不哭,我骑猪来救全家了只怪我们太偏执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刺欲棠春女尊:奋赶权臣位,娇宠小云卿爱吃糖醋排骨的她我或许是我们穿越之我的财神竟是短命鬼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张起灵!回头!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破产后,我养的校花成了我老板重生之无心魔女老爷!家主她又又又去搞事了!小可怜嫁首长:随军后被千娇万宠综影视之玥明星希七零:冷面民兵队长被作精拿捏了步步团宠:慵懒小娇花成为耀眼的一颗星星吧那些年的生活痕迹炮灰?呸!本宝偏做团宠万人迷!修仙百战穿圣甲李氏仙族,从灭门到飞升魂穿重生重燃江山美人梦月劫倾华:龙女的摆烂人生被打破原神:什么,要救的是芙卡洛斯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望你一世安好不正经炼金我的伯爵老父亲惨死重生后,渣男为我手撕白月光六零:小趴菜秒变朝阳群众她那么强,多几个爱慕者怎么了浮生醉酒回梦里重生年代:大佬她种田制霸商业圈快穿之半枝妍每个世界都有病娇哄骗单纯少年道本归兮重生之我在古代做厨子的那些日子崩铁:穿成星的妹妹,竟成为团宠
UU阅书搜藏榜:梦回九天君相逢商姝我,天才科学家,爆改海贼世界!首辅:我那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娘子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混源之体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雷杰多的海贼家族碧海虫修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独路不孤独穿成佐助,每天为哥哥伤透脑筋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开局圣人,带着一群精灵遨游诸界尼姑山下天生凤命:家有团宠小锦鲤天选剩女昏不婚大鲁少年江湖行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穿越甄嬛传眉庄只想嗑CP炮灰小庶女被读心后:被全家宠哭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祖魔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救命!和学姐谈恋爱真的太可怕了直播算命:你朋友她是恋爱脑脏玫瑰救命!穿书变寡妇,养育反派儿女不当校霸后,校花女主开始死缠烂打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甜撩!病娇反派每天在我怀里撒娇八岁小孩姐,我在改造综艺当大佬穿越成horror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总裁追妻路漫漫暴躁小樱,莽穿木叶丁敏君仙塔尖尖重生发现仇人竟是穿书女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虽然有些屑,但是这个英灵使超强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
UU阅书最新小说:幕后黑手:我在星际挖矿养国家魔尊的月光明暗法则篮球与江湖:十八岁那年的城西校花清冷勿近,直到我逮捕鼠鼠疯批首辅夺取长嫂六域镇魂御道长生书FGO御主又被英灵投诉了圣龙始地东北大姨捡到个丧尸闺女除妖不拔剑,你拔的是什么啊!?带领追随者来到霍格沃兹风流贱仙,我有一根玄铁棒巡林日常,开局帮难产大熊猫接生可爱男娘的新同桌是不良假小子开局陆地神仙,皇位狗都不要我的白月光是女孩子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山海玄志我们的日常琐事夫人娇茶茶,首辅闪睡腰盗墓:挨近点速度给我演!!开局召唤第四天灾,横推修真界!演砸就死!我的观众不是人快穿:这悲剧剧本我撕了沪上千金养毛茸茸,哥哥们争着宠第五人格:红眼武天破重生1941星辰与你相约战锤40K:我是帝皇家的二儿子诡语迷镜岭南花林诡事录神经病正是成为王的理由斩神:开门,逐火英桀送温暖道起道争斗破之魂穿萧炎师弟爱上师姐魔种噬仙录星座穿越之玄学奇旅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穿越七零,资本家小姐很全能落云小祖,我的爷爷是老祖东方圣人京华录九霄战龙诀破案全靠关系?没错,我下面有人综影视之从女配开始逆袭杀戮就变强:我的国术没有瓶颈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公主,您驸马又死我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