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餐霞派附近坐落着一座小型的坊市,它与餐霞派所在的“丹霞山”相距不过二十里左右。
这座坊市的起源颇具趣味,最初它只是门派内低阶弟子们自发形成的,一个相互交换所需物品的场所。
在那个时候,餐霞派的低阶弟子们,为了满足彼此在修炼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便在这一片距离各个峰头都相对比较近,而且较为平坦的区域聚集,互相交换各自多余的修炼材料、法器乃至功法心得等物品。
后来,餐霞派加入了泰安盟,盟内其他几派的弟子们,也开始频繁往来于此。
随着人员的增多和交流的日益频繁,这里渐渐热闹了起来。
一些落魄的商家,敏锐地察觉到了商机,便选择常住于此,做起了买卖。
久而久之,这里便自然而然地演变为了一个正式的坊市。
餐霞派见状,也适时派出弟子对坊市进行管理。
虽说管理坊市并不能带来多少丰厚的油水,但却能保证它稳定和有序运行;或多或少也能给门派带来一些小的补益。
这座坊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周围地势平坦开阔,视野极佳。
而且,它位于餐霞派的腹心地带,在安全方面可以说是完全有保障。
之所以将坊市建在山后,这背后还有一段与餐霞派历史相关的故事。
餐霞派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遭遇过一场几乎使其道统覆灭的重大变故。
在那场惨烈的大战中,门派所在地“彩霞山”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伤及到了根基。
幸运的是,当时有一位风神强者横空出世,他凭借着超凡的实力,带领门派,灭杀了外敌,成功地重建了餐霞派。
然而,“彩霞山”已无法再作为门派的根基之地,不得已之下,餐霞派迁移到了如今的丹霞山,原本这里叫做“红石山”。
后来风神在彩霞山修建了一座“祖师堂”,并派人看守祭拜,不过规模大大缩小,只占据了山头的部分区域。
尽管彩霞山已被废弃,但它毕竟蕴含着不弱的灵气,故而时常有灵草灵药产出。
起初,这些灵草灵药都是餐霞派弟子专享的福利。
但后来,因为一种叫做“彩虹草”的炼丹材料需求量大增,而彩霞山恰好是“彩虹草”的重要产地之一。
经过泰安盟内各门派的反复协商,最终其他门派的弟子也被获准进入彩霞山采集“彩虹草”。
当然,为了获取这个权利,各派也对餐霞派给出了相应的利益。
随着来往人员的不断增多,这座餐霞坊市也越发兴旺了起来。
由于坊市规模有限,这里并没有太过华美的房屋。
然而,餐霞派每次的收徒惯例,却吸引了一些小家族前来此地落脚。
其中也有少量薄有身家的散修,选择在此定居,因此,坊市内倒也有几座看起来还算过得去的客栈。
餐霞派为了接待来此参加收徒大典的各色人等,还在外围修建了许多房屋。
并且,随着需求不断扩大和增加,到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了。
不过,这些房屋里面的设施虽然还过得去,但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单间;
大多是八个人住在一起的大间,中间仅用些槅扇断开了事,隐隐有一种不争客栈客源的意思在里边。
陈明此次因为囊中丰厚,便选择住到了客栈中,还特意要了个小小单间。
房间里布置有简单的禁制,从外表看上去,他就像是一位薄有身家的散修。
在这段时间里,陈明每日都会按部就班地修炼些日常的功课,闲暇之时便去坊市走走逛逛。
偶尔,他也能在坊市中捡些小漏,不过这也只是为了娱乐一下心情,倒也借此增长了不少见识;
见到了一些原本只是在玉简中见过的稀奇物件。
坊市里几家店铺中售卖的物品,大多已经难以入得了陈明的眼中;
毕竟,他在与周海等人的争斗中收获颇丰,眼界也随之提高了不少。
在这里,陈明倒是遇见了一个熟人,正是在泰安坊市里为其解过毒的阚远。
阚远依旧在坊市中摆摊,不过他的境界已经增长到了炼气十一层,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情形相当不错。
二人相遇时,当时只是淡淡的交谈了几句。
到了晚间,阚远特意来到客栈拜访陈明,还拿出一些灵石,说是答谢陈明当日的救命之恩。
陈明哪里会要他的灵石?他本就不是图回报才为阚远解毒的。
二人于是攀谈了半晌,讲述了彼此从泰安坊市分别后的大概情况,话语间愈发熟络了起来。
原来,当时陈明离开后,阚远感念石坚的仗义相助,便刻意与石坚结交,二人相处下来颇为相契。
阚远伤好后,便与石坚联手,做起了倒腾买卖的生意。
他们眼光独到,行事果断,倒是小赚了一笔。
从阚远的话语里能听出来,生意上的主意大多是阚远出的,而本钱则大多是石坚提供的,如今收获倒也不错。
后来,看看日期临近,二人便就此分别,石坚去了宏源门,阚远则自己来到了这里,住在餐霞派提供的房屋中。
他每天都会来到坊市,将身上剩余的东西拿出来售卖,没想到却在这里遇到了陈明。
阚远对餐霞派以及滇黔修真界所知颇多,见闻广泛,与他交谈,倒是让陈明对这一片的情况,多了解了不少。
自那以后,二人时相过往,关系也渐渐熟稔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这一天,只听得丹霞山上钟声接连响起。
这钟声悠扬而洪亮,传遍了周边的每一个角落。
陈明与阚远听到钟声后,便相伴起程,赶往丹霞山下。
其实,早有那性急之人,提前几天就已经等在山脚下了。
随着他们二人的动身,坊市里霎时冷清了下来,原本热闹的街道变得空荡荡的,大多数人都朝着丹霞山的方向涌去。
二十里地的距离,对于修士来讲,简直如同近在咫尺。
他们施展身法,速度极快,不一会儿,就看到大片的人群聚集在山脚下。
这些人虽然很多且形色各异,却秩序井然地分列成为一队队,排列得整整齐齐。
阚远此前就跟陈明说过,这是在领取号牌,明天他们将按对应的号码进行比试。
只见数十张桌子一溜摆开,场面颇为壮观。
在如此场合下,任凭是谁,到这时候都是规规矩矩的,不敢有丝毫僭越。
每张桌子后面,都端坐着一名身穿灰色衣服的餐霞派弟子;
他们的右胸上绣着一团火红的云霞,这云霞图案色彩鲜艳,看起来颇为惹眼,正是餐霞派的标志。
每个来到桌前的修士,都会被餐霞派弟子问几个简单的问题,诸如姓名、门派(若是散修则询问来历)等。
问完之后,便会派发铭牌。偶尔也有个别的修士,会被领进后面的石屋中。
这石屋一共有三间,是这山脚下广场上唯一的建筑,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它在此地却极为突兀,让人不禁起了猜测,里面究竟有什么?