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枢纽星的 “水系技术融合中心” 内,联盟工程师正围绕 “跨文明水系协同方案” 展开最终调试 —— 潮汐灵脉文明擅长的 “灵脉洋流操控术” 依赖 “星核级灵脉水源” 运行,这种能量与潮汐族(联盟已合作文明)的水流能量存在 80% 兼容性,但与火焰族的高温能量、金属族的刚性能量存在 “冷热对冲” 风险;经过 21 次试验,联盟研发出 “潮汐能量调和矩阵”:以潮汐族的 “水流晶核” 为基底,嵌入绿藤族的 “生态共生纤维”、风语族的 “气流缓冲层” 与幽影族的 “暗物质稳定膜”,可将对冲能量转化为 “温性水系能量”,同时具备生态修复、气流适配与隐匿防护三重特性,为与潮汐灵脉文明的技术协作提供核心支撑。这些成果被整理成《潮汐水系协作手册》,随探索队一同前往潮汐星域。
林风站在探索队启航广场上,看着 20 艘经过水系适配改造的战舰 —— 除原有的 “新域号”“暗影号”“火焰号”“绿藤号”“金属号”“风巡号”“幽影探测舰”“汐影号” 外,新增潮汐族的 “汐潮号”(搭载星核级水流能量发生器,可模拟灵脉洋流)、晶岩族的 “岩汐号”(携带岩脉水系过滤装置,清除水体污染),以及 10 艘 “潮汐物资舰”,满载潮汐能量调和矩阵、灵脉水源修复设备与海洋生态急救物资。
“潮汐灵脉文明的核心特性是‘顺应与平衡’,” 林风通过全域通讯向队员强调,“根据灵墟解读的古灵脉秘卷,他们以‘潮汐部落’为单位,生活在‘海洋覆盖率 90%’的潮汐星上,依靠灵脉洋流维持海洋生态与文明运转;反灵脉文明很可能利用其‘不喜冲突’的特性,用污染手段削弱防御,我们必须以‘生态修复优先’,用多文明协同成果证明联盟价值,而非强行施压。”
灵墟的精神力化作战汐星域的立体星图,悬浮在广场中央:“潮汐星域的主星球‘潮汐星’被‘灵脉洋流带’环绕,这些洋流带是潮汐族构建‘水系防御屏障’的天然基础;但最新探测显示,洋流带的能量流速从每秒 5 米降至每秒 1.2 米,部分区域出现‘死水带’—— 这会导致海洋植物大量死亡,鱼类灭绝,最终引发‘生态崩溃’;反灵脉文明的‘盐水污染弹’信号曾在星域外围的‘废弃航道’出现,推测已对潮汐星发起过隐蔽攻击。”
潮汐族的汐月(联盟水系技术顾问)站在 “汐潮号” 舰桥,调试灵脉洋流探测仪:“‘汐潮号’已升级‘水系能量共鸣模块’,可穿透海水定位潮汐星的‘灵脉水源核心’;同时,舰上的‘盐水净化炮’可在 30 秒内清除 10 平方公里的盐水污染,且不会破坏海洋生态。”
绿藤族的绿薇则在 “绿藤号” 上准备生态修复种子:“绿藤族的‘海洋共生种子’可在污染水体中快速生长,吸收有害物质的同时释放灵脉能量,帮助恢复海洋生态;这些种子已用潮汐能量浸泡处理,能适应潮汐星的水体环境,不会出现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探索队以 “汐潮号” 为先导,沿 “幽影 - 风语 - 金属 - 绿藤联合防御阵” 延伸的 “水系安全航道” 向潮汐星域行驶 —— 沿途的宇宙灵脉网已与 “水系能量浮标” 连接,形成 “水流补给带”,战舰可随时停靠浮标旁补充水系动力;10 天后,探索队抵达潮汐星域外围,远远望去,潮汐星如同一颗蓝色的宝石,表面闪烁着水光,但环绕星球的灵脉洋流带已失去往日光泽,部分区域呈现出暗灰色,探测仪显示水体中的灵脉能量浓度从 3.0 单位降至 1.1 单位,盐水含量超标 5 倍。
“绿藤号” 的生态预警系统突然响起:“检测到 4 艘反灵脉战舰!正从废弃航道向潮汐星行驶,舰体携带‘盐水污染弹’,预计 1 小时后抵达潮汐星的‘东极洋流带’—— 该洋流带连接潮汐星的灵脉水源核心,一旦被污染,核心能量将在 24 小时内衰减 50%!”
紫瑶立即释放柔和的精神力,穿透潮汐星的大气层,尝试与潮汐族建立 “非冲突性沟通”:“我是宇宙灵脉共生联盟的紫瑶,携带多文明水系修复技术,无意打扰你们的生活,仅希望协助解决洋流紊乱与污染危机;反灵脉文明的污染弹是我们共同的威胁,若东极洋流带被破坏,潮汐星的海洋生态将在 1 个月内彻底崩溃。”
3 小时后,潮汐星的东极洋流带中出现 12 艘 “潮汐战舰”—— 战舰由活体珊瑚与灵脉水晶构建,舰体呈流线型,可在水中与空中自由切换,主炮释放出淡蓝色的水系能量,强度 2.3 单位,呈 “半包围警戒” 状态环绕探索队,未释放任何攻击信号;通讯频道中传来多道温和的女声,带着担忧与犹豫:
“外来文明,你们如何证明能修复灵脉洋流?我们的‘晨汐部落’长老已尝试用传统方法引导洋流,但所有能量都会被死水带吸收,无法推动流速!”
“我们厌恶污染与破坏,若你们的技术会产生二次污染,即使能解决危机,我们也会拒绝!”
“东极洋流带的‘灵脉水源节点’已出现裂痕,污染弹若在附近引爆,节点会立即断裂,你们有能力在保护节点的前提下清除污染吗?”
林风让 “汐潮号” 启动 “水系全息投影”,通过淡蓝色的水流光影展示解决方案:“我们的方案分四步:第一步,用‘岩脉水系过滤装置’清除现有盐水污染;第二步,用‘潮汐能量调和矩阵’修复灵脉水源节点,恢复洋流动力;第三步,用‘海洋共生种子’恢复海洋生态;第四步,用多文明协同防御阻止反灵脉污染弹攻击;全程采用‘零污染技术’,所有设备的能量排放均符合潮汐星的生态标准,你们的长老可全程监督。”
通讯频道沉默片刻,一道沉稳的女声响起:“我是潮汐族‘主汐部落’长老汐澜,代表各部落同意你们的协助请求;但需遵守‘三护原则’:保护水源节点、保护海洋生态、保护文明隐私;现在,我会通过灵脉洋流,为你们指引前往东极洋流带的安全航线。”
探索队跟随潮汐战舰进入潮汐星的东极洋流带 —— 这里的海水呈现出淡蓝色,原本应均匀流动的洋流出现多处停滞,水面漂浮着大量枯死的海洋植物,探测仪显示盐水浓度达 35‰,远超正常标准(15‰);水下,潮汐族的部落建筑由透明珊瑚构成,隐约可见部落成员正用传统工具清理污染,但效果甚微,清理过的区域很快又被污染水体覆盖。
汐澜带领探索队抵达东极洋流带的 “水源节点平台”(由灵脉水晶搭建,漂浮在水面上,可抵御中等水流冲击):“水源节点就在平台下方 500 米处,当前能量浓度仅 1.0 单位,且存在 3 道裂痕;反灵脉战舰携带的盐水污染弹若在 1 公里内引爆,裂痕会扩大至 10 厘米,节点将彻底失去输送能量的能力。”
探索队立即分工 —— 晶岩族的工程师在 “岩汐号” 上启动岩脉水系过滤装置,装置释放出淡金色的岩脉能量,如同 “能量滤网” 般覆盖东极洋流带的 100 平方公里区域,将盐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矿物质,探测仪显示盐水浓度从 35‰降至 25‰;潮汐族的汐月指挥 “汐潮号” 释放潮汐能量调和矩阵,矩阵在水源节点上方形成一道蓝色的能量罩,释放出温性水系能量,修复节点的裂痕,全息屏上显示节点的能量浓度从 1.0 单位缓慢提升至 1.5 单位;绿薇带领团队,将海洋共生种子撒入死水带,种子在水系能量的滋养下快速发芽,长出淡绿色的 “灵脉海草”,这些海草的根系深入水体,吸收剩余的污染物质,同时释放灵脉能量,推动洋流流动,死水带的范围从 50 平方公里缩小至 30 平方公里;风语族的风岚则操控 “风巡号” 的气流缓冲装置,释放柔和的气流能量,在水面形成 “气流导流层”,引导净化后的水体向洋流带扩散,加速污染清除。
“盐水污染已清除 40%!水源节点的裂痕修复 30%!” 汐月的声音从通讯中传来,“但反灵脉战舰已进入潮汐星域,距离东极洋流带仅 300 公里,预计 20 分钟后抵达!”
墨立即让 “暗影号” 与 “幽影探测舰” 组成 “隐匿拦截编队”:“‘暗影号’启动幽影能量膜,与‘幽影探测舰’共同隐匿在废弃航道旁;‘汐影号’与‘金属号’组成‘防御支援编队’,在东极洋流带外围布设灵脉金属屏障与水系能量护盾,阻挡污染弹攻击;‘火焰号’与‘岩汐号’组成‘能量反击编队’,用低温高温能量(降低热冲击)与岩脉能量攻击反灵脉战舰的引擎,阻止靠近!”
20 分钟后,反灵脉战舰抵达废弃航道与东极洋流带的交界处,立即释放 12 枚盐水污染弹 —— 黑色的炸弹带着反灵脉能量,向潮汐星的水面飞去;“暗影号” 与 “幽影探测舰” 突然解除隐匿,用幽影能量中和炮摧毁 4 枚炸弹;“汐影号” 与 “金属号” 的防御屏障瞬间展开,挡住 5 枚炸弹;剩余 3 枚炸弹突破拦截,向水源节点飞去。
“潮汐族全体出动!用灵脉洋流引导炸弹偏离轨迹!” 汐澜手持潮汐本源水晶,释放出强大的水系能量;潮汐族的战士与长老们同时激活灵脉洋流,淡蓝色的水流在水面形成一道 “能量漩涡”,将 3 枚炸弹卷入,炸弹在漩涡中相互碰撞,爆炸产生的盐水污染被提前布设的岩脉水系过滤装置吸收,未对水源节点造成任何影响;全息屏上显示,东极洋流带的盐水浓度从 25‰降至 18‰,灵脉洋流的流速从每秒 1.2 米提升至每秒 2.0 米。
反灵脉战舰见污染弹攻击失败,立即发起主炮攻击 ——12 道暗黑色的反灵脉能量炮向联合防御线袭来;“金属号” 的灵脉金属装甲与 “汐影号” 的水系能量护盾同时亮起,形成一道 3.2 单位强度的防御屏障,挡住攻击;“火焰号” 与 “岩汐号” 趁机发起反击,低温高温能量与岩脉能量在气流引导下,精准命中 6 艘反灵脉战舰的引擎,战舰失去动力,悬浮在太空中;“幽影探测舰” 则释放幽影能量,将剩余 6 艘战舰的导航系统干扰,使其偏离航线,向潮汐星的 “风暴洋流带” 飞去(该区域的洋流流速达每秒 10 米,可摧毁普通战舰)。
“反灵脉战舰准备释放‘反灵脉水系腐蚀波’!强度 3.8 单位,可腐蚀所有水系防御屏障,同时污染整个东极洋流带!” 墨的声音带着急促,“‘汐潮号’的潮汐能量调和矩阵可中和腐蚀波,但需要多文明能量协同,形成‘多元水系防护网’!”
汐澜立即响应:“潮汐族全体释放水系能量!配合你们的多文明能量!”
淡蓝色的潮汐能量、淡绿色的绿藤能量、淡青色的风语能量、银白色的金属能量、暗紫色的幽影能量与淡紫色的暗灵脉能量在东极洋流带上空汇聚,形成一道七彩的多元水系防护网;当反灵脉水系腐蚀波接触防护网时,立即被中和,化为无害的能量粒子;反灵脉战舰见所有攻击都被化解,且即将进入风暴洋流带,开始加速向暗黑星域逃窜;联合防御线没有追击,而是留在东极洋流带外围,继续清除残留的盐水污染。
3 天后,东极洋流带的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显着成果 —— 盐水浓度降至 15‰的正常标准,灵脉洋流的流速恢复至每秒 3.0 米,死水带完全消失,海洋共生种子长出的灵脉海草覆盖整个洋流带,水体中的灵脉能量浓度提升至 2.5 单位;水下,潮汐族的部落恢复往日生机,部落成员驾驶着小型潮汐船,在洋流中穿梭,种植海洋植物,养殖灵脉鱼类;汐澜带领探索队潜入水下 1000 米的 “潮汐圣殿”—— 圣殿由巨型灵脉珊瑚构建,中央的 “潮汐本源柱” 释放出柔和的淡蓝色能量,是整个潮汐星的灵脉水源核心。
“感谢联盟的协助,” 汐澜手持潮汐本源水晶,语气诚恳,“你们不仅修复了灵脉洋流,还保护了我们的海洋生态,这种‘多元协同、尊重自然’的理念,与潮汐族的‘顺应平衡’理念高度契合;潮汐族愿意加入宇宙灵脉共生联盟,共享水系操控技术,帮助联盟完善全域灵脉防御系统。”
林风接过潮汐本源水晶,水晶表面泛着淡蓝色的水光,释放出温和的水系能量:“联盟欢迎潮汐灵脉文明的加入!我们将在潮汐星建立‘水系技术研发中心’,由潮汐族、绿藤族、风语族、金属族共同研发‘全域水系防御系统’,将水系防护、生态修复、气流适配与金属装甲整合,形成覆盖银河的水系防御维度;同时,帮助你们在灵脉枢纽星附近建立‘灵脉水源储备站’,确保潮汐星的灵脉水源供应稳定。”
接下来的 20 天,探索队与潮汐灵脉文明展开深度技术合作:潮汐族提供 “灵脉洋流操控术” 的详细手册,指导联盟工程师如何用水系能量引导宇宙中的 “灵脉水流”,形成 “水系能量补给带”;联盟则帮助潮汐族建立 “盐水污染预警系统”,可实时监测潮汐星的水体状况,提前 24 小时发现污染迹象;双方还共同研发出 “灵脉水系防御战舰”—— 舰体由活体珊瑚与灵脉金属混合构建,可在水中与空中自由切换,主炮释放 “水系 - 高温混合能量弹”,能在摧毁目标的同时,用水流缓冲冲击波;舰上的 “绿藤 - 风语 - 潮汐预警系统” 可实时监测周围 2000 公里的水体、能量与气流变化,提前规避水系威胁。
在技术合作过程中,潮汐族的长老们还向联盟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 —— 潮汐星的 “潮汐本源柱” 中保存着 “古灵脉地图”,标记着银河中所有灵脉文明的位置与 “银河灵脉核心” 的坐标;根据地图显示,银河灵脉核心位于 “灵脉枢纽星” 与 “暗黑星域” 之间的 “中立星域”,该核心是宇宙灵脉网的能量源头,一旦被摧毁,所有灵脉文明的能量供应将彻底中断;反灵脉文明近期的频繁袭击,正是为了削弱联盟实力,最终夺取并摧毁银河灵脉核心。
“反灵脉文明的终极目标是‘寂灭银河灵脉’,” 汐澜指着古灵脉地图上的银河灵脉核心,语气凝重,“根据潮汐族的历史记载,反灵脉文明曾在 10 万年前试图摧毁核心,但被当时的‘古灵脉联盟’阻止;现在,他们卷土重来,且技术实力远超以往,若联盟不能尽快联合所有灵脉文明,核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林风立即召集联盟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调整探索计划:“优先寻找古灵脉地图上标记的‘雷霆灵脉文明’与‘大地灵脉文明’—— 雷霆族擅长‘灵脉雷电技术’,能释放高强度雷电能量,摧毁大规模反灵脉舰队;大地族擅长‘灵脉地核技术’,能加固星球防御,阻止反灵脉文明的地面袭击;同时,加快全域灵脉防御系统的建设,在银河灵脉核心周围布设‘多层防御阵’,确保核心安全。”
离开潮汐星域前,汐澜带领潮汐战舰编队,与探索队共同巡视 “潮汐 - 幽影 - 风语 - 金属 - 绿藤 - 炽焰联合防御阵”—— 防御阵由水系能量、幽影隐匿、气流屏障、金属装甲、绿藤预警与火焰能量共同驱动,形成一道淡蓝色、暗紫色、淡青色、银白色、绿色与红色交织的立体防御屏障,可同时实现水系防护、隐匿、预警、防御与能量反击;汐澜与绿薇、金锋、风岚、幽玄、炎烈约定:“若反灵脉文明向银河灵脉核心发起攻击,潮汐族将提供水系能量支援,形成‘水系防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